第15章磁介质.docx
《第15章磁介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章磁介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5章磁介质一、物质的磁化1、磁介质中的磁场设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为的磁场中,放进了某种磁介质,在磁场和磁介质的相互作用下,磁介质产生了附加磁场,这时磁场中任意一点处的磁感应强度2、磁导率由于磁介质产生了附加磁场磁介质中的磁场不再等于原来真空中的磁场,定义和的比值为相对磁导率:介质中的磁导率:式中为真空中的磁导率3、三种磁介质(1)顺磁质:顺磁质产生的与方向相同,且。略大于1(2)抗磁质:抗磁质产生的与方向相反,且。略小于1(3)铁磁质:铁磁质产生的与方向相同,且。远大于1二、磁化强度1、磁化强度定义为单位体积中分子磁矩的矢量和即:2、磁化强度与分子面电流密度的关系:式中为磁介质外法线方向上的
2、单位矢量。3、磁化强度的环流即磁化强度对闭合回路的线积分等于通过回路所包围面积内的总分子电流三、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1、安培环流定律在有磁介质条件下的应用即:2、磁场强度定义为:3、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4、应用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的注意点:(1)的环流只与传导电流有关,与介质(或分子电流)无关。(2)的本身()既有传导电流也与分子电流有关。既描写了传导电流磁场的性质也描写了介质对磁场的影响。(3)要应用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来计算磁场强度时,传导电流和磁介质的分布都必须具有特殊的对称性。5、磁介质中的几个参量间的关系:(1)磁化率(2)与的关系(3)与等之间的关系四、磁场的边界条件(界
3、面上无传导电流)1、磁介质分界面两边磁感应强度的法向分量连续,即:2、磁介质分界面两边的磁场强度的切向分量连续,即:3、磁感应线的折射定律(意义如图15-1所示)五、铁磁物质1、磁畴:电子自旋磁矩取向相同的小区域。2、磁化曲线(图15-2中曲线)3、磁导率曲线(图15-2中曲线)4、磁滞回线(图15-3)图中为饱和磁感应强度为剩磁,为矫顽力。5、铁磁质与非铁磁质的主要区别:铁磁物质产生的附加磁场的比原来真空中的磁场大得多。由于磁畴的存在,引起磁滞现象;因此严格的说,及相联系的公式不再成立,而且与的方向也是不一定相同。如要上式成立则式中的或是一个变量,是一个多值函数和点函数,如果作为常量的话,只
4、是某种特定条件下(如静态时)的近似处理。在铁磁质中,以下公式仍然是正确的,如:;等六、电介质与磁介质的比较表极化电荷的场强为磁化分子面电流产生的磁场为【例15-1】一根无限长直圆柱形铜导线,外包一层相对磁导率为的圆筒形磁介质,导线半径为,磁介质的外半径为,导线内均匀流过电流I。如图15-1a所示。求:(1)磁介质内、外的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并画出和曲线(r为磁场中某点离开圆柱轴线的距离)。(2)磁介质内、外表面的磁化电流。【解】(1)由安培环流定律在的范围,即在铜导线内得:在铜导线内,因此,在的范围内在范围内,即在介质内, 得;在范围内即在介质外 得;由此可画出和曲线,如图15-1b
5、所示。(2)我们先求磁化强度M 在介质内表面的磁化强度 在介质内表面的磁化电流密度 在介质内表面的磁化总面电流 磁化强度的方向(即的方向)和内表面的外法线方向如图15-1c所示。可判别出介质内表面的方向,即沿着传导电流,这样可以看出磁化电流和传导电流I 的总和为,因此我们容易理解到介质内的磁感应强度比真空情况下增大了倍的道理了。以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介界外表面的磁化电流密度,它 的大小,它的方向与传导电流方向相反(如图15-1c所示)。这样我们容易理解在即真空部分,由于介界内、外两表面磁化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因此它们在对介质外的磁场就没有影响仍满足。【例15-2】一无限长细导线,通有电流I
6、在左、右两侧充满相对磁导率分别为和的均匀磁介质,如图15-2所示。试求两种磁介质中、和。【解】由磁场边界条件,两介质界面处法向连续,在离导线电流距离相同的界面处的圆周上,两介质内的磁感应强度根据介质中的安培环流定理,在离电流I的圆周上有即:在均匀介质内有,代入上式得解出相应得磁场强度;磁化强度【例15-3】一根沿轴向均匀磁化的细长永磁棒,磁化强度为,求图中各点的和。【解】由可知M表示磁棒单位长度上的磁化电流,长直永磁棒相当于一个长直螺线管。可以直接写出图示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又可根据磁场强度定义式(2)求出相应各点的磁场强度。同样可得,此例结果很难理解。因为通电螺线管内由传导电流激发磁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5 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