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布迪厄的实践理论.doc
《第五讲布迪厄的实践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布迪厄的实践理论.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系主义方法论“关系”视角无论是以“社会”为中心,还是以“个人”为对象,都是一种实体主义,一种机械视角,这是古典社会学的方法 论基础。布迪厄认为,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世界,本质上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学的概念以及由概念联系而成的各种理论,实质上是对各种社会关系的概括。布迪厄认为,古典社会学也谈论关系,但并不一定是社会关系,而是指个人互动和个人意愿交流的自然关系,而 不能在主观意识同客观社会条件的联系中把握各种社会关系,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古典社会学用主观、 客观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释世界。布迪厄提出一种“关系”视角,即关系主义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力图超越社会学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二元对
2、立。 关系主义布迪厄把结构、实践、主体与客体等概念赋予关系论的含义,他指出,“概念的真正意涵来自于各种关系,只有在各种关系系统中,这些概念才获得了它们的意涵”。“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关系一一不是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或个人之间交互关系性的纽带,而是各种马克思所谓 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真正作为现实性而存在的一定是各种社会关系,离开社会关系的各种因素只能是观念中的抽象, 只有在各种关系中发生复杂社会联系的社会因素,才是真实的现实存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或者说社会学研究的各种关系,一定是社会的关系,而不是个人之间的主观性意识联系, 而是向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是离
3、开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或是否承认它,都实际存 在的社会客观性。关系主义方法论目的:超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间的对立。立论:“存在的就是关系的”。意义:从过分关注社会事实,转移到对关系及其维持和再生产的关注,超越二元对立。三、场域的结构社会是一个支配关系被隐藏起来的分化空间,隐藏的原因是支配关系被每个个体深层内化。任何社会中都有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社会组织的基础原则就存在于这种区别之中。支配取决于形势、资源和行动者 的策略。某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是支配者,当他进入新的领域就变成了被支配者。这种角色转换或地位差距,来自于两个不同 领域间的分化对照。这些领域被布迪厄称为场域。场域(
4、field ) 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是一些相对均质、自主、有合适社会功能的小世界,如艺术场域、新闻场域、大学场域等。 包括三个关键词:网络(network )、位置(position )、构型(configuration )。 网络(n etwork)场域是各种形式的社会网络,这是从网络结构理论借用的概念。人类社会的不同层面,都是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网,也即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性互动交往形成的关联形式。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联接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虽然场域中包括社会行动者、机构、制度 和规则等因素,但场域的本质是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
5、关系。所以场域是各种形式的社会网络。位置(position )场域是由不同社会要素联系而成,不同社会要素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都占有特定的位置,或者说社会不同要素通 过占有不同位置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位置是客观的,它是场域中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网结,再同人们的主观意愿和行为选择的关系中,位置起着客观 前提或社会规定性作用。位置含有社会资源或权力资本,社会成员或团体因占有不同位置而获得社会资源或权力资本,而且他们也只有获 得某种社会资源或权力资本才能占有某种社会位置。位置是变动不居的,因为位置包含资源和权力,所以成为场域内矛盾冲突的焦点,在复杂的社会斗争中,位置处于持续的变易中。 构型(con
6、figurati on)尽管不同位置、不同社会成员有其自身的能力,但在场域中,这些能力要经过场域结构调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构型说明场域具有能动性,它可以用自身的特殊结构重新构造各种进入其中的关系或力量。场域的构型表明它有自身的运动逻辑,它可以通过调整各种要素的功能,从而使自身获得特定的结构与秩序。场域的一般特点场域对影响社会行动者及其实践的外在力量有自主的形塑机制。场域表现为不同类型与不同形式,各种场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或阶级结构中存在的,都具有某种特殊的利益 要求和政治作用。场域是人的活动结成的关系或发生的场所,离不开人及其活动而存在,但场域作为关系的系统,一经形成就有自 己的相对独立性,
7、它不可还原为个人的心理与个人的行为,它一定是社会层面上的现象。虽然场域不能还原为个 人心理与个人行为,但参与制约着个人心理、个人行为及个人的地位和作用等。场域的含义场域是各种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是具有自身逻辑的客观关系的空间,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根据场域原则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场域结构和运动过程都是以关系为本质特征而存在的。场域的总体特征第一,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如经济场域、艺术场域、宗教场域。第二,场域是一个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如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等。第三,场域是一个充满争斗
8、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各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其在场域中的位置。 场域变化的原动力社会资本是场域变化的原动力,同时社会资本也不能离开特定的场域。“只有在与一个场域的关系中,一种资本才得以存在并且发挥作用”。一方面,只有在场域中才有社会资本,只有在场域中社会资本才能发挥支配力量。另一方面,场域是关系网,而只有凭借各种社会资本才能占据场域中的不同位置,才能形成不同位置间的关系, 场域这个关系网才能存在。四、场域中的资本何为资本?布迪厄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资本是通过劳动形成的,本质是积累的劳动。布迪厄认为,资本是一个在特定的场域里有效的资源。资本体现了一种积累
9、形成的劳动,这种劳动以物化和身体 化形式积累下来。资本具有一种生成性,总是意味着一种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通过具体的、个别的劳动,行动者或社会团体占据了某种位置及位置上的资源,并通过个别的具体的劳动,资源被带入社会,引入实践中,资源转变成实践的根据、场域运动的能量,资源就变成资本。经济资本布迪厄沿用了经济学的概念和定义,并将经济资本放在惯习与场域的特殊关系中,即实践中讨论,发现了经济资本的多样形式(如物化形式、符号化形式),更重要的是,发现了经济资本的非经济因素。布迪厄认为,经济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应纳入其场域理论或实践理论中。文化资本具体化状态的文化资本:与个人身体直接关联的文化资本,是通过家
10、庭教育、学校教育而储存于个人身体之中的文 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修养。客观化状态的文化资本:是以文化商品形式存在,是文化资本的物化形式。体制化状态的文化资本:经过某种权威制度确认的文化资本,典型形式是通过毕业证、职称证、资格证等,来确认 学术资格、文化程度。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一种从中可以获得某种资源的持续性社会网络关系。社会资本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关系,不是亲朋关系,而是工作关系、组织关系。当社会网络被行动者利用时, 它能以某种能量或资源发挥作用,此时它是现实的社会资本; 如果社会网络未被利用, 它仅仅是静态的网络关系,是潜在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网络资源,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受益,但受益
11、程度要依个人实践能力大小而定。社会成员在网络关系中获得收益要远大于他个人拥有的资本。他越进入、利用网络资源,他的收益越多,他也会因 此去进一步开发、拓展、维护他所占有的网络资源或社会资本。各种资本的转换各种资本可以相互转换,彼此之间具有可兑换性和兑换率”。经济资本是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形成发展的根源。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又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经济资本。 场域与资本的关系(1)特定的场域是由特定的资本类型构成的,也就是说,不同的资本类型构成了不同的场域,但这不意味着某一场域 当中只有某一种资本类型,而是指主要的资本类型决定着场域的性质,在其中各种资本类型都是存在的,只是其作用 的力量不同而已。(2)
12、资本是和某一位置相关联的,场域中一定的位置决定着一定的资本。场域的结构也就是由资本的类型以及资本的 相对数量所决定的。因此,改变资本的类型和相对数量,也就意味着在改变场域的结构。五、实践的逻辑布迪厄指出,所谓实践的标志就是合乎逻辑的,它具有某种自身的逻辑却不把一般意义上的逻辑当成自 己的准则。客观主义把行动理解成没有行动者的机械反应。主观主义则把行动描绘成某种自觉的意图的可以盘算、 苦心追求,描绘呈某种良知自觉之心,通过理性的盘算,自由地筹划着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我们一开始就想摆脱这两种思路,以便说明在最细微、最平凡的形式中体现出来的那些实践行动,比如各种仪式、婚 姻选择
13、日常生活中的世俗经济行为等”幻灯片32实践逻辑的模糊性布迪厄论述的实践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面对各种具体的行为,如婚姻行为、交往行为等,既不能象非理性 主义者那样把实践解释成完全由本能支配的反逻辑过程,也不能象传统哲学把人类历史解释为在绝对理性支配下 展开的合逻辑实践,也反对亚当斯密等人把人的经济行为解释为清楚自觉的理性行动。布迪厄提出“实践的模糊逻辑”,因为严格合逻辑的、理性化的社会过程是不存在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乃是 凭借着直觉的模糊感受生活在社会之中。在布迪厄看来,仅从逻辑或理性层面来解释实践活动,谈到的一定不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因为真实存在的实 践活动是受“前逻辑”或“前理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讲布迪厄 实践 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