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doc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自治区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根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实施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护理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服务和护理管理水平为重点,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推动我区护理事业健康、科学、持续发展。实施全
2、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基本原则是,保障基础,合理配置,提升护理服务能力;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激发护士队伍活力;依法执业,规范行为,保障患者医疗安全;丰富内涵,拓展服务,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到2020年的工作目标是:护士队伍数量、素质、能力持续提升。基本适应我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护理人才梯队初步形成。新入职护士和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培养满足临床需求。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重点向旗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基层护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推行、有效落实,护理专业内涵更加丰富,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明
3、显改善。护理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护士执业管理制度和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护士人力配置、绩效考核、岗位晋升、职业规划等管理科学规范,护士队伍内在活力进一步激发,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老年护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得到大力加强,老年护理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服务链,促进医护养结合、安宁疗护以及护理服务业发展,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十三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指 标2015年2020年性质1.注册护士总数6.12万10.35预期性2.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443.89预期性3.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1:0.961
4、1.25预期性4.三级综合医院(含蒙医中医综合医院)、部分三级专科医院(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和蒙医中医专科医院):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0.63:10.4:10.8:10.6:1约束性5.二级综合医院(含蒙医中医综合医院)、部分二级专科医院(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和蒙医中医专科医院):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0.54:10.4:10.7:10.5:1约束性6.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工作的护士数1.2万1.28万预期性7.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100%预期性8.二级及以上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比例/90%预期性
5、9.三级综合医院(含蒙医中医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参加培训比例/90%约束性10.新生儿专业专科护士参加培训比例/50%预期性11.助产专业专科护士参加培训比例/50%预期性12.精神卫生专业专科护士参加培训比例/50%预期性13.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参加培训比例/100%预期性14.PICC专业护士参加培训比例/100%预期性15.社区护士参加培训比例/90%预期性16.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比例/90%预期性17.三级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比例/80%预期性18.二级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比例/50%预期性19.设立护理院的盟市比例/100%预期性20.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化覆盖率(覆盖范围包括队
6、伍、岗位、质量、安全等环节的全过程)/100%预期性三、工作任务(一)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完善护士人才梯队。1.落实医疗机构护士人力配置的主体责任,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持续增加注册护士数量,达到标准要求。将护士人力配置纳入医疗机构评审评价、年度校验、临床重点专科评审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人力配置指导,根据功能定位、服务半径、床位规模、临床工作量等科学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探索护士多机构执业,加快优质资源下沉,增加基层护理服务供给。制订护士职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护士职业社会地位,留住有能力、有愿望的护理人才。2.在有条件的公立三级医疗
7、机构探索开展体现公益性质的护士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面向社会招收具有护理教育背景人员,通过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技能等规范化培训,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和职业归属感,为自治区护士队伍储备人才。引导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招聘经过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才,保证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3.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健全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职称体系,遵循护理人才成长规律,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以护士临床护理服务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患者满意度及医德医风为主要指标,结合学历、工作年限、继续教育情况等,调整护士职称晋升和使用政策,充分发挥各职称级别护士作用,引导高职称护士直接服务临床。推动
8、蒙医护理专业人员资格和职称的认定评审工作。4.探索建立护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的供需平衡机制,引导医学院校根据区域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护理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结合自治区实际,培养特色护理人员,大力推进蒙医中医护理和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落实国家有关护教协同推进护理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二)丰富优质护理内涵,创新护理服务模式。1.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全覆盖,提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比例。以有效的护士配置为保障,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
9、理护理等服务,体现人文关怀。2.严格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患者入出院护理工作制度及服务流程以及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服务指南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结合实际,细化量化护理服务内容、要求和指标,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加强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将与新技术新业务配套的护理新技术、护理操作规范、护理常规等纳入监督管理范围,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3.建立完善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明确护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定期监测、预警反馈制度。依托自治区临床护理质控中心,借助国家护理质量信息平台,对自治区医疗机构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全区护理质量报告,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2
10、020年年底前,自治区三级医院和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含蒙医中医综合医院)全部纳入护理质量信息报送范围。4.三级医疗机构针对造口患者、压疮患者、PICC、腹膜透析患者等特殊群体,在门诊设立专门区域,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科护士提供专项护理技术或技能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根据自身专科特色开设门诊专科、专病、慢病护理服务,适应非住院患者或出院后患者进一步治疗、康复和延续照护的需求。(三)深化护理管理改革,推进护理岗位管理。1.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医疗机构护理管理职能,推进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健全完善护士聘用制
11、度、岗位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推进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2.深入推进护士岗位管理工作,建立人事、财务、医务、护理、后勤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建立健全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以护士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主要指标,结合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层、合理配置,并与薪酬分配、晋升晋级等有机结合,明确护士职业发展路径,拓宽护士职业发展空间。3.落实国家有关人事制度改革措施,确保护士同岗同薪同待遇,激发广大护士活力。贯彻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实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资料 20212022 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 贯彻落实 全国 护理 事业 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