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仪表施工方案.docx
《自动化仪表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仪表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项目的单位工程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1.1 仪表施工主要施工方法1.1.1 概述 本仪表施工方案为伊拉克卡尔巴拉精炼项目编制,编制依据为业主招标文件、中国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和我公司多年来施工过的类似工程的成熟经验,经报业主、监理审核认可后用于指导施工。1.1.2 编制依据 业主提供的相关图纸、设计说明 该工程的招标文件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2013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 3521-200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SH/T 3543-200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
2、3503-20071.1.3 本工程仪表专业主要工作量如下:序号项单位数量1盘柜 个2操作台 个3现场仪表 个4现场变送器 个5液位计套6储气罐 个7分析仪 个8桥架 米9线槽 米10仪表电缆(铠装) 米11仪表电缆(非铠装) 米12热电偶电缆(铠装) 米13仪表电力电缆(铠装) 米14数据传输电缆 米15接地电缆 米16接线箱 个17配电盘 个18Piping 米19Tubing 米20压力/温度计 个21控制阀 个22开关阀 个23压力安全阀 个24回路测试 个25支柱 个26电线管米1.1.4 施工准备1.1.4.1 组织参加施工的专业人员审阅自控图纸及相关的工艺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
3、图纸要求。1.1.4.2 根据施工图纸及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做好技术交底工作。1.1.4.3 及时主动与业主、监理单位沟通,熟悉监理程序,明确监理的要求,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相关资料。1.1.4.4 认真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及质量计划,对各质量控制点的工期要求、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并统筹安排,使各项工作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1.1.4.5 所有到场设备、材料要组织业主、监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确认,不合格的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予入库。1.1.4.6 制订好施工机具的进场计划,及时组织施工机具进专场,做好机具的检查、保养、维修
4、工作。1.1.5 .施工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1.1.5.1 施工流程图1.1.5.2 施工质量控制点序号工序类别工序内容检验标准检验形式检验方法检验类型1关键工序管件预埋检查GB50093-2013和施工图纸交接检现场检查抽检2特殊工序仪表单体检验GB50093-2013及产品技术说明书自、专检看记录抽检1.1.6 主要工机具及检验仪器(计量器具应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序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数量备注1电焊机22气割工具23电工工具4钳工工具5电动套丝机26液压弯管器27砂轮切割机28角向切割机9磨光机10台钻111Tube管弯管器12Tube管切割器13钢板尺1m0.1%14数字万用表0.1%1
5、5兆欧表500V116兆欧表250V117接地电阻测试仪118频率计数器SF8610B119数字电秒表415型0.2120过程校验仪Fluke754121压力泵Fluke 7bar122压力泵Fluke 41bar123压力泵Fluke 微压124试压泵125压力模块Fluke700系列1批26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50-10000.21套27定值器0-4105Pa1气动28标准转速表129钳型电流表11.1.7 劳动力计划直接人员劳动力计划如下表:1.1.8 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1.1.8.1 仪表出库a. 仪表出库时,应会同业主、监理、供货商一同进行。b. 应仔细检查仪表外观是否完好,仪表设备
6、应有说明书、合格证,附件齐全,检查仪表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相符,无误后在出库单上签字,将仪表送至实验室进行调校。c. 仪表存放应有妥善的保管措施,防止意外原因对仪表造成损坏。1.1.8.2 仪表调校a. 所有仪表在安装前,都应进行校验。温度仪表通常只做常规检查。压力测量仪表应进行常规检查和调校,其调校方法通常为标准表比较法和砝码比较法。主要调试项目有:外观及常规检查;指示基本误差、变差等。b. 校验仪表的房间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或有良好的工作照明,不应在振动大、灰尘多、噪音大、潮湿和有强磁场干扰的地方。调校用电源应稳定,一般需要50HZ 220V交流电源和直流24V电源,电压波动不应超过
7、额定值的10%;直流24V电源,不应超过5%。c. 仪表调校用气源应清洁、干燥,气源压力应稳定,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d. 调校用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效的鉴定合格证书,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e. 仪表的调校点应在全刻度范围内均匀选取,其数量为单体调校时不少于5点,即0、25%、50%、75%、100%;系统调校时不少于3点。f. 检查被校仪表外观及封印须完好,附件齐全,表内零件无脱落和损坏,铭牌清楚完整、型号、规格及材质符合设计规定。g. 被校仪表调校前,应检查其电气开关是否灵活可靠,仪表阻尼特性及指针移动速度是否符合有关专业标准或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8、仪表面板和刻度盘整洁清晰,指针移动平稳,记录机构的划线或打点清晰,记录纸上打印点的号码(颜色)与切换开关及接线端子板上标识的输入信号相一致。h. 报警器应进行报警动作性能试验,电动执行器应进行全行程时间试验。i. 压力表调校合格后,须加铅封。j. 被校仪表调校合格后,详细填写校验记录并由校验人签字。k. 经调校后,仪表精密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安装,应退库或修理。1.1.8.3 仪表盘/台安装a. 仪表盘/台底座制作。底座制作应按照设计图纸结合其实际尺寸下料、制作,型钢在平整的平台上调平、调直后制作,其直线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总长超5M时,允许偏差5毫米。b. 底座安装时,下加垫铁,使其上表面
9、保持水平,这是保证仪表盘平正的关键。其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偏差不大于每米1毫米,总长超5M时,允许偏差5毫米。c. 仪表盘/台的安装可人抬就位或用叉车、吊车就位。d. 单独的仪表盘安装须垂直、平正、牢固,垂直度偏差为不大于每米1.5毫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偏差不大于每米1毫米。e. 成排的仪表盘安装除符合上述要求外,相邻两盘顶部高度一致,允许偏差为2毫米,盘间连接处超过两处时,其顶部高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毫米,相邻两盘接缝处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1毫米,盘间连接超过5处时,盘正面的正面度最大允许偏差5毫米,相邻两盘间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毫米。f. 立盘时,可先精确地调整第一块盘,可用12mm的薄铁片加以
10、调整,再以第一块盘为标准将其它盘逐次调整。g. 成排的仪表盘/台安装完后,就可进行盘内电气线路串接。1.1.8.4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a. 确定传感器安装在管道的具体位置。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须按照图纸设计位置定位,设计不详时应选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不能安装在阻力部件附近、流束死角处、介质流动缓慢、热交换差的地方。热电偶取源部件安装远离强磁场。b. 温度取源部件的固定装置分为法兰短管式和丝扣式。螺纹式的直形连接头见下图示c. 取源部件的安装可用磁座钻在管面上钻出仪表接头孔,孔径与仪表接头外径大1毫米,仪表接头与管道轴线调整垂直后采用氩弧焊接方式焊接,以确保焊口处内壁平滑,外焊缝无
11、气孔、裂纹;不渗漏。钻孔时留在管内的铁屑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干净或用吸铁石吸净。d. 炉体、烟道上的温度取源部件安装需与砌筑配合安装。e. 将就地测温计或远程测温的传感器(热电阻、热电偶)丝扣处缠绕一层生料带后与仪表接头拧紧。f. 连接温度传感器与二次仪表的导线。铂热电阻用KFFP 3*1的导线与二次仪表相连;热电偶用SC-BH-FFP 2*2.5的补偿导线与二次仪表相连。g. 补偿导线是联接热电偶冷端与二次仪表间的特种导线,用于二者的信号传输,可消除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保证仪表对介质温度的测量。补偿导线有正极和负极,一般红色绝缘层的导体为正极;绿色绝缘层的导体为负极。连接补偿导线
12、与热电偶、二次仪表时,正负极应对应。补偿导线的线芯一般为质脆的合金材料制成,敷设时应注意保护,不应曲折、迂回;不得拉得过紧;不应与其他线路在同一根保护管内敷设;不应有中间接头。h. 温度取源部件在工艺管道上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感温元件应插到工艺管道内介质流束的中心区域为宜; 感温元件在直管段上应尽量垂直安装。 在工艺管道拐弯处安装,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重合。 在工艺管道直径较小而需要倾斜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交。1.1.8.5 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a. 确定管道上取源部件的开孔位置。应选在介质流束稳定的直管段或工艺设备,其内壁应光滑、无
13、毛刺。否则,会对介质产生阻力,形成涡流,并受动压影响而产生测量误差。b. 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道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c. 根据压力表加工同样内丝的仪表接头,用磁座钻在管面上钻出仪表接头或取压短管的管孔,孔径与仪表接头或取压短管的外径大1毫米。d. 仪表接头与管道轴线垂直,其端面不超过管道内壁,调整好后采用氩弧焊方式焊接,仪表接头以确保焊口处内壁平滑,外焊缝无气孔、裂纹,不渗漏。e. 钻孔时留在管内的铁屑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干净或用吸铁石吸净。f. 测量带有灰尘、固体颗粒或沉淀物等混浊介质的压力时,取源部件应倾斜向上安装,在水平的工艺管道上顺流束成锐角安装。g. 当测
14、量温度高于60的液体,蒸汽和可凝性气体的压力时,就地安装的压力表、取源部件应带有环形或U形的冷凝弯。h. 压力取源件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量气体压力,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 测量液体压力,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0夹角的范围内。 测量蒸汽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与工艺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0夹角的范围内。1.1.8.6 流量取源部件安装a. 安装节流件处的前后最小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规定,其内表面应清洁、平滑。b. 节流装置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量气体压力,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 测量液体压力,在
15、工艺管道的下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0夹角的范围内。 测量蒸汽流量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0夹角的范围内。c. 孔板应在管道吹扫完毕后再装入。d. 节流件孔板及喷嘴安装方向应符合GBJ93-86的规定。其后的引压管路安装见压差传感器安装示意图。1.1.8.7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a.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不使检测元件受到物料冲击的地方。b. 双室平衡容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前应核实制造尺寸,检查内部管路的严密性。 应垂直安装,其中心点应与正常液位相重合。 双室平衡容器的高度应一致。c. 平衡器之后的引压管路安装见压差传感器安装示
16、意图。1.1.8.8 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a. 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压力稳定、灵敏反映真实成分的地方。b. 在水平的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的分析取源部件,其安装方位应符合有关规定。c. 被分析的气体内含有固体或液体杂质时,取源部件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仰角应大于15度。仪表前端应加装过滤器。1.1.8.9 仪表管路的敷设a. 管路敷设前,管内应清扫干净,内表面清洁,光滑。b. 引压管制作尺寸结合现场情况定,做到尽量短。c. 引压管制作时,切割采用砂轮切割机切断,断面平齐。 d. 金属管子的弯制宜采用冷弯,其弯曲半径不小于3倍管外径。高压管宜一次弯成,管子弯制后,应无裂纹和凹陷。e. 测量管路
17、沿水平敷设时,应根据不同的介质及测量要求,有1:101:100的坡度,蒸汽和液体介质的引压管坡向仪表;气体介质的引压管坡向取压点。f. 管路与工艺设备、管道或建筑物表面间的距离不小于50毫米,油管道与热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50毫米,且不应平行敷设在其上方。g. 盘内配管时应敷设在不妨碍操作和维修的位置。h. 引压管应利用管道支架进行固定,无法利用时就地制作安装固定支架。支架的间距水平敷设时为11.5米,垂直敷设时为1.52米。i. 引压管安装好后应关闭引压管上所有截止阀。待主干管试压、吹扫并通入介质后,先打开所有阀门用介质清扫引压管,再关闭引压管上的所有阀门。j. 引压管的试压、吹扫可随主干管一
18、起进行,也可单独进行。单独进行时,将引压管连接至手动液压泵,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1.5倍。试压时稳压5分种为合格。试压结束后将管路清洗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干。k. 将校验好的变送器接好,先打开取样阀、平衡阀,再打开变送器进口阀、关闭平衡阀投入使用。l. 蒸汽引压管内有冷凝水后,才能打开取样阀,再打开仪表排气阀排完气体后,仪表才能正常运行。1.1.8.10 仪表管路上的阀门安装a. 阀门的选用:阀门的类型可根据其用途来选取;阀门的连接形式可根据介质压力、温度等参数及仪表设备的连接形式选择,一般情况下,1.6MPa及以下阀门用内螺纹、外螺纹或卡套式连接形式;2.5-6.4MPa阀门用法兰连接形式。b
19、 阀门安装与研磨:阀门安装前,应对阀门进行检查和压力试验。检查内容包括:阀门的型号、规格和材质应符合设计和介质特性的要求,外形应无损伤、裂纹、锈蚀等缺陷。当阀芯密封面不严而有轻微损伤时,应解体并用合适的研磨工具进行研磨,直到合格为止。阀门在出厂前一般都有进行涂脂保护,因此,在其被安装前应脱脂和清洗。除去内部油脂和污物。清洗方法,可用煤油或汽油浸洗。清洗后,进行临时包封,防止污物再次浸入。卡套式阀门安装时,管口应垂直光滑,卡套距管口约2-3mm,管子插入阀门并保持紧密接触后,再拧紧螺帽。c. 仪表管路及阀门试压和气密性试验: 仪表管道、阀门安装完毕,仪表安装之前,应进行试压。仪表不得一起试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化 仪表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