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工作实施方案.doc
《西昌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工作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昌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工作实施方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昌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工作实施方案根据省委、省政府强县培育行动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提升西昌市县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推动西昌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一)市情。西昌市地处安宁河平原腹地,是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区,幅员面积2882.97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94.8万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3.6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34.5%;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56%。2017-2020年,西昌市位列四川省十强县市第一名,中国西部百强县5-6名;成功创建为首批“天府旅游名
2、县”,先后获得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服务业发展先进县(市),为创建全国百强县奠定坚实基础。(二)比较优势。 与2020年全国百强县榜单末5位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有11个优势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占比百强县末5位平均值的102%(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177%,第三产业占GDP比重(%)1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158%,近三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10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2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119%,人均存款余额(万元)11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14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
3、3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04%。 (三)弱项短板。 与2020年全国百强县榜单末5位的平均值进行比较,西昌市有9个弱势指标,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出口总额、近三年平均工业投资总额、人均GDP、地均GDP、新增专利授权量、新增企业数量比例、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研发投入占比。通过分析,西昌市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以下短板。一是经济总量偏小。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百强县平均水平(1021.74亿元)的56.1%,为西部8强县平均水平(816亿元)的70%,仅略高于百强县后5位平均水平(550.7亿元)4个百分点;人均GDP6.9万元,仅为百强县后5位平均水平(10.9万元)的63
4、二是经济增速较慢。2020年GDP增速为2.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其中最为重要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2.3%,为百强县后5位平均增速(8.1%)的4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缓慢。三是产业结构不优。西部8强县二产占比均超过50%,西昌仅为40.4%,且多数工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底端;工业投资强度偏弱,近3年平均仅为31亿元,为百强县后5位平均水平(100亿元)的31%,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严重不足。四是要素保障不强。西昌市工业用地供地不足,2018-2020年来工业用地供地仅占总供地量的14.46%;工业电价较高,目前高达0.5-1元/度以上,极大制约了工业发
5、展;工业园区建设散乱无章,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近3年园区基建投入占全市总固投一直在3%以下。五是思想观念滞后。西昌具有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近几年将发展重心聚焦到文旅产业上,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工业存在认识偏差,思想认识有摇摆,导致工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导致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严重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总体要求 (一)创建思路。以“一个坚持、一个目标、一个路径,三个重点、三个支撑”的“11133”发展战略为指引,围绕建设“攀西地区现代化国际性中心城市”的总体定位,以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为目标,以大胆解放思想为突破口,以市场化运作为抓手,以产业开发区为载体,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
6、坚定不移的走“产业兴市、工业强市”赶超发展路径,推动西昌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总体目标。围绕建设“攀西地区现代化国际性中心城市”总体目标,按照“一年力争,两年确保,三年巩固”工作目标,冲刺创建全国百强县。力争2021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确保2022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并持续提档升位。一年力争:2021年营商环境得到全面优化,支柱产业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总部经济招引初现成效。区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GDP总量突破6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总量突破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7、9%以上,总量突破370亿元。成功创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两年确保:2022年工业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区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以上,GDP总量突破6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总量突破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以上,总量突破405亿元。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持续提档升位。三年巩固:2023年钒钛支柱产业延链补链实现突破,生物医药、商贸流通、康养旅游等产业实现逐步壮大,产业集群逐步成型。区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GDP总量突破74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总
8、量突破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以上,总量突破441亿元。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持续提档升位。西昌市创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指标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202120222023牵头单位经济实力经济规模地区生产总值(亿元)630690745市发改经信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8186207市发改经信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14336358市商务外事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576063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进出口总额(亿元)567市商务外事局发展水平人均GDP(万元)7.68.49.2市发改经信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9、434547市发改经信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9.28.88.46市财政局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202120222023牵头单位增长潜力投资强度近三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380380380市发改经信局近三年平均工业投资总额(亿元)505050市发改经信局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800850900市财政局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120012501300市财政局创新活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1.61.82市教体科局新增专利授权量(件)500550600市市场监管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01015市教体科局富裕程度收入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3.
10、63.94.3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0.530.540.55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人均存款余额(万元)13.915.216.5市财政局消费能力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万元)4.24.65.1市商务外事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57.958.959.9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绿色水平宜居程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4142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89898西昌生态环境局节能环保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市发改经信局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西昌生态环境局 三、重点工作(一)
11、着力推动产业发展。1.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工业挑大梁,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对标省委省政府着力培育“5+1”现代工业体系,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系统思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着力构建以钒钛钢铁、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为支柱产业,同步推进生物食品医药、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及大数据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出台工业发展突破年工作实施方案,坚持精力向项目集中、资源向项目汇集、政策向项目倾斜,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推进关联度高、有较大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大项目,以项目为抓手促工业产业突破发展,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以上;力
12、争完成技改投资2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以上;力争完成技改投资2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以上;力争完成技改投资2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1)推动钒钛钢铁支柱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以西昌钢钒、重钢西昌矿业为支撑,建立政企联席机制,加强要素保障,实现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依托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发展战略,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钒钛钢铁、新材料、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加快推进西昌钢钒年产100万
13、吨精炼优质钢扩建项目、西昌钢钒年产40万吨高速涂镀层高质板材项目、西昌钢钒钛板材生产线项目、攀钢300万吨球团项目、重钢西昌矿业1000万吨/年钒钛磁铁矿采选扩建项目、重钢西昌矿业500万吨/年废渣综合回收利用工程等项目,推动支柱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牵头部门:西昌钒钛产业园区;责任部门:市发改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局、西昌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局、市国资公司等)专栏1 2021年钒钛钢铁和装备制造产业项目专栏攀钢300万吨球团项目(总投资10亿元,2021年投资4亿元,产值14亿元),新建1条300万吨/年带式球团生产线。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新建高耐蚀镀层机组项目(总投资7亿元,2021年投
14、资4亿元,产值17亿元),新建一套40万吨/年全自动连续热镀锌机组及相关配套设备。重钢西昌矿业1000万吨/年钒钛磁铁矿采选扩建项目(总投资4亿元,2021年投资2亿元,产值15亿元),在现有的钒钛资源采选规模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和设备升级,形成1000万吨/年钒钛资源采选规模,年产钒钛铁精矿360万吨、钛精矿40万吨。高端包装产业园(投资3亿元,产值2亿元)华体智慧灯杆项目(总投资2亿元,2021年投资2亿元,产值1亿元),成立智慧灯杆运营企业,建立智慧灯杆及配套设施生产组装基地。西昌钢钒年产100万吨精炼优质钢扩建项目(总投资2.8亿元,2021年投资2亿元,产值1亿元),一条年产100万吨
15、RH真空装置。隆昇钢材冲压件项目(总投资0.5亿元,2021年投资0.5亿元,产值0.2亿元),年生产电动车、摩托车、农用车冲压配件约8000吨。预计共完成投资67亿元,实现新增产值51亿元。 (2)培育壮大生物食品医药。一是充分利用地道中药材原料优势,打造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及相关保健产品生产。鼓励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等技术及设备,推进中药提取物发展,加快培育中药科技等现代中药材深加工产业链。以好医生攀西药业为主,壮大以医药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好医生中药小镇项目以及新鑫中药中药饮片项目建设,推动中医药的传承、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致力于中药大品种系
16、统创新及相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打造区域重要的中药材深加工基地;二是充分利用本地果蔬和特色农产品优势,依托雪花啤酒、亿丰油脂培育壮大食品行业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激励企业实施“品牌兴企”战略,鼓励正中食品、惠乔公司、思奇香、生生酿造等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品牌培育、品质提升等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培育出一批苦荞产品、肉类制品、果蔬、调味品等特色优势产品为主的西昌制造精品。(牵头部门:成凉园区;责任部门:市发改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统计局、市自然资源局、西昌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等)专栏2 2021年食品医药项目专栏雪花啤酒年产40万千升啤酒生产
17、线项目(总投资9亿元,2021年投资2亿元,产值10亿元),迁建年产40万千升啤酒生产线。好医生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总投资6.5亿元,2021年投资2亿元,产值6亿元),年生产康复新液20000吨、抗感颗粒3000吨、片剂和胶囊剂500吨的产能规模。好医生药业集团总部基地(产值6亿元)凉山亿丰油脂有限公司核桃油深加工项目(总投资3亿元,2021年投资1.2亿元,产值3亿元),建设核桃冷榨油、全精炼核桃油、核桃仁系列、核桃超微粉等桃油深加工生产线。思奇香手撕牛肉项目(产值2.5亿元),新建生产线投产丰景农业苦荞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2021年投资0.6亿元,产值0.5亿元),新建苦荞食
18、品,酒业加工生产线。西昌金粮山特色粮油食品加工及仓储项目(总投资0.6亿元,2021年投资0.4亿元,产值2亿元),建设年处理油料4万吨、花椒油0.5万吨、干坚果1万吨生产线;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四川仲帮种业西昌种子烘干加工厂(总投资0.5亿元,2021年投资0.2亿元,产值0.5亿元),建设年加工玉米果穗1200吨生产线。和清坊米粉厂(总投资0.3亿元,2021年投资0.3亿元,产值0.3亿元),建设年生产米粉一万吨生产线。盛华面粉厂(总投资0.2亿元,2021年投资0.2亿元,产值0.6亿元),迁建年生产面粉20000吨生产线。预计共完成投资23亿元,实现新增产值32亿元。(3)前瞻对接战略
19、性新兴产业。一是加强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依托水电消纳示范区电价优惠政策,引进一批绿色高载能数据中心等项目,实现电子信息及大数据产业突破发展,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出台数字经济产业园招商政策,加快西昌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项目招驻工作,年内力争引进1015户企业入驻。同时推动大数据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上档升级,组织实施攀西智慧物流园(互联网交易平台)项目、西昌钢钒5G+工业互联网等项目建设,搭建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交流平台,畅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渠道。同时推动大数据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上档升级,畅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渠道;
20、二是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光伏、氢能等产业,将地方资源赋能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三是(牵头部门:西昌钒钛园区、成凉园区;责任部门:市发改经信局、市国资局、市国资公司等) 专栏3 2021年数字经济、环保产业和清洁能源环保项目专栏西昌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6亿元,产值1亿元)攀西智慧物流园(互联网交易平台)(项目计划投资4.77亿元,产值15亿元)智慧炼铁控制中心等项目(投资2亿元,2021年投资1亿元)西昌市中工城投1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投资1.5亿元,产值0.5亿元)西昌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总投资3亿元,2021年投资1亿元,产值1亿元)预计共完成投资200亿元,实
21、现新增产值150亿元。2. 稳步提升商贸物流产业。 布局发展一批高端商务及现代化都市商业,大力培育十亿级商业综合体和本土品牌企业集团。以“新零售”为牵引,着力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引导消费服务升级。推进商业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完善商贸服务规范,优化商贸业发展结构,提升商贸业产业能级,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生活需求的现代化、多层次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推进西昌青山机场改扩建工程,争创国家级开放口岸。做大工业交易市场,做优做精农特产品专业市场,打造一批特色步行街、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示范点。2021年推进商贸物流产业项目落地5个,投资6亿元,力争当年实现产值4亿元;2
22、022年推进商贸物流产业项目落地5个,投资6亿元,力争当年实现产值5亿元。(牵头部门:市商务外事局;责任部门:西昌钒钛园区、成凉园区、市发改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局等)专栏4 2021年流通领域项目专栏攀西(装配建材)物流港(总投资10亿元,2021年投资4亿元)计划建成“一港四区”的功能结构。一是占地约550亩的现代流通加工仓储物流区。金泰水果批发市场(总投资7亿元,2021年投资2亿元,预计实现产值9亿元)按照“1+8”的建设模式,核心打造攀西地区农特产品运营中心,重点围绕8个子中心开展,即:农产品展示信息中心、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电商运营中心、农产品仓储中心、快递物流配送中心、价格
23、信息中心、净菜和熟食加工配送中心、农业科研及检验中心。攀西农特产品智慧运营中心项目(总投资4亿元,2021年投资2亿元,产值1.5亿元)启阳汽车物流园(投资3亿元,2021年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3290,主要建设内容为汽车4S店、商业、酒店、公寓、绿化花园及相应配套设施。阿斯牛牛冷链基地(总投资1亿元,2021年投资0.6亿元)洗涤产业集中园区,总投资约1.2亿元,占地42亩。西昌安宁农产品智慧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2021年投资1亿元,产值0.5亿元)一期项目总用地面积9277.7。建设总库容达10000吨的冷藏冻库,设备投入总体情况:预冷、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温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昌市 争创 全国 百强县 工作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