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校本教材.doc
《踢毽子校本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踢毽子校本教材.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平罗城关一小校本教材 (四年级试用本)主 编:安韶娟 丁建军课 程 说 明踢毽子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性体育活动,它起源于汉代,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它不受场地、性别、年龄的限制,又简单易行,运动量可大可小,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它所表现出来的简便性、趣味性、普及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又非常符合我们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课程改革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完全能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的目的。我们编写的踢毽子这本校本课程旨在发扬我国民间传统体育,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通过踢毽子锻炼身体的方法,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课 程 目 标:认知目标: 逐
2、步了解和掌握毽子的各种基本踢法,并利用踢毽子做各种游戏和比赛,达到自娱自乐、强身健体。身体目标: 通过学、练、玩、耍,促进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尤其能促进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器官健康发育,促进大脑的健康发育和身体的健康成长。心理目标: 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学生能建立起一种自我健身、自我表现、自强自立的意志品质。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锻炼使学生的肢体关节、肌肉、韧带得到有效的锻炼,并逐步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灵敏、力量等素质和协调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究性能力、协作互动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的能力。目 录第一课 毽子的发展史5第二
3、课 踢毽子的基本脚法和要诀68第三课 毽子的踢法之一 单踢 710第四课 毽子的踢法之二 对子踢1112第五课 毽子的踢法之三跳 踢 13第六课 毽球的介绍1416第七课 毽球的比赛规则1725 你知道吗?第一课 毽子的发展史中国人的祖先比现在会玩,用几根公鸡的尾羽扎在一起,插入铜钱的眼里,再用布裹紧缝牢,就做成了一只毽子。毽子分成底托和毽羽两部分,以铜钱的质地和尾羽的美丽分出了高低。这种毯子是锻炼腿脚运动的小器具,用脚踢出各种姿态,上下翻飞,流光溢彩,成为老少皆宜的娱乐健身活动。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踢毯子,一般认为起源于秦汉时期。但细细考证,更早一些的年代里踢毽子是从顽童们模仿女巫跳大神
4、踢鬼开始的。顽童们拣来一把鸡毛,扎成象征“鬼”的头发的一束,你踢过来他踢过去的取乐。老人们感觉到这种玩法新鲜有趣,既活动肢体,又驱鬼辟邪,就帮着顽童们把鸡毛在铜钱眼上固定下来,而且也跟着踢。听说是踢“鬼”,大人们都来凑趣,由于是抢着踢,就从不同的角度踢出了多种多样的姿势。这种玩法很快流传开来,从孩子们的嬉闹中竟踢出了一项久盛不衰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同学们,读了上面一段文字,你知道毽子这种健身活动起源于何时?怎样演变成一种健身活动的? 说一说毽子是怎样制作的? 自己动手做一个吧! 我来告诉你第二课 踢毽子的基本脚法和要诀踢毽子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健身活动,历史悠久,宋代集市上就有专卖毽子的店铺,明
5、清时开始有正式的踢毽子比赛,如今男女老少都能踢上几脚。 一、基本脚法 1、脚内侧踢球 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脚放平,用内足弓部位踢球。在运用上主要多用在传接球方面,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无论是一传手、二传手或是攻球手,都必须熟练,稳定地掌握好脚内侧球。2、 脚外侧踢球 要稍侧身,向体侧甩踢小腿,勾脚尖,用脚外侧踢球。注意要想获得较底的托球点,必须要使支撑脚做适当的弯曲。还要注意身体重心应放在支撑脚上。 3、脚背踢球 用脚背踢球,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球。此踢球的技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
6、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一定的准度,一旦抖动脚腕发力击球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完成踢球的质量。4、 触球 在身体膝关节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触球。但又可以分为大腿触踢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大腿触踢球时,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松小腿,用大腿正面前段击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都要注意触球时将腹部、胸部或头部要稍微向前去主动迎接球,并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后用脚将球踢出。二、要诀“膝若轴,腰如绵,纵身猿,着地燕”。意思是说,在踢毽时,全身的肌肉都要放松,身体自然摆动;跳跃时,要像山猿般灵巧;落地时要像燕子般轻盈。这样才能踢好毽子。 牢记这句口诀,并掌握以下要
7、领,您就可以开始练习了。 1选择平坦、无风的场地,使肺部能吸收大量的新鲜空气。 2先练习空踢或悬踢,以培养踢毽子的熟练度及身体平衡感。 3从单脚踢开始练习,再左右脚交互练习,以促进身体均衡发展并培养平衡感。 4两眼注视毽子,而不要单看脚的动作,忽略了掌握毽子下落的时间点。 5除特殊动作外,任何踢法务求毽子直上直落。 三、 踢毽时常见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1刚学踢毽时,容易踢空。 原因可能是还未掌握好拋毽后毽子在空中落下至脚的时间;踢毽脚的动作生疏,只注意到脚的动作;踢毽脚未向外稍开,而是膝盖直上抬起。 纠正方法是:手自然垂直放在身体前面,以空踢的动作轻踢手掌练习;在毽子上绑细绳;手不往上拋毽,只
8、让毽子直落下同时用脚踢起毽子。 2连续踢时,容易掉毽。 这是因为:踢毽时脚接触毽子的部位不准;用力的方向不是正向上;着毽点(脚背内侧)未平或晃动;踢毽脚的高度忽上忽下,未能保持一定高度。纠正方法是多练习空踢或悬踢。 3脚步来不及移位、重心转移慢。 这主要是因为:身体重心未保持平衡;踢毽时支撑脚僵直,没有弹性;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够快,移位的速度慢。应该这样纠正:多练习集中注意力;毽子踢出后,要实时准确地判断落点,脚步能主动移位,准备迎接下一踢毽动作;注意转移重心,支撑腿必须具有弹性以增强重心转移和支撑脚的灵活意识;加强锻炼腿力和调节身体重心的能力。(1) 同学们,通过以上学习你们知道踢毽子有几
9、种基本脚法?你会踢吗?试一试。(2)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心得。(3) 作业:回家后向家长学习毽子的一些踢法。 第三课 毽子的踢法之一 单踢单踢是一种最基本踢法之一。它可以分为内踢、外踢、寸踢、挑踢、膝踢等五种。踢毽时的动作以一脚着地支持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另一脚踢毽,手臂自然摆动与脚协调配合,眼睛注视毽子的上下运动。落点要准、踢毽时要稳、高度要适合。动作要领:1内 踢:一脚支持,另一脚以大腿带动小腿向身体内侧方向屈膝摆动,同时用内侧向上将毽子踢起。2外 踢:一脚支持,另一脚以大腿带动小腿向身体外侧方向屈膝摆动,同时足外侧向上踢毽。3寸 踢:一脚支持,另一脚以大腿带动小腿向身体正面方向屈膝摆动,同时
10、用足的正面向上将毽子踢起。4挑 踢:一脚支持,另一脚以大腿带动小腿,直腿向身体正面方向摆动同时抖动脚腕发力用足的背面击毽,将毽子踢起。5膝 踢:一脚支持,另一脚以大腿带动小腿向身体正面向上方向屈膝摆动,用膝将毽子踢起。 6、绷 踢:是用脚面将毽子绷起,双脚自然站立、用一手将毽子在胸前抛起, 离手高度约为1020厘米,一腿为支撑腿,另一腿先屈膝、后脚跟随之抬起、 脚尖猛离地面将下降的毽子用脚中趾趾跟部位踢起,待毽子再下降时、起另一脚用同样方法踢起形成互换交踢。绷踢时要微收腹、稍低头、全身放松,脚掌离地面高度约2030厘米。 教学建议:(1)对于初学者来说,踢和接毽子比较困难,可用一根细绳的 一端
11、拴在毽子上,一端提在手里踢。待熟练后,在拿掉绳子。 (2)教师要做好示范。 (3)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寓教于乐。 (4)这部分内容需45课时 练习方法指南: 一般人的左足没有右足灵活,没有踢过毽子的人,右足也能踢一两次,所以,练习时左足先开始为宜,即先用左足踢起一次,要求垂直,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较熟练后,连续踢。左右足都可连续踢后,改为左右两足各踢一次接住、各踢两次接住、各踢三次、各踢四次.接住,灵活熟练后就不用再接,踢的次数越多越好。第四课 毽子的踢法之二 对子踢对子踢是以两脚交替踢毽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同一种踢法两脚交替踢,不同的踢法两脚交替踢,不同的踢法单脚脚交替踢,不同的
12、组合交替踢等。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盘 踢: 两脚交换用脚的内侧踢的一种对子踢。2摆 踢: 两脚交换用脚的外侧踢的一种对子踢。3拐 踢:右脚拐踢时,左脚为支撑脚,左脚脚尖向左方向站立,与身体形成45度角。左膝微屈,身体成半下蹲姿势,然后右大腿用力向左摆动,右小腿同时抬起,右脚踝呈勾形,用右脚外侧1/2处将下降的毽子踢起,拐七毽子要求正对身前、直上直下而不是左右摆动。踢起的毽子距胸前50厘米左右较 为适宜。4膝 踢: 两脚交换用大腿的前半部和膝部踢的一种对子踢。5寸 踢: 两脚交换用脚的背面寸踢的一种对子踢。6挑 踢: 两脚交换用脚的背面挑踢的一种对子踢。教学建议:(1)对子踢的难度要高于单踢
13、对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要讲清动作要领,做好示范。 (2)教学时要循序渐进。 (3)把各种踢法融入精心组织的游戏当中。 (4)这部分内容34课时。 练习方法指南: 练习时,用手抛起不超过下颏的毽子,用膝盖磕起(撞起),然后用手接住,同盘踢的练习方法一样,形成一磕一接,熟练后不用手抛毽,改用盘踢,形成一磕一盘,协调后两膝互换,踢的次数越多越好。 第五课 毽子的踢法之三跳 踢跳 踢:人体跃起以后,用单脚或两脚配合的一种踢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环 踢:跳起后,一脚向内摆动至另一脚的大腿外侧,用脚的内侧将毽踢起的一种方法。2跪 踢:跳起后,一腿屈膝大小腿折叠,另一腿向
14、内摆动至另外腿的小腿外侧,用脚的内侧将毽踢起的一种方法。3达 踢: 跳起后,一腿屈踝用脚底踏主另一小腿,另一腿向内摆动用脚的内侧将毽踢起的一种方法。4剪 踢:跳起后,两腿直腿交叉,用下面一只脚的脚背将毽踢起的一种方法。5夹 踢 跳起后的同时毽子从两腿的中间落下,然后用环踢的摆动方法将毽从腿中间夹向腿的外侧将毽踢起的一种方法。6抽 踢 跳起后的同时毽子从腿的外侧落下,然后用环踢的摆动方法将毽从腿的外侧将毽抽出踢起的一种方法。7双飞踢 跳起后,两腿直腿交叉摆动,一腿侧向跨越毽子,另一腿直腿向上摆动,然后用脚的背面将毽踢起的一种方法。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选择的
15、进行教学。 (2)注意学生的安全。 (3)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自编一些踢法,自创一些踢毽子的儿歌,把这项体育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七课 毽球的介绍一、毽球的历史踢毽源于古时蹴鞠,与蹴鞠同宗、同源,是蹴鞠的一个分支。据文物考证,蹴鞠起源于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其原始形态为用脚在地面蹭蹴石球相撞击。西汉是比赛型蹴鞠和表演型蹴鞠成型之时,而六朝隋唐宋乃是蹴鞠盛行之年代。现代毽类运动包括毽球和花样踢毽两个项目,起步于二十世纪中期。现代毽类运动从初兴就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毽类运动得到迅速普及,广泛开展于工厂、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当中。随着毽类运
16、动的蓬勃兴旺,全国和地方性毽球组织相继成立。与此同时,竞赛体制基本完善,全国锦标赛、职工赛、学生赛、国际邀请赛等竞赛制度相继建立。进入九十年代,毽类运动又先后跻身于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农民运动会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同时,毽类运动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先后在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开展起来,并成立了国际组织,建立了世界锦标赛制度。 二、毽球的制作 制作毽球与制作剪子一样: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未剪开的鹅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鸡毛最好是雄鸡的,又长又好看,也好踢些。现在商店里或地摊上有现成的毽子卖,不过,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踢毽子 校本 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