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简介PPT课件.pptx
《苏轼简介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简介PPT课件.ppt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蘇東坡12021/6/7人物简介u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u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u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22021/6/7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影响苏轼一生的重大事件。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
2、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1079年(元丰二年)三月,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作了手脚,于是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3
3、2021/6/7艺术成就一、文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文学思想文学思想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艺术境界艺术境界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文章风文章风文章风格格格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
4、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42021/6/7艺术成就二、诗苏轼的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豪放为主豪放为主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浪漫主浪漫主浪漫主义色彩义色彩义色彩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其诗清新豪健清新豪健清新豪健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夸张比喻夸张比喻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52021/6/7艺术成就三、词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冲破了冲破了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与辛弃
5、疾并称“苏辛”。他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词开豪放一派豪放一派豪放一派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豪放派豪放派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62021/6/7作品选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2021/6/7江江城城子子 乙乙卯卯正正月月二二十十日日夜夜记记梦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
6、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82021/6/7作品赏析: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上篇记实,下篇记梦,突出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诗的悲伤基调。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词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92021/6/7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介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