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县关于印发*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卫健2019*号)要求,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预防矛盾风险、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构建我镇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综合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通过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疏导、社会心理干预等手段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2、的社会心态,化解社会矛盾,防控社会风险,构筑社会心理防线,维护社会稳定。二、工作目标2021年底前,建立健全全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健康*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具体工作指标包括:成立*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领导组,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辖区城镇、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和60%。建成*县*镇社会心理咨询室,可提供
3、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各村(社区)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等场所,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村(社区)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达到80%以上。*中学、*中心校、新仓学校、双枣小学等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5%以上,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以上,面访率达到85%以上,在册0-2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服药救助率达到60%以上。力争至少60%居家患者参与社区康复。*中心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对5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三、工作任务(一)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1.
4、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各村社区、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电子屏、条幅、广播等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理念。利用“健康*”微信公众号开设心理健康知识专栏。不断宣传“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心身同健康”等健康理念和科普知识。(镇外宣办、卫健办)2.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六进”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等。党政机关员工大于*人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一年不少于1场,每场不少于60分钟。各中小学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按照国家规定纳入教学计划。各村(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宣传讲座每年不少于2场。在公交车站、医院候诊区、广场LED显示屏等公共场所设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专栏。
5、城镇、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60。(镇卫健办、卫生院、中心校)(二)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1.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等要求,在镇、村两级综治中心或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达80。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答疑释惑、心理咨询等服务。(镇综治办)2.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中心校设立标准的心理辅导室,有条件的学校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测量室、团体活动室、沙盘游戏室、绘画涂鸦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等专用辅导教室。镇辖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6、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镇中心校)3.健全特殊人群心理服务网络。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综治等部门要根据行业特点,在司法所、社区矫正中心、信访接待场所、综治办等设立心理服务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成立危机干预专家组,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镇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民政办、综治办)4.健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鼓励规模较大、职工较多(*人)的党政机关和厂矿、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依托本单位党团、工会、人力资源部门、卫生室普遍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规模较小企业和单位可通过购买专业机构服务
7、的形式,对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镇工会、卫健办)5.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通过平安医院创建、等级医院评审等,推动综合医院普遍开设精神(心理)科,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镇卫生院探索结合家庭医生签约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镇卫生院)6.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质量。综治、卫生健康、公安、民政、残联等单位要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应急处置、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依法开展案(事)件处置,稳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质量,使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5以上,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
8、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面访率达到85以上,在册0-2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服药救助率达60以上。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建立由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精防医生、民警、民政专干、助残员、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镇卫生院确定至少2人、村卫生室(站)确定1人,开展辖区精防工作并且每年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社区康复机构开展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工作,使居家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60以上。建立分级诊疗绿色通道,在社区康复期间病情复发的患者,可通过社区康复机构向精神专科医院快速转介。(镇综治办、卫健办、派出所、民政办、残联、卫生院、各村社区)(三)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9、1.发展心理服务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为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镇民政办、财政所、卫健办)2.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镇卫生院要利用与县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这一有效渠道,加强对接,同时也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对全体
10、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心理知识培训,提高临床医师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镇卫生院)3.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利用现有的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心理专业学生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镇团委、卫健办)(四)加强各类人群心理健康服务1.强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心理健康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主题公益讲座,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员工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必要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治疗。(镇外宣办、卫健办)2.强化学校心理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 服务体系 建设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