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手势交互的设计要素.docx
《隔空手势交互的设计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空手势交互的设计要素.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隔空手势交互的设计要素隔空手势交互的设计要素 2015/04/21 包装工程杂志2015年第八期1手势交互的要素手势交互事件由主体(人)和客体(产品)参与,开始于主体行为(手势)结束于客体作用。主体行为的定义一般来源于引导,并依靠反馈对作用与否进行判断。心智模型则在行为和作用之间建立联系,并使之在交互过程中不断强化,完成手势交互的构建。1.1引导在人与系统或设备进行手势交互时,因为缺乏类似于人与人之间进行手势交流时对所表达语意的共识,需要建立良好的引导,具体方式有4类:(1)示范,利用图形或动画展示手势的操作过程;(2)任务,让用户在完成一系列示范任务的过程中了解手势的操作步骤;(3)隐喻,利
2、用具有隐喻性的图形或效果,如光影效果、惯性效果等,暗示手势的操作方式;(4)定义,支持用户自主选择或设计手势7。1.2反馈在手势交互中,手势识别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的限制。加之用户与产品缺乏物理接触,很难精确地确定手势的输入值,用户容易对操作缺乏信心,因此,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十分重要8。反馈的形式可以是提示音、指示灯,也可以是作用本身,或者由可穿戴设备、遥控器等外部设备提供。反馈一般有3种类型:状态的反馈,当前是否处于可以进行手势操作的状态;识别的反馈,手势是否被成功识别;作用的反馈,操作是否成功。1.3心智模型心智模型的概念最初来源于认知心理学,而后被应用于人机交互领域。它是个体基于内心对
3、自身及外界事物的理解与认知所构建出的知识结构,受学习过程与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动态变化。心智模型是自然人机交互的基础,在手势交互的设计中考虑心智模型时,可以从心智模型与交互机制的匹配度和不同手势之间心智模型的差异两方面入手。当手势的设计与用户心智模型匹配度高时,用户能够很快地掌握并不断强化这种关系,提升手势的可用性。当其匹配度低时,应有意地利用引导和反馈刺激用户,使其修正或重新建立新的心智模型,否则会使用户出现困惑,导致操作失误9。在设计时可以利用不同手势之间心智模型的细微差异来得到更多的操作指令。例如,当一个页面和其中的控件同时具备移动的功能时,传统图形界面利用有效操作区域来进行区分,而这一方式
4、在手势交互中极易引发误操作。经过研究发现,在用户的心智模型中,习惯用基于手掌和手指的操控来区分两者,因此,只要在交互中增加手形的参数就能获得两种不同的操作指令。2手势交互的类型在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手势操控时,从手势在交互过程中产生作用的方式,可以将其分为映射型手势、操作型手势和对话型手势。2.1映射型手势在映射型手势中,用户的手势动作对应界面中的动作并与被操控物体的移动直接对应,手势特征即作用特征,其主要应用于虚拟现实10、互动装置或游戏中。交互特点:(1)手翻转或摆动的幅度、方向会直接映射到界面的操控中去;(2)大多数是动态的手势,对识别精度要求不高,只需收集手的位置、动作趋势、速度、幅度
5、等运动特征,但要求反馈及时准确,以带来自然的交互体验。2.2操作型手势在操作型手势中,用户将其既有的手势使用习惯延伸至对UI界面元素的控制,手势特征引发界面的变化,其主要应用于有交互界面的使用场景,包括与手机、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车内中控等界面的互动。交互特点:可以对界面元素进行直接控制,其交互逻辑与传统鼠标和触控界面的交互逻辑接近,手掌或手指对应界面上的光标;可以快捷地利用手势语意实现界面功能11,如在与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的交互中,可以被用于完成精确度要求不高、方向性明确或常用功能的快捷操作任务,像切换歌曲、翻动网页等。又如,在手机息屏状态下,用隔空手势启动拨号或拍照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考
6、虑到用户的肢体耐力,在交互过程中应避免让用户进行持续的界面操作。2.3对话型手势在对话型手势中,用户与设备通过手势建立协议,手势的语意与控制的功能相对应,手势特征并不直接对应作用,其主要应用于对智能产品和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交互特点:手势语意与所控制的功能相匹配,与日常交流和生活中的操控经验紧密相关,控制的功能主要有开启、关闭、电器模式的转换和调整方向等;多采用模态化的手势,使用有限的手势分别对应不同产品的相似功能12。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交互界面特点,进行多种类型的组合。例如,在车载自然人机交互中,与车内硬件设备互动时,用户会更倾向于使用与日常操控经验关联密切的对话型手势;与中控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势 交互 设计 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