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爆破施工方案.doc
《隧道爆破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爆破施工方案.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仁怀至赤水高速公路RCTJ-14合同段 隧道工程爆破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1、工程概况31.1、工程概述31.2、工程地质31.3、周边环境32、编制依据43、隧道口明方爆破设计43.1、施工方案的确定43.2、浅孔台阶控制爆破参数73.3、边坡及隧道洞脸光面爆破设计103.4、爆破飞石、爆破震动的计算与防护113.4.1、爆破飞石113.4.2、爆破空气冲击波113.4.3、爆破地震113.4.4、爆破飞石防护措施124、隧道爆破设计134.1、总方案134.2、隧道施工方法与措施134.3、隧道开挖参数设计164.3.1、施工方法及顺序164.3.2、炮孔装药量164.3.3、隧道开挖炮孔布置
2、图174.3.4、爆破网络204.4、隧道开挖爆破安全距离验算204.4.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204.4.2、个别飞石防护215、施工组织225.1、工程概况225.2、施工总体布置225.3、主要机械设备、火工材料及人员配置225.4、进度保证措施245.5、质量保证措施245.5.1、质量要求:245.5.2、质量保证措施245.6、爆破安全施工措施255.6.1、凿岩安全措施255.6.2、爆破安全措施255.6.3、土石方明挖安全措施265.6.4、复杂地层掘进技术措施275.6.5、通风防尘安全措施295.6.6、装岩运输安全措施305.6.7、爆破技术方法及技术措施305.6.8、
3、安全措施315.7、爆破警戒方案315.8、爆破安全应急求援预案325.8.1、总则325.8.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335.8.3、爆炸事故应急与响应345.8.4、应急措施355.8.5、应急响应355.8.6、现场恢复365.8.7、应急人员安全365.8.8、公众教育与演练361、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 柑甜隧道位于贵州省习水县柑甜村,工程起讫里程为,左线 ZK78+205-ZK78+620 ,全长415m,右线YK78+215-YK78+635,全长420米。设计为时速80km/h双线公路隧道。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约69.795米。隧道内为双向坡,其中左线为0.327%,右线为-0
4、741%。隧道岩层以泥岩及灰岩为主,围岩级别有、级。级围岩采用复合式衬砌,级围岩采用加强复合式衬砌。级围岩采用曲墙加仰拱结构形式。级围岩355m,级围岩480m。该隧道位于曲线段,从进口单口掘进。洞门型式采用端墙式洞门。1.2、工程地质 隧道进口为泥岩,风化强烈,围岩级别为级,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质极软,隧道地表无水体,大气降水,农灌沟渠水体沿裂隙下渗,岩层内出现间歇性富水,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判断:仰坡强风化岩体极破碎,工程开挖容易产生局部滑塌或掉块,稳定性较差。隧道出口为泥岩,强风化,围岩级别为级,岩隙体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质极软,隧道地表无水体,因表面灌沟
5、渠水体沿裂下渗,岩层内出现间歇性富水,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判断:出口段工程开挖容易产生局部滑塌或掉块,稳定性较差。 洞身A.ZK78+230ZK78+330、YK78+200YK78+300段:该段为级围岩,岩性为强风化泥岩,岩体极为破碎,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拱顶容易坍塌。B.ZK78+330ZK78+530、YK78+300YK78+540段:该段为级围岩, 岩性为中风化泥岩,属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围岩破坏以拱部松动掉块为主,洞内一般点滴状出水、淋雨状出水。C.ZK78+530ZK78+630、YK78+540YK78+640段:该段为级围岩,岩性为强风化泥岩,岩体极为破碎,围岩自稳能力
6、较差,拱顶容易坍1.3、周边环境 本工程从起点接县道X370,隧道进口距高压线约300m。2、编制依据(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2)依据国家有关施工技术规程、规范;(3)根据我公司踏勘工地现场调查咨询资料的整理、分析及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隧道口明方爆破设计3.1、施工方案的确定根据该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拟采用浅孔台阶控制爆破法施工为主,施工时应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隧道洞脸处应预留80cm的保护层,用光面爆破进行施工,以确保边坡及隧道洞脸平整、稳定,依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本工程需要控制的主要有飞石、震动、噪声等,控制爆破震动对民房、发射塔等的
7、影响,个别飞石对民房、过往人员、车辆的危害为该段施工的重点,控制危害方法主要有选择合理的单耗、合理的爆破网络、最小抵抗线方向不能朝向民房及其他建筑物。根据萨道夫斯基控制爆破震动速度公式:(式1)反向推导一次齐爆最大装药量公式: QmaxR3(VKP/KK)3/a (式2)式中:V 允许最大震动速度, cm/s,本工程最近建筑物为民房(砖房),根据表2分别取值计算。K、 a 与地质地形有关的系数,本次爆破K取200、a 取1.8K 分散装药衰减系数,K取1R 最大一段齐爆药量的几何分布中心到邻近被保护物的距离,m 从现场来看,附近建筑距爆区民房为15m,发射塔为250m不同距离计算结果:表1:
8、不同距离时的安全允许装药量表 Q(Kg)建筑物至爆源中心距离 R(m)允许振动速度V (cm/s)2.32.0151.57204.693015.824037.505073.2460126.56100.2670200.97159.2180299.99237.65100585.91464.161201012.45802.071401607.731273.65计算结果表明,民房为本次爆破振动影响的主要防护对象,采用浅孔台阶控制爆破是可以符合安全规程要求的,但浅孔爆破要严格按上表控制一次齐爆爆破药量,合理设计台阶高度及孔网参数。 表2:爆区不同岩性的K、值爆区不同岩性的K、值岩性K坚硬岩石501501
9、31.5中硬岩石1502501.51.8软岩石2503501.82.0表3: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序号保护对象类别安全允许振速(cm/s)10Hz10 Hz50Hz50Hz100Hz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a0.51.00.71.21.11.5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a2.02.52.32.82.73.03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a3.04.03.54.54.25.04一般古建筑与古迹b0.10.30.20.40.30.55水工隧道c7156交通隧道c10207矿山巷道c15308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0.59新浇大体积混凝土d: 龄期:初凝3 d 龄期:3 d
10、7 d 龄期:7 d28 d 2.03.0 3.07.0 7.012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 注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频率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硐室爆破20 Hz;深孔爆破10 Hz60 Hz;浅孔爆破40 Hz100 Hz。a 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地基条件等因素。 b 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持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c 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动频
11、率等因素。 d 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限值选取。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技术优势、选定合理的爆破方式、起爆方法、施工组织措施,特制定整体方案要点如下: 1)爆破施工通过优化爆破技术参数,合理选择起爆网络、起爆方向、积极主动地采用综合性安全防护措施、科学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杜绝飞石和滑落石块进入既有线发生侵线占道现象。 2)利用既有线车流量中断间隙时间来确定起爆时间,采用孔外延期降低单响药量,减小爆破震动及噪音危害,以免驾驶人员产生恐惧心理而导致恶性行车交通事故。 3)爆后要达到成型边坡内侧岩石松散度、粒径满足挖运、刷坡施工需求。 4)爆破有
12、害效应要控制安全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既有线路及其他设施的安全。 5)由专人负责指挥挖装施工组织,严格遵守爆后先开挖边坡内侧后开挖临近既有一侧的施工程序使靠近既有一侧的岩石有足够倒塌空间避免挖装时滚石塌落。 6)临近老路的爆破、挖装、刷坡等工作确定在白天视线较好的条件下进行,早上600至下午1800。并在距爆区两端500m范围内设置醒目的警示标牌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前方施工公告。 7)组织人员成立应急清障排险小组,随现场施工进展情况配备的防护警示背心和铁铲、撬棍、铲车、挖掘机等工具及设备随时准备听从指挥进行应急排险工作。3.2、浅孔台阶控制爆破参数1)钻空直径 D: D=42mm2)底盘抵抗线W1:
13、W1=(2530)D或W1=(0.41.0)H3)台阶高度H:根据现场情况选取。4)孔间距a:a=m1w1=(1.01.5) w15)排间距b:b=(0.81)a6)超深h: h=(0.150.35)W17)单耗q: 根据地质条件 取 q=0.3kg/m3 8)单孔装药量Q:Q前=qaw1H Q后=qabH9)装药长度L1: L1=Q/qx qx:炮孔装药线密度qx=1kg/m10)填塞长度L2: L2= L- L1 应满足L21.2W111)根据现场爆破效果再对孔距、排距、单耗在做适当的调整按不同台阶高度计算得到浅孔台阶爆破参数见表1。表1 浅孔台阶爆破参数表(D=40mm q=0.30kg
14、/m3)台阶高度H(m)抵抗线w1(m)超深h(m)孔距a(m)排距b(m)装药长度L1(m)单孔装药Q(kg)1.00.70.20.80.70.170.171.51.00.21.11.00.450.452.01.00.21.21.00.720.722.51.20.21.41.21.261.263.01.20.21.41.21.511.514.01.20.21.41.22.022.025.01.20.21.41.22.522.5211)布孔方式:梅花形布孔;12)装药结构:线性连续装药;装药结构示意图13)起爆方式: 非电毫秒微差起爆,每个炮孔内装2个起爆药包。非电毫秒雷管孔和或孔外延时,导爆
15、管四通和毫秒雷管复式连接。14)起爆网络:为确保起爆网络的安全传爆、改善爆破质量、减少爆破危害、方便施工操作,结合我公司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经验,本工程的爆破起爆网络拟采用复式微差起爆网络,起爆网络采用塑料导爆管和四通连接,起爆器起爆。为控制爆破有害效应,最大单响药量距民房1540m为1.5kg、40m以上为25kg,一次爆破最大装药量为150kg。为了确保起爆网络设计与现场施工的有效衔接,方便爆破施工,避免雷管的分发错误,采取了标识措施。对每个孔都用竹片进行标识,表明孔号、孔深、雷管段位。3.3、边坡及隧道洞脸光面爆破设计 针对边坡及隧道洞脸的岩石情况初次选用如下爆破参数,在施工中可按照选定的参
16、数总结每次爆破效果,测量半孔率和轮廓不平整度,不断调整光爆参数: 孔深L=3.2m 光爆孔间距a=(1510)d=(1510)*43mm=645430mm取a=600mm单孔装药量Q1=L r式中:炮孔装药系数,取=0.7L孔深,L=3.2mr每米长度炸药量,r=0.4kg/m经计算Q1=0.89kg,取0.9kg 光面爆破炮孔布置及装药图 3.4、爆破飞石、爆破震动的计算与防护3.4.1、爆破飞石 根据爆破飞石距离R计算公式: RFmax=KD式中:RFmax 飞石的飞散距离,m;K安全系数,取1516;D药孔直径,4.2cm RFm=67.2m;3.4.2、爆破空气冲击波 爆破空气冲击波的
17、影响范围是极小的,空气冲击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3.4.3、爆破地震根据萨道夫斯基控制爆破震动速度公式:计算爆破震动速度。式中: V 最大震动速度, cm/s;K、 a 与地质地形有关的系数,本次爆破K取200、a 取1.8;K 分散装药衰减系数,K取1;Q 一次齐爆的最大药量,kg,取最大15m/1.5kg、40m/25kgR 最大一段齐爆药量的几何分布中心到邻近被保护物的距离,m。从现场来看,附近建筑距爆区民房为15m、发射塔为250m,代入计算得:V民房=1.95cm/s、V发射塔=0.06cm/s小于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值,可见爆破所引起的震动影响是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的。3.4.4、爆破飞
18、石防护措施从现场看,飞石距离大于建筑物安全距离,需对个别飞石进行防护,防护措施如下:1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 2孔口进行覆盖防护(覆盖沙包、柴禾或稻草、毛竹片、钢丝网等);3保证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4合理调整自由面,控制飞石方向。5必要时需对周边变压器、民房等采取防护措施,具体为在变压器、民房朝向爆破区方向搭设钢管排架,排架上挂两层毛竹排。防护示意图4、隧道爆破设计4.1、总方案本工程隧道长度较短,拟从进口方向掘进。掘进时IV类围岩采用上下台阶法、V类围岩采用弧形导坑法,在隧道开挖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爆破,以确保施工安全。采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钻孔,采用楔形掏槽的爆破作业方式掘进,并控
19、制循环进尺过长,避免产生的爆破有害效应超过安全规程规定,本工程设计IV类围岩循环进尺2m以内,V类围岩循环进尺1.5m以内。如遇地层较差时,爆破技术人员应及时根据现场情况修改爆破进尺及爆破参数。4.2、隧道施工方法与措施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其工艺流程见附图),以新奥法理论指导施工(见钻爆法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光面爆破,爆破器材采用2#岩石硝铵炸药(有水地段用乳化炸药),周边眼采用25光爆小药卷。装岩运输采用ZL-50装载机配合5t自卸式汽车运输,直接运至业主指定的弃碴场。光面爆破参数:A、不耦合系数。合理的不耦合系数应使炮孔压力低于岩壁动抗压强度,而高于动抗拉强度,通常,不耦合系数采用1.5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爆破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