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doc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项目管理者联盟摘要 项目风险管理是保证项目按照按期、按质完成的项目目标的关键管理环节。本文对项目风险管理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在我国城市一卡通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它的基本概念及其常用的几种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和监控的方法,总结了城市一卡通项目中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主要为:风险识别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DELPHI)和情景分析法;风险评价的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关键词: 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城市一卡通, 模糊综合评价法Abstract: Risk Management is the key management in the projects th
2、at ensures the project aim could be achieved with defined quality on time.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s well as applications of our city Yikatong projects was reviewe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several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risk indent
3、ify, risk evaluation and risk control, were introduced.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 was summarized. Which is mainly: The methods of risk indentify: Brain Storm, Delphi and Situation Analysis; The method of risk evaluation: Fuzzy-SynthesisKeyword:project management,risk m
4、anagement,City Ykatong,Fuzzy-Synthesis一、引言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系统分析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态势等。以“项目管理”、“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价法”“城市一卡通”等为检索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国优秀硕士论文库等进行匹配检索,通过分析从数量众多的有关项
5、目风险管理和城市一卡通的文献中筛选出将对本文研究有较大帮助的文献(19982008年间的)来阅读,并在学校图书馆和经管学院的资料室进行文献查阅。二、风险管理理论国内外研究1.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科学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问题的提出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最初是企业为控制偶然损失而作出的有组织的集体努力,是企业内部管理功能的延伸。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源于美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其后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但在这段时间内,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都是十分狭窄的。1955至1964年,诞生了现代学术性和职业化的
6、风险管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业化、风险管理己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风险管理研究和教育的普及,风险管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陆续成立了一些专业的风险管理研究学术机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美国的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RJMS)、美国风险与保险协会(ARIS),日本风险管理协会(JRMS)、英国工商企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协会(AIRMIC)等。120世纪7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方面的课程及论著数量大增,全美大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普遍开设风险管理课程,RIMS开始建立欧洲及亚洲风险管理团体之间的联系,这导致全球性的风险管理专业联合体的形成,风险管理开始进入
7、全球化阶段。美国还设立了ARM(Associate Risk Management)证书,授予获得风险管理资格的考试者。风险管理协会的活动为风险管理在工商企业界的推广风险管理教育的普及和人才培养等诸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促进了全球性风险管理运动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都相继建立了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美国还成立了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RIMS等专门研究工商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团体。1983年在RIMS年会上,各国专家学者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通过了“危险性风险管理101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1986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
8、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成为全球范围的国际性运动。上述成就标志着风险管理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国的风险管理实践和教学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才开始进入中国,90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风险管理,其后,不少的外国风险管理顾问公司的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的大型项目进行了风险管理实践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地铁工程、小浪底等工程都运用了项目风险管理办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早期的研究文章,如1983年李存斌发表的“建设项目经济效果风险分析的函数偏导法” 2,1984年李正发表的“投资的经济效果及其风险分析” 3,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风险分析
9、与决策4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在风险分析理论研究领域正式开始。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投资体制的转变,工程项目管理与评价体制与国际逐渐接轨,国家科委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以国家科委立项的形式进行了基础性研究,为我国的风险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创造了条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同济大学对大型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5 6,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其它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项目风险分析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性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国内主要风险管理著作有风险管理概论,周宜波著。综述了西方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但没有结合国内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特点作出深入分析。风险管理及保险
10、理论之探讨,段开龄著。只是论述通过保险来转嫁风险,没有对全面的风险管理问题作出研究。沈建明所著项目风险管理系统分析了项目风险的客观规律,对项目等风险管理的过程即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进行了系统阐述。刘迎春(2002)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指出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在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上建立一套可行的风险管理机制,从组织结构形式到风险管理模型、风险管理的过程及函数、 待解决的问题各方面予以探讨,将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分为五个过程即风险辩识、风险的分析与评估、风险规划、风险处置及风险的监督。介绍了风险辩识分析的方法,
11、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并介绍了几种风险处置的方法,最后对我国建筑项目风险管理巫待改进之处提出了两方面建议即需要法律体系和行业组织的支持和完善和提高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项目管理,加强风险预控。2.风险管理过程理论研究对于项目风险管理过程(PRM),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国外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例如:Boehm(1991)把风险管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风险评价,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和优先排序;其二为风险控制,包括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监控计划、跟踪和纠正措施。7Fairley(1994)提出七个步骤:识别风险因素、分析风险概率和后果、制定减轻风险的策略、监视
12、风险因素、制定备用方案、管理危机以及从危机中恢复。8软件工程协会(SEI)把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视为五个独立的阶段:识别、分析、应对计划、跟踪与控制,并与风险沟通相联系。项目管理协会(PMl)研究了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计划、识别、分析、监控等主要风险管理过程。Kliem和Ludin(1997)提出项目风险识别、分析、控制、报告四阶段,对应Deming的质量管理PDCA循环(Plan,Do,Check,Act)。Chapman和Ward(1997)描述一般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包括九个阶段:定义项目关键点、确定风险管理战略、定义风险出现位置、结构化风险假设与关系、分配风险应对责任、评估偏差程度、估计不同风险
13、对项目的相对影响大小、通过监控进行风险应对和管理。92.1风险分析理论研究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面,1985年Rerry和Hayes基于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源,按照承包商、业主和咨询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列出内容广泛的风险因素。Cooper和Chapmen在1987年按照风险的特性将风险分为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1991年Mustafa与Al-Bahar分析了工程项目的核心风险。1993年Tahetal应用风险分析结构原理,从风险源到项目的风险后果进行了系统的风险分类研究,1995年wirbaetal将Tahetal和Cooper与Chapman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按照HRBS(Hierarchic
14、al Risk Breakdown Structore)方法对风险进行分类,1999年Tah和Carr在HRBS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风险评估模型,用于工程风险的定性分析。2.2风险识别和评价理论研究Sherif.Mohama在进行项目评价时,将评价指标分为货币化指标和非货币化指标两类,并进一步细分为二级风险因子,用模糊数表示各风险因子的可能范围,在用AHP方法确定各风险因子的权重之后,将其合成为以模糊数表示的项目风险,并以此模糊数的形状和位置确定项目风险的大小。10C.M.Tam应用模糊数构造AHP矩阵,对项目施工中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得出排序后,亦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11Prasan
15、t kumar Dey应用AHP方法分析了印度石油管线安设项目,指出了项目中风险最大的工件包,再来用决策树方法对应对措施进行了度量和选择。12Hayesetal(1980) 13提出了处理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应对的最早的系统方法。先前的大部分文章主要偏重于风险分析的数学方法。CRM手册(1997)提供了一个基本任务的程序化的建设风险管理指南。Flanagan&Norman(1993) 14以及Raftery(1994a) 15也相应的给出。Cooper&Chapman(l987) 16也涉及到风险管理的一些方面,主要集中在风险分析,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去演示风险矩阵分析以及影响图技
16、术。Raftery(1994a)采用相似的方法对其案例进行了分析,但较少的运用复杂的定量分析。Chicken(1994) 17也对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政府对大型基础建设的政策)进行了定量的风险分析,并展示了主要的风险等级划分,这些风险主要基于主观估计的可供选择的项目。Kangari & Boyer(1980) 18将专家系统应用于工程法律风险中以解决不确定的争论,这也标志着风险管理分析环节开始使用专家系统技术。Chapman(1994) 19要我们留意不受限制的偶然容差在风险上的应用,指出不确定偶然事件会导致人们将其应用于其它的目的。Raftery(1994b) 20认为到目前为止风险识别
17、环节在风险管理文献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Wiiliams(1994) 21引进了“风险注册表”为项目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风险经验的数据库。SPED M.AHMED,RIAZ AHMAD&D.DARSHI DE SAR.AM(1999)22从承包商和业主两个角度对香港建筑市场中的风险管理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风险的分配。L.Y.Shen,George W.C.Wu & Catherine S.K.Ng(2001) 23对中国建筑市场上承包商与业主共同拥有的风险的估计问题做了论述。Osama Ahmed Janadi & Salman Almishari(2003) 24建立了一个风险估
18、计的计算机模型(RAM)。DongPing Fang, Mingen Li,Patrick Sik-wah Fong & Liyin Shen(2004) 25承包商角度阐述了中国建筑市场中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与L.Y.Shen,George W.C.Wu & Catherine S.K.Ng研究相似,M.Motiar Rahman & Mohan M. Kumaraswamy(2004) 26认为香港建筑市场中风险管理己经朝着承包商及业主对风险进行联合管理的方向发展。钟登华,采用AHP方法分析了水处理项目的风险因素,并用各因素,对项目总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找出最大风险因子,再根据此结果对
19、风险应对措施进行了选择。27石晓军,以项目净现值(NPV )为目标,对项目风险因子进行分级识别,确定发生概率及影响程度,并按其相互关系构造影响图(Influence Diagram),在引入上下两级风险因子的相互影响的敏感性这一指标后,计算了项目风险超额报酬率,并以此来衡量项目的取舍28。许登超,采用Delphi方法确定项目的风险因子及其影响程度,然后利用模糊数字将用语言表示的风险因子影响程度转化为模糊数,通过模糊数的合成来反映项目风险的大小,并以此决定项目的优劣。29三.城市一卡通项目的风险管理学术界对城市一卡通的技术研究文献相对比较多,但对城市一卡通的市场运作包括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研究相对
20、较少。项目管理培训根据项目风险管理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城市一卡通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可以将城市一卡通项目的风险划分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经济风险及环境风险五大类。1.技术风险项目管理论坛技术风险是人们从事技术工作时,预期可能发生的较为不利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技术风险至少包含五方面的意义:技术风险的客观性。不管采用的技术如何适当,对技术效果的预测如何精确,技术活动必然存在风险。技术风险的相对性。从风险标的方面来说,技术风险带来的损失有大有小。大的风险可能导致技术开发、实施的失败甚至危及企业生存。从风险主体方面分析,对某些企业不构成重大风险的技术开发、实施,相对于另一些企业就可能构
21、成导致失败的风险,即使是同一企业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进行开发实施所可能发生的风险也不尽相同。技术风险的模糊性。技术风险是一种非清晰的概念,导致风险的原因是复杂、多方面的,风险的大小又没有明确的外延。在风险“大”与“小”之间存在着一种渐变和过渡,即技术具有“感觉性风险”的模糊属性。技术风险的效用性。对一项具体技术风险的认识和承受不仅与社会经济宏观形势和风险的实际规模等客观因素有关,同时还与决策主体对待风险的心理状态、抗风险能力等主观因素以及技术开发实施产出与投入的比值等效用标准有关。技术风险的过程性。技术风险存在于技术开发、实施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阶段风险的来源、规模、侧重及后果不同。.市
22、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供求形势变化,引起市场竞争范围、竞争程度、竞争方式以及市场性质、市场结构、市场发育等变化而导致的风险。即市场的潜在性对项目引起的风险。市场营销风险是指因风险企业的营销能力不足而引起的风险。营销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战略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市场定位风险、服务承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性,是导致市场营销风险客观存在的首要因素。项目市场开发结果的扩散速度从侧而反映了市场对项目结果的接纳能力。包一括对市场对项目的偏好程度和接受速度。设备及原料市场价格的不确是性。市场价格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是影响市场供求状况和项目盈利水平的一项关键因素,对项目风险有着直接的影响。3.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
23、由于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项目资金不能及时供给,从而导致项目发生损失甚至失败的可能性。包括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资金需求的风险、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风险、利率的变动。4.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在项目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由于项目中的管理不善,项目有关各方不协调以及其他不确定性而引起的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获利能力风险。包括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组织结构,合同风险、衔接风险以及团队成员的核心竞争力等。5.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动而给项目带来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以及自然风险。55四、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趋势由于原有工程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使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转向了其它的研究方法。模糊评判法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风险 管理 文献 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