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ppt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育学语文教育学文学院:魏小娜文学院:魏小娜 第二章 第一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经典的一段师生对白:经典的一段师生对白:生:老师你告诉我,我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章讲精彩?讲透?生:老师你告诉我,我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章讲精彩?讲透?师:你想讲什么?(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师:你想讲什么?(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生:我不管什么目标,我只想把文章讲好就行。生:我不管什么目标,我只想把文章讲好就行。教学目标的严重缺失!教学目标的严重缺失!树立清晰的语文教学目标意识,是开展语文树立清晰的语文教学目标意识,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尤其是:语文教材有尤其是:语文教材有“原生价值原生
2、价值”和和“教学价教学价值值”之别,之别,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不一致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不一致,丧失教学,丧失教学目标指引,语文教学极易陷入盲目和混乱。目标指引,语文教学极易陷入盲目和混乱。例子例子1 1:致橡树致橡树的原生价值:一些生字词、意象美、音的原生价值:一些生字词、意象美、音韵美、爱情观、朦胧诗特点、诗歌的朗读技巧。韵美、爱情观、朦胧诗特点、诗歌的朗读技巧。你究竟要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你究竟要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一不小心就讲成爱情观的教育课)(一不小心就讲成爱情观的教育课)例子例子2 2: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的原生价值:泥石流的危害、的原
3、生价值:泥石流的危害、成因等,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等。成因等,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等。你究竟要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达到什么目标?(一不你究竟要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达到什么目标?(一不小心就讲成环保课)小心就讲成环保课)一、语文课程目标概要一、语文课程目标概要 第二章 第一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1.语文课程目标重构的理论依据 知识观、学生观、生活意识参考书目: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课程标准目标:能做纵向梳理,烂熟于心 (2)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关于“三维目标”的说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课中的具体所指?3.普通高中语文课
4、程标准(实验)案例:案例:春春:”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嫩嫩的,绿绿的。”的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问题问题1 1:在同学们日常试讲中,你写过教学目标吗?它们对你的教学实践有用吗?问题问题2 2:你编写教学目标的困惑是什么?问题问题3 3:关于教学目标设计,你已学过哪些知识?有效帮助你设计教学目标没有?为什么?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求:从评价的角度出发以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为依据(见夸父追日设计样例、目标分类文档);从教学的可操作性入手有。各有优劣: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规范与创造 判断一个教学目标制定好坏的最简单的标准是:对我的教学判断一个教
5、学目标制定好坏的最简单的标准是:对我的教学实施是否有帮助。实施是否有帮助。关于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的反思关于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的反思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n(一一)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的定义 所谓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经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之后所谓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经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之后能够做能够做些什么事情的具体、明确的分类表述。些什么事情的具体、明确的分类表述。教学目的(教学目的(aimaim)与教学目标()与教学目标(objectiveobjective)的区别:)的区别:n 教学目标的层级性:教学目标的层级性:n 教育宗旨n|n 教育目的n|n 课程目标n|n单元教学目标
6、 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n区别:区别:教学目的:总体的、普遍的理想追求;教学目标:具体的、可量化的实践形态 (二)制定教学目标的技术操作二)制定教学目标的技术操作1.1.目标陈述技巧目标陈述技巧(1)(1)行为目标的行为目标的4 4要素(简称要素(简称ABCDABCD):*行为主体行为主体(Audience(Audience)*行行为为内内容容(Behavior Behavior)由动词(外显行为、内部心理)和对象构成,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生能做什么。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行行为为条条件件(Condition)(Condition)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根据图解
7、看完全文后”。“过程与方法”维度的体现。常见有4种类型:一是教与学的手段、方法(习惯),“借助字典”“通过观察橘子实物”“通过小组讨论”“通过教师讲解”“借助肢体动作表演体会”“学会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能自学”。二是提供信息,资源整合,如“根据课文上下文,推测词语含义”与不同版本的翻译文字进行比较”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感受”“结合现代歌词信天游等进一步掌握比、兴写作”“观看电视散文背影”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做完”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即情境创设。如“通过课堂模拟法庭讨论”“在给定的特殊情形下(假如有个公司),学生能利用所学”上述四类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要
8、机械套用。上述四类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要机械套用。*行行为为标标准准(Degree)(Degree)。如如“朗朗读读”标标准准“流利、有感情”等,“独立完成”“准确说出”“迅速概括”n 练习:同学们结合自己试讲情况,按照行为目标的同学们结合自己试讲情况,按照行为目标的四要素,规范拟定教学目标。请学生到黑板展示,大家一四要素,规范拟定教学目标。请学生到黑板展示,大家一起评价研究。起评价研究。1.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内部心理过程内部心理过程)1.1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法的条件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法的条件(行为样例行为样例)1.2在课文中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
9、论点的句子在课文中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行为样例行为样例)1.3对提供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指出包含类比法对提供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指出包含类比法 的句子的句子(行为样例行为样例)(2)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格伦兰格伦兰)教学目标陈述法教学目标陈述法 1.掌握承上启下的写法掌握承上启下的写法n1.1能理解文章能理解文章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n1.2能够掌握常见的能够掌握常见的“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的词语或句子类型;的词语或句子类型;n1.3能在一篇文章中找到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对
10、不能在一篇文章中找到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对不足进行修改;足进行修改;n1.4会使用恰当词语句子表述语段之间的承上启下的关系;会使用恰当词语句子表述语段之间的承上启下的关系;n1.5 有关注各种承上启下表达方式的兴趣。有关注各种承上启下表达方式的兴趣。1.理解景物描写的美感。理解景物描写的美感。(内在心理变化内在心理变化)1.1能找出第四、五段中运用比喻、通感的句子和精心选用的动词、叠词,陈述其细腻传神的表达效果。(外在行为样例)1.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内在心理变化内在心理变化)1.1在确定文章感情脉络的基础上,选第4至第6段,陈述作者笔下之景能够表达心中之情
11、的理由,体会淡淡哀乐和朦胧静谧之间的和谐美。(外在行为样例)n 练习:以以前面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的行为目标为例,前面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的行为目标为例,任意找出一个任意找出一个“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大家一起开发出外显的行为,大家一起开发出外显的行为样例。样例。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课后举办一次“删去采莲赋是否更好?”的小型辩论赛,可以上台做辩手,也可以在台下做观众。(表现性目标)阅读原著并做阅读笔记。(表现性目标)(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法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法2.2.目标的目标的“三维三维”融合融合分列式:教学目标:分列式:教学目标:1 1
12、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2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 3、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融合式教学目标融合式教学目标1.能读准并规范默写10个生字,养成规规矩矩、认认真真的写字态度;认识7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2.在整体阅读课文过程中,正确读写并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学会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真切体会钱塘江的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进而留心热爱身边的大自然。n讨论与评价:讨论与评价:n羚羊木雕羚羊木雕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目标设计n 1 1、通过查字典,能读准并默写、通过查字典
13、能读准并默写“攥、抹、逮、怦怦、攥、抹、逮、怦怦、寒颤、树杈寒颤、树杈”等生字词,继续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等生字词,继续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n 2 2、从分角色朗读入手,分析、从分角色朗读入手,分析“我我”和和“妈妈妈妈”的性格的性格特点,体会文中特点,体会文中“我我”的感受;的感受;n 3 3、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对话,、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对话,借鉴对话的写作方法;借鉴对话的写作方法;n 4 4、联系生活实际,在班内展开讨论,学会正确处理家、联系生活实际,在班内展开讨论,学会正确处理家庭矛盾庭矛盾。启示:启示:真正落实目标的三维融合,会涉及到教
14、学内容的真正落实目标的三维融合,会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清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熟练把握清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熟练把握 复习复习一、语文课程目标概要一、语文课程目标概要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二)(二)制定教学目标的技术操作制定教学目标的技术操作 1、目标的陈述技巧、目标的陈述技巧 (1)(1)行为目标的行为目标的4 4要素(简称要素(简称ABCDABCD):*行为主体行为主体(Audience(Audience)*行行为为内内容容(BehaviorBehavior )动作+对象(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行行为为条条件件(Condition(Condition
15、)“过程与方法”维度的体现。常见有4种类型:一是教与学的手段、方法;二是提供信息,资源整合;三是时间的限制;四是情境创设。*行为标准行为标准(Degree)(Degree)。(2)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格伦兰格伦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3)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2.2.目标的三维融合目标的三维融合 思考:思考: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地位的是哪一部分?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地位的是哪一部分?内容点:知识点、内容点:知识点、技能点、情感升华技能点、情感升华点、审美欣赏点等点、审美欣赏点等的确立。的确立。(三三)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技能: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技能:教教学学目目
16、标标中中的的“内内容容点点”究究竟竟从从哪哪里里来来?1.第一条路径:自上而下的理性模式第一条路径:自上而下的理性模式 课程标准目标课程标准目标 教材单元说明教材单元说明 课前预习提示课前预习提示 课后练习设计课后练习设计 第一条路径:自上而下的理性模式第一条路径:自上而下的理性模式 课标解读课标解读教材单元说明教材单元说明课前预习提示课前预习提示课后练习设计课后练习设计教学目标的认知:理性模式的关键教学目标的认知:理性模式的关键 (1 1)落实)落实标准标准目标中的每一个关键词目标中的每一个关键词 。如如口口语语交交际际目目标标中中的的“文文明明得得体体”“”“耐耐心心专专注注倾倾听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教学 目标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