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ppt
《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沁阳外国语中学2013.2.20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一、课程性质与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性质与地位二、二、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2、养。(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
3、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总目标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
4、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总目标总目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7 7具有独立阅读的
5、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400万字以上。万字以上。8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运用
6、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9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10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二、阶段目标阶段目标 第四学段第四学段(7(79 9年级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
7、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二、二、阶段目标阶段目标 第四学段第四学段(7(79 9年级年级)(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二、二、阶段目标阶段目标 第四学段第四学段(7(79 9年级年级)(二)阅读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
8、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二、二、阶段目标阶段目标 第四学段第四学段(7(79 9年级年级)(二)阅读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
9、趣。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二、二、阶段目标阶段目标 第四学段第四学段(7(79 9年级年级)(三)写作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4根据表
10、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二、二、阶段目标阶段目标 第四学段第四学段(7(79 9年级年级)(三)写作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新课程 标准 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