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传染病防治.PPT
《重大传染病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传染病防治.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叶冬青叶冬青 教授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传染病流行病学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 AHMUDept.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传染病防治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染病的发生、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传染病的流行第四节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目目 录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一、
2、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二、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二、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三、新发传染病的威胁三、新发传染病的威胁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起源与发展 20002000多年前,多年前,HippocratesHippocrates提出提出“流行流行”概念概念检疫、隔离等方法的产生和预防疾检疫、隔离等方法的产生和预防疾病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传染病流行病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传染病流行病学初步的理论基础病学初步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一、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1919世
3、纪末世纪末微生物学创立微生物学创立鉴定致病微生物的推理方法鉴定致病微生物的推理方法Henle/KochHenle/Koch原则的建立,原则的建立,推动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的飞推动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的飞速发展速发展 2020世纪初形成了系统的世纪初形成了系统的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理论的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2020世纪初至今不断发展完善世纪初至今不断发展完善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 (infectious disease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epidemiology)主要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主要研究传染
4、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定定 义义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和策略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和策略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天花天花天花天花病人病人病人病人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二、人类与传
5、染病斗争的历史二、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人病人病人病人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人类与人类与人类与人类与鼠疫鼠疫鼠疫鼠疫作斗争作斗争作斗争作斗争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血血血血吸吸吸吸虫虫虫虫病病病病患患患患者者者者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防治防治防治防治霍乱霍乱霍乱霍乱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关于传染病的发明关于传染病的发明15461546年年,意大利医生,意大利医生费拉卡斯托罗费拉卡斯托罗提出,疾病
6、可通过健康提出,疾病可通过健康人直接与患者接触传播,也可间接传播人直接与患者接触传播,也可间接传播16771677年年,荷兰显微镜专家,荷兰显微镜专家虎克虎克在显微镜下观测到细菌在显微镜下观测到细菌17861786年年,丹麦生物学家,丹麦生物学家奥托奥托.弗里德里希弗里德里希.米勒米勒最早著书描最早著书描写细菌写细菌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17981798年年,英国医生,英国医生琴纳琴纳发现接种牛痘,对天花产生免疫力发现接种牛痘,对天花产生免疫力18671867年年,消毒外科手术开始普及,消毒外科手术开始普及19101910年年,德国细菌学家,德国细菌学家埃尔利希
7、埃尔利希发现一种砷化合物能杀死梅发现一种砷化合物能杀死梅毒螺旋体毒螺旋体19211921年年,卡介苗问世,卡介苗问世19281928年年,第一种青霉素用于治疗。同年,百日咳疫苗诞生,第一种青霉素用于治疗。同年,百日咳疫苗诞生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19321932年年,德国化学家,德国化学家吉吉哈德哈德.多玛克多玛克发明硫元素化合物能杀发明硫元素化合物能杀死链球菌死链球菌19351935年年,德国生物学家,德国生物学家马克马克发现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发现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19391939年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美国微生物学家迪博迪博发现抗菌素的抗菌作用发现抗菌素的
8、抗菌作用19441944年年,美国人发明链霉素,美国人发明链霉素19551955年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美国微生物学家索尔克索尔克制成脊髓灰质炎疫苗制成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消灭消灭天花天花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肺结核肺结核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尽管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取得了一些尽管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取得了一些 成就,但成就,但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来,一些老的年代以来,一些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与传染病斗争取得的成就与传
9、染病斗争取得的成就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1996-20041996-2004年世界范围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年世界范围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三、新发传染病的威胁三、新发传染病的威胁定义:由定义:由新出现新出现(发现)的病原体,或经过(发现)的病原体,或经过 变异而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已知病变异而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已知病 原体所引起的人和动物传染性疾病原体所引起的人和动物传染性疾病传染源包括传染源包括源于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源于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源于非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源于
10、非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耐药的病原体耐药的病原体经昆虫媒介传播病原体经昆虫媒介传播病原体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来新发现的病原体和传染病年代以来新发现的病原体和传染病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续表续表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续表续表2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与与SARSSARS做斗争做斗争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禽禽流流感感流流行行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人人粒粒细细胞胞无无形形体体病病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
11、概述蜱蜱虫虫传传播播的的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新发传染病的地理起源图,新发传染病的地理起源图,1940-20041940-2004年年新发传染病的地理起源新发传染病的地理起源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新发传染病相对危险性全球分布新发传染病相对危险性全球分布a a 源于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源于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 b b 源于非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源于非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 c c 耐药的病原体耐药的病原体 d d 经昆虫媒介传播的病原体经昆虫媒介传播的病原体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宿主易感性
12、宿主易感性疾病传播疾病传播新疾病新疾病技术与工业技术与工业改变改变人口人口/行为改变行为改变环境改变环境改变土地使用土地使用国际旅游国际旅游与贸易与贸易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措施破坏措施破坏微生物的适应微生物的适应/改变改变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不确定性不确定性 即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何种新即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何种新 发传染病,给防控的准备工作带来困难发传染病,给防控的准备工作带来困难 缺乏特效治疗和免疫预防缺乏特效治疗和免疫预防 容易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对医务人员容易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对医务人员 造成直接伤害造成直接伤害 动物源性
13、动物源性: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新发传染病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新发传染病 中中75%75%为动物源性为动物源性流行特征流行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人群对新传染病缺乏免疫力人群对新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新的病原性微生物带来的传染是全球性的,新的病原性微生物带来的传染是全球性的,而非局部的独立事件而非局部的独立事件在疫情发生初期,不能充分认识,大众得不到有效的在疫情发生初期,不能充分认识,大众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新发传染病的生物学性状、传播因素及传播规律等新发传染病的生物学性状、传播因素及传播规
14、律等方面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播迅速、易形成暴发或流方面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播迅速、易形成暴发或流行、病死率高行、病死率高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一、传染过程一、传染过程二、病原体二、病原体三、宿主三、宿主四、传染过程的结局四、传染过程的结局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一、传染过程一、传染过程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亦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争的过程,亦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
15、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二、病原体二、病原体u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细菌细菌 破伤风破伤风病毒病毒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立克次体立克次体 恙虫热恙虫热支原体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衣原体 沙眼沙眼螺旋体螺旋体 梅毒梅毒霉菌和寄生虫霉菌和寄生虫 脚气脚气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
16、统计学系解脲支原体解脲支原体解脲支原体解脲支原体恙恙恙恙虫虫虫虫热热热热立立立立克克克克次次次次体体体体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沙眼衣原体包涵体沙眼衣原体包涵体沙眼衣原体包涵体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苍白密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真菌真菌真菌真菌血血血血吸吸吸吸虫虫虫虫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传染力(传染力(infectivity)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
17、发生感染的能力传染力大小可通过引发感染所需的最小病原体的数传染力大小可通过引发感染所需的最小病原体的数量来衡量,也可通过人群中量来衡量,也可通过人群中二代发病率二代发病率(secondary attack rate)来评价来评价 u与致病相关的主要特征与致病相关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毒力(毒力(virulence)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可用可用病死率病死率和和重症病例比例重症病例比例来表示来表示致病力(致病力(pathogenicity)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病原
18、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抗原性(抗原性(antigenicity)或或 免疫原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病原体的抗原作用于病原体的抗原作用于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抗原识别受体(T细胞受体、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促使其细胞受体),促使其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抗体和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u
19、病原体的变异病原体的变异 抗原性变异抗原性变异 耐药性变异耐药性变异 毒力变异毒力变异 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u病原体在宿主体外的生存力病原体在宿主体外的生存力 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对病原体的生长不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对病原体的生长不利利大部分病原体在体外的生存力较大部分病原体在体外的生存力较弱弱少数少数病原体在外界生存力较强,如能形成病原体在外界生存力较强,如能形成芽孢的细菌、乙肝病毒等芽孢的细菌、乙肝病毒等 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三、宿主三、宿主自然条件下被自然条件下被传
20、染性病原体寄生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其它动物的人或其它动物u定义定义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u宿主的各种防御机制宿主的各种防御机制l皮肤粘膜屏障皮肤粘膜屏障 l内部屏障内部屏障 吞噬作用吞噬作用正常的体液屏障作用正常的体液屏障作用l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u 宿主的宿主的遗传易感性遗传易感性 宿主的个体遗传因素也与传染病的感染有关宿主的个体遗传因素也与传染病的感染有关已证实已证实7 7个麻风病的易感基因个麻风病的易
21、感基因艾滋病、肝炎、结核、脑膜炎等传染病的易艾滋病、肝炎、结核、脑膜炎等传染病的易感基因也陆续被发现感基因也陆续被发现 传染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有望从基因水平揭传染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有望从基因水平揭示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传染病的防治提示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供新的思路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感染谱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或或感染梯度(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指机体感染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指机体感染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的轻重不等的临床
22、表现表现出的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四、传染过程的结局四、传染过程的结局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l定植定植l感染感染l持续感染持续感染l隐伏隐伏l疾病疾病l痊愈痊愈感染谱的分类感染谱的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定植定植(colonization)病原体存在于体表,组织未受侵害病原体存在于体表,组织未受侵害感染感染(infection)亦称亦称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无症状感无症状感染染(asymptomatic infection):病
23、原体侵入宿主组病原体侵入宿主组织,但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没有组织损害织,但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没有组织损害的实验室证据的实验室证据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持续感染持续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亦称亦称慢性感染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携带状态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慢性携带状态慢性携带状态(chronic carrier state):不迅速引起发病或痊愈的感染状态不迅速引起发病或痊愈的感染状态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
24、计学系隐伏(隐伏(latencylatency)又称又称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或潜隐感染或潜隐感染(latent infection)(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的一种持续性感染状态,病原体存在于某些病原体的一种持续性感染状态,病原体存在于某些组织或细胞中,既不繁殖也不具传染性,不出现临组织或细胞中,既不繁殖也不具传染性,不出现临床症状床症状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冰山现象冰山现象冰山现象冰山现象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感染谱感染谱感染谱感染谱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
25、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感染谱的分类感染谱的分类感染谱的分类感染谱的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 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传染病的流行一、定义一、定义二、传染源二、传染源三、传播途径三、传播途径四、人群易感性四、人群易感性五、疫源地五、疫源地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一、定义一、定义流行过程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与传染过程不同,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不同,流行过程是是传染病在人群中连续传播的传染病在人群中连续传播的过程过程,包括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包括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大 传染病 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