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ppt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它们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系统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一、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主要观点:1、自然界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2、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3、自然界的演化是不可逆的。4、“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基本特征:1、系统性“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2、复杂性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复杂性的、非线性的和随机的。3、演化性强调自然界在
2、本质上是非稳定性的、演化的。4、广义性揭示了自然界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思想渊源:1、古代系统自然观思想。2、近代系统自然观思想。基础:1、科学基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论、协同论、突变论、分形论、超循环论、混沌论。2、技术基础:(1).计算机、自动装置、自动调节机械等“硬件”技术 (2).新的理论成果和学科的“软件”作用: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论。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4、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系统自然观将随之系统科学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并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系统自然观为认识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理论和方
3、法。二、人工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主要观点:1、人工自然界是人类运用科学和技术创造的系统自然界。2、人工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皆来源于天然自然界。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4、人工自然界通过“自复制”、“自反馈”等机制,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螺旋式”地演化着。基本特征:1、主体性凸显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反思和批判,从主、客体间的对立转向二者间的和谐。2、能动性凸显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并通过对人对在自然界的能动作用的反思和批判,从能动性和受动性间的对立转向二者间的统一。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