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旅体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docx
《区文旅体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文旅体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区文旅体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一、工作总结(一)文旅消费升级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精心办好系列节庆活动。春节期间开展非遗展销展示、非遗线上过大年活动。举办第14届“周末大舞台”区专场比赛、“我们的节日一端午”文艺演出。“五一”期间组织开展非遗走进采石风景区活动,参加2023文化和遗产日分会场展演展销活动,举办区非遗美术作品展。开展第38届“江南之花”群众歌手X区专场比赛并在市决赛中获得全市第一名、2023青岛啤酒节区专场演出、“我们的节日一七夕”下基层文艺演出、夏季乡村村晚及东塘葡萄节文艺演出;举办全区广场舞大赛并组织优秀节目参加市决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2、区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文艺汇演。隆重举办区第13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组织非遗节目参加第35届李白诗歌节开幕式文艺演出以及全部暖场节目。二是推动公共设施提档升级。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形成具有示范价值的特色亮点。不断提升旅游厕所服务水平,不定期对辖区内旅游厕所环境卫生、“一厕一码”评价张贴评价以及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检查。辖区内旅游厕所日常管理良好,扫码评价覆盖率达95%。三是持续推进文化惠民乐民。深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区文化馆、图书馆实行每周全天免费对外开放。图书馆利用15分钟阅读空间组
3、织开展精神宣讲;文化馆利用文化场馆服务群众文艺团队共计40多支;人流量监控统计每月均进入全省前20名。举办成人书法、美术、舞蹈、合唱等培训班。积极组织开展文化志愿者进基层活动,持续开展送戏进万村,完成“送戏进万村”21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90场。持续推进乡镇(街道)“xx”工程和农村文化“XX”工程,督促乡镇街道加大已开展活动的上传力度,确保年度目标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并通过“文旅绩效”小程序进行年终绩效考核。四是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区图书馆参加第七次全国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区图书馆增加了自助借还书机。并在场馆功能室设置有有声阅读墙,方便读者扫码阅读。强化“我的书屋我的梦”“新时代乡村阅
4、读季”等主题阅读活动。推进“15分钟阅读圈”,营造社会书香浓厚氛围。建成3个社区15分钟阅读点,配备5册图书及自助借还设备。组织各乡镇街道开展23年阅读推广活动,参与23年全市读书节活动。全区已开展180场阅读推广活动。加强对全区农家书屋图书更新、开门率、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检查力度,不断提升农家书屋效能。(二)产业提质增效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开展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完成编制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及资料准备工作,先后召开区创建全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部署会,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
5、编制工作推进会,专家组解读建设方案要点,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示范区申报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工作任务、进度安排和工作要求。经市政府推荐,报省文旅厅经过材料审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成绩良好。省首批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已正式公布,全省首批示范区建设单位仅8家,我区成功入选。二是充分发挥项目引领作用。为挖掘和整理区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把我区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步伐,认真做好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调度工作。积极参与长江文化公园建设,推进采石矶片区提升开发重点项目落地落实。根据2023年全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计划,积极推进我区2023年重点文旅项目,其中四个续建项
6、目:滨江田园综合体、区阳湖塘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价值转换工程项目。五个谋划项目:溪街七十二坊创意街区项目、千字文小镇暨长三角中小学生农耕文化研学中心项目、亲子乐园项目、原圣茂广场悦书房项目、无动力乐园及卡丁车户外运动基地等项目。三是强化旅游资源区域营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参加省厅举办的“春游江淮请您来“百家媒体旅游推介、“自驾游大会”等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参加“519旅游日X市分会场启动仪式”主题宣传活动,携带各类旅游产品、旅游宣传资料现场发放,从而使我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外界所认识,起到了宣传、推荐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的知名度,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
7、好的环境。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结合东塘葡萄节和各个乡村旅游点举办的特色旅游活动,统筹乡村旅游节活动安排。配合举办第十一届东塘葡萄节。根据省市明确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421”行动有关目标任务和推选、培育对象,持续开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4个6”创建工作,推选2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名单,1条乡村旅游“旅游风景道”培育对象,“双微”提升点相关工作。完成4个“双微”改造提升点,培育陈家村沿江路省旅游风景道。五是加速推进数字创意产业双招双引。截止10月,区数字创意产业签约、开工、投产项目共有13个,其中,已签约3个,计划总投资12亿元。开工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4.92亿元。已投产5个,计划投
8、资7.902亿元,已纳统10个。纳统率100%。对不夜城商业运营公司、华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老夫真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鹏码新材料有限公司、明清文化建筑园开展调研,动员相关企业申请纳入我区规上企业。维护我区“省双招双引综合调度管理平台”,及时跟进项目状态并且调整录入,持续向市产业科报送相关招商线索。(三)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建立了文物保护规章制度,逐级签订文化保护责任书,把保护责任层层落实到乡镇、村组、个人,加强日常巡逻。联合市文旅执法支队开展区文物安全检查,查看了烟墩山遗址、石磨塘六朝墓群、卞家山遗址、丁周桥、戴山遗址。对遗址本体及保护范围区内外进行查看,并对
9、文物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同时,区文旅体局定期组织对全区文物保护点进行全面巡查,填写巡查记录及文物现状登记表,并对每个点拍摄照片,确保区内文物安全,不断筑牢文物安全防线。二是推进非遗传承发展。全面启动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开展“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展演。结合传统节日,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活动。(四)新闻出版广电事业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持续做好广播电视工作。开展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工作执法培训。通过制定方案、宣传发动、摸排梳理、联合督查、集中整治等方式,深入各村(社区),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开展非法卫星地设施集中整
10、治行动致市民一封信”1余份,摸排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319个,开展督查3次,组织上门拆除、动员自行拆除172个,创建“无小耳朵”村(社区)示范点12个。二是规范管理电影市场。充分发挥现有平台和队伍优势,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提升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质量。加强城市数字影院规范管理,强化活动效果,严格落实影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三是提升版权服务水平。加大作品版权免费登记宣传工作,拓展作品登记范围和覆盖面,直接服务企业和群众。持续有序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不断扩大企业软件正版化覆盖范围。(五)全民健身事业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推进快乐健身点位、健身步道建设工作,开展快乐健身行动各项赛事活
11、动和体育项目培训,开展暖民心行动集中宣传工作。二是完成11处居住小区全民健身设施配建、19处全民健身设施维修升级工作,完成率100%;新建改扩建口袋体育公园1个,完成率100%;新建改扩建健身步道11公里,完成率100%;体育项目培训0.53万人次,完成率100%;参加赛事活动群众2.66万人次,完成率100%o三是推进体教融合,广泛推动儿童青少年健身活动,与区教育局加强合作,积极开展区中小学生三级联赛,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体育健身、儿童体适能进社区、区中小学生篮球、羽毛球、广播操比赛、田径运动会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等活动。四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陆续举办职工趣味运动会、区第九届乒乓
12、球、第二届羽毛球及首届游泳比赛、健步走等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日健身气功和武术展演活动。五是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检测,倡导树立科学健身理念。六是有序推进第十三届市运动会参赛工作,制定第十三届运动会方案、奖励及经费使用办法。本届市运会代表团参赛运动员430人,参加了所有组别的全部项目的比赛。(六)优化文旅市场环境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抓实行业安全生产。常态化开展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加强与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强化安全培训和目标管理考核,扎实开展假日期间文化旅游市场安全专项检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应急处突能力。二是加强市场监管行为。常态
13、化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查全覆盖。强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监管。做好假日值班值守,畅通文旅市场投诉渠道,及时化解文旅市场各类矛盾。三是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加快推进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进度。经资料审核、现场勘查,已按程序核准通过14家艺术类、6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启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合规18家进入国家监管平台,均已完成课程上架、开通线上支付功能,课程订单,做到对预收费资金和风险保证金进行监管。实现培训费用全程监管。组织开展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大检查。二、特色亮点工作开展省级文
14、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经市政府推荐,报省文旅厅,经过材料审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成绩良好。省首批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已正式公布,全省首批示范区建设单位仅8家,我区成功入选。三、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标准化模式,持续在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上探索创新,围绕群众需求,不断调整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群众满意度。推进乡镇(街道)“xx”工程和农村文化“xx”工程,加大已开展活动的上传力度,确保年度目标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服务“双减”政策,持续做好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工作,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和文旅资源优势,进一步丰富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
15、生“双减”后的课外文化生活,推动“双减”政策走深走实。二是结合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严格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要求,极推动旅游产品全域布局、旅游要素全域配置、旅游设施全域优化、旅游产业全域覆盖。三是协助推动采石古镇与采石矶核心景区联动发展,推动片区文旅项目招商,丰富旅游景区游览项目和文化内涵,更好地宣传推介我区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风情。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加强数字创意产业精准招商,继续做好已入省平台数字创意产业项目库企业的服务工作,随时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协调解决出现的相关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四是推广全民阅读。继续建设15分钟阅读圈,建设阅读点,推进农
16、家书屋数字化升级,发挥星级农家书屋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新型农家书屋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传统阅读转型升级,拓展数字阅读新模式,提升乡镇(街道)、社区图书阅览室利用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五是打造文体品牌活动。举办第39届“江南之花”群众歌手大赛X区专场比赛、第15届“周末大舞台”区专场活动。组织开展14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文艺活动,参加中国李白诗歌节系列文化活动。承办市“江南之花”群众文化节X区专场演出。持续开展送戏进万村、文艺志愿服务进基层、戏曲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推进15分钟阅读圈、健身圈建设,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和管理。继续落实暖民心行动,推进新建居住小区配建社区健身设施
17、工作,建设“举步可就”的健身设施。开展快乐健身行动,举办“六球一舞”、社会运动会等全区性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六是实施惠民工程。做好文化惠民等民生工程(农村文化演出、体育活动开展、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将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抓好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及文艺辅导培训、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建设工作。推进城市悦书房、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建设工作。后附园林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市园林管理局按照二十大提出的“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目标任务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X”具体
18、要求,紧扣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条主线,通过“三大行动”,助推美丽X建设。一是实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攻坚行动。召开创园推进会,统筹协调全市各部门进行指标突破,完成53处公共设施立体绿化改造,在凤凰公园建设智慧园林节水灌溉示范点1处,整理资料10余万页,自评得分达到98分,通过自治区住建厅初审并上报住建部。邀请住建部专家库4名专家来银指导创园工作,由市领导带队先后2次赴住建部对接创建事宜,争取工作支持。持续开展创园督查,印发督查通报5期,全面提升全市创建水平。二是实施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增绿行动。围绕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三年建设项目清单,依托财政资金,使用海绵城市专项资金,围绕小微公园、道路林带、道
19、路配套绿化、老旧公园改造提升等,实施市政府投资一批项目13个、二批项目4个,列入市政府投资第三批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5712万元。争取社会投资,与13家企业签订认建认养协议14份,企业总投资超3万元,实现园林绿化政府资金、专项资金与社会投资的“三轮驱动”。三是实施公共绿地景观品质提升行动。启动实施“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及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完成11个公园主题风格改造,对1万余株主干道路行道树和综合公园行道树实施深根注水肥复壮;引进天门冬等10余个新优品种,推广种植麦冬、紫花地丁等耐阴植物500余亩;对主干道路3万余株行道树和分车带进行科学修剪,形成色彩分明、线条流畅、层次丰富的绿带空间;对40
20、余处景观节点实施绿地补白和微更新,持续开展“便民化”微改造100余处。通过39类具体措施,实现园林绿化品质大提升。二、亮点工作(一)小微公园建设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民生“十心”实事要求,新建8个小微公园。今年以来,市园林管理局深刻践行住建部“口袋公园”建设理念,接续开展“小微添绿”,实施大团结广场南侧小微公园等8个小微公园,公园建设上坚持“一园一景”,融入地域文化、乡土特色植物和海绵城市理念,增加休闲健身、适老适幼等功能设施,让公园更好的服务民生需求。列入市政府第一批投资项目的7个小微公园目前已全部竣工,列入市政府第二批投资项目的黄河路小微公园于6月中旬开工,计划10月底全面完工。完成年初
21、签订的创新突破工作承诺书要求,在全区率先建成“百园之城”。(二)景观提质增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实施绿地景观提质增效行动。今年以来,市园林管理局依托“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及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试点开展星级公园评定,制定印发星级公园评定管理办法,7月底对首批星级公园授牌,完成创新突破工作承诺书在全区率先建立星级公园评定体系承诺事项。推广“市民园长”工作机制,完成海宝公园、览山公园、森林公园“市民园长”选聘工作。推进诗词文化进公园,选取20余首与银川、黄河、贺兰山相关诗词,采用石刻、木刻等方式在近30个公园广场增加文化景观50余处。(三)绿地开放共享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办
22、城函202331号)、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宁建(城)发20236号),市园林管理局在反复论证基础上,利用现有和在建公园绿地空间,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编制市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4月初上报自治区住建厅,成功争取自治区城市试点。首批试点开放529亩公园绿地,均位于城市建成区,形成我市自有特色。三、存在的问题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年底前无法完成。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22)2号)中的申报条件要求,申报城市近2年内(申报当年及前一年自然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等事件,未发生违背城市发展
23、规律的破坏性“建设”和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等行为,未被级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通报批评。近期,住建部城建司园林处答复,因发生富洋烧烤店“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市不符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审条件,今年不予评审。市园林管理局将持续对接自治区住建厅与住建部积极沟通,不断推进创建工作,力争明年重新申报。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市园林管理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扛起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使命任务,紧紧围绕园林绿化主责主业,“植一城青绿、筑生态屏障、绘满眼繁花、解民心所盼“,奋力谱写美丽X建设X篇章,全力提升美丽X“新颜值”。(
24、一)以绿绘底,谋划好绿染凤城项目建设2024年,市园林管理局围绕一环、两带、两轴、多廊多园多点绿地系统布局(一环:绕城自然郊野公园环,两带:典农河生态景观廊、唐彳来渠生态景观廊,两轴:北京路城市生态景观轴、宁安大街城市生态景观轴),坚持点线面联动,合理布局绿楔、绿环、绿道、绿廊,构建山水相融、蓝绿交织的花园城市。一是小微添绿,计划实施大碱湖公园、通达街公园等8个小微公园,坚持一园一景和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完善现代功能,有机融入儿童游乐设施、体育健身设施、便民服务设施,在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进园基础上推进公园向“全龄友好转变。二是林荫织绿,计划实施团结路(正源北街一凤凰街)、凤凰街(大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文旅体局 2023 工作总结 2024 工作 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