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doc
《天然产物化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产物化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天然产物化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天然产物化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天然产物化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摘要:本文简述了天然产物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主要有药用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 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天然产物化学 食品科学 药物开发 生物转化食品产业是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得到了迅猛进展,大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产值
2、已经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与此相适应,食品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天然产物化学是以天然资源为研究对象 , 探讨其化学组成、合成和作用的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科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蛋白的功能,探索生命奥秘和认识生命活动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1。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推动着有机化学、合成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植物化学等基础学科的进步。通过对活性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人们创造了许多新的有机合成方法和路线,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医药、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天然产物化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尤为密切,近年来,天然产物化学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加,比如保健食品,化
3、学药物,食品生物转化技术。1 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天然产物自古以来就为人类健康服务。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以身试药,日积月累,对天然药物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天然药物之所以能够防病治病,其物质基础在于所含的有效成分。研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目的在于研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逐步阐明其防病治病的原理;寻找新药物、新药源或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有价值的资源;同时,探索中草药加工工艺,改进药物剂型,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提高临床疗效。由于天然药物往往含有结构、性质不同的多种成分,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较低,因此研究和开发天然药物必须从复杂的中草药组成成分中提取、分
4、离和鉴定出有活性的单体纯成分。有时,为了增强疗效,克服毒副作用,通过改变有效成分的结构,如制备其类似物或衍生物,以创制出更好更新的药物。以中草药或其他动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天然产物化学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寻找新药的重要研究途径。1.1一些引人注目的药用天然产物 由于现代分离技术和光谱方法的发展,以及近代生物技术和药理学方法的进步,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不断被发现,其中一些已用作药物,另一些正在朝市场方向开发。下面介绍部分70年代以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具有意义的例子。 1.1.1紫杉醇1971年,美国科学家Wani等 2首先从短叶红豆杉(T.brevi folia
5、)的树皮中分离得到紫杉醇(taxol),它具有复杂新颖的化学结构,属于三环二萜类化合物。它对疑难性卵巢转移癌(包括顺铂无效的疾病)、乳腺癌、肺癌后期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很有效,1992年FDA批准了紫杉醇用于临床治疗。由于紫杉醇罕见的化学结构和独特的抗癌作用机理,近十多年来, 在国内外工业界、药物学界和化学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纷纷寻找各种方法开辟其来源。如我国已从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 Rehd等红豆杉属的植物中分离到了紫杉醇 及其衍生物。由于天然原料中含量少和资源短缺问题,例如,要获得1kg紫杉醇需要砍伐大约11吨红豆杉树木(约4800 株),因此,人们还大
6、量研究了半合成、全合成、细胞组织悬浮培养到基因工程法的生产。随着紫杉醇主要构效关系的阐明,合成了紫杉醇的大量类似物,以寻找生物活性强、水溶性好的药物 3 。1.1.2黄皮酰胺黄皮(Clausena Lansium)系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种果树, 民间用其叶煮水治流感、疥癞,消风肿。其叶的水浸膏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有效。杨明河等4从黄皮叶中分离得一类具有 降SGPT活性的新酰胺化合物黄皮酰胺(Clausenamide), 结构由X-射线衍射法确证。随后,又发现黄皮酰胺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脑保护作用。有人完成了这种保肝化合物的全合成5,并发现只有(3R,4S,5S,7R)这种立体构型的化合物才具活性
7、德国Bayer公司正在开发这种药物。1.1.3 抗HIV活性化合物 近年来人们对寻找抗HIV活性的化合物越来越感兴趣。值得一提的有没食子酸(digallic acid),各种丹宁6, Castanosp ernine ,金丝桃素( Hypericin),从大叶吴茱萸分得的喹啉类生物碱Buchapine和喹啉酮等7,例如Buchapine和喹啉酮抗 HIV-1感染活性EC50分别为0.94、1.64mol/l,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活性IC 50分别为2.9、26.9mol/1。此外,从蓝桉(Eucalyprus globulus)中分离到的芳香族取代二萜(Macraarpol)等也是颇令人
8、感兴趣的抗HIV-1感染活性的化合物8。1.1.4 免疫调节剂和抗肿瘤活性多糖现已发现数百种天然多糖,很多用作药助剂,但真正作为药物开发还是近年来的事。在已分离的多糖中,分子量大多在1万45万之间。现已知多糖的免疫活性及抗肿瘤作用与多糖的结构有关。关于构效关系已见讨论9。对其结构进行改造修饰,寻求最佳活性的半合成工作已开始进行。这些具有免疫刺激作用的多糖多来自真菌、地衣、藻类,结构通常以1,3及1,6糖甘键为主的葡聚糖,从高等植物中发现了1,2果聚糖及阿拉伯聚糖。2 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生物转化是利用生物体系或其产生的酶制剂对外源性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的生物化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生物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然 产物 化学 食品科学 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