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球坐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球坐标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天球坐标天球坐标为什么要建立天球坐标系?为什么要建立天球坐标系?同地理坐标系一样,为了定位的需要(确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地球坐标系与天球坐标系地球坐标系与天球坐标系u地球坐标系相关的三个基本大圆:赤道赤道 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 本地子午线本地子午线u天球坐标系相关的三个基本大圆:地平圈地平圈 天赤道天赤道 黄黄 道道地理坐标系和天球坐标系都是球面坐标系球面坐标系。球面坐标系的一般模式:球面坐标系的一般模式:u以基圈、始圈和终圈构成的球面三角形;三角形的三顶点为极点、原点和介点。u纵坐标即纬度;天体的纬度就是天体所在的球半径与基圈平面的夹角。u横坐标即经度;天体的经度就是始圈与终圈平面的夹角
2、球面坐标系共同的特点:球面坐标系共同的特点:u都有一个基本大圆(基圈)。例如,地理坐标系中,赤道就是它的基圈;而在不同的天球坐标系中,基圈各异。u基圈上都有一个原点。u球面上任一点相对于基圈的方向和角距离,用纬度表示,是点得纵坐标。u球面上任一点所在的辅圈平面相对于始圈平面的方向和角距离,用经度表示,是点得横坐标。天球坐标系分类天球坐标系分类u右旋坐标系: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联系,向西,因此,经度向西度量,有地平坐标系和第一赤道坐标系;u左旋坐标系:左旋坐标系:与太远周年运动(地球公转)联系,向东,因此,经度向东度量,有第二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地平坐标系地平坐标系u用途
3、用来表示天体在天空中的方位、高度和周日变化。u圆圈系统:圆圈系统:地平坐标系同地平圈相联系。地平坐标系同地平圈相联系。地平圈:地平圈:定义(略)、两极 (天定和天底)地平经圈:地平经圈:通过Z和Z且垂直于地平圈的一切大圆,简称平经圈。地平纬圈:地平纬圈:也叫等高线等高线,指一切与地平圈平行的圆。子午圈:子午圈:通过南点和北点的平经圈。(同时也一定通过P、P和Q、Q)以天顶、天底为界,分为子圈(北半圈)和午圈(南半圈)卯酉圈:卯酉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平经圈。以天顶、天底为界,分为卯圈(东半圈)和酉圈(西半圈)地平圈、子午圈和卯酉圈是相互垂地平圈、子午圈和卯酉圈是相互垂直且等分的三个天球大圆,它
4、们把直且等分的三个天球大圆,它们把天球分成天球分成8个相等的球面三角形。个相等的球面三角形。u基本要点:基本要点:(1)基圈:基圈:地平圈;(2)原点:原点:南点;始圈:始圈:午圈;(3)纬度:纬度:称高度(高度(h),),是天体相对于地平圈的方向和角距离。(090,自地平圈起,沿天体所在的地平经圈向上(下)度量。)高度的余角为天顶距高度的余角为天顶距(Z)。)。(4)经度经度,称方位(方位(A),),是天体所在的地平经圈相对于午圈的方向和角距离。(0360,以南点为起点,沿地平圈向西度量。)之所以向西度量,是因为天体周日运动方向向西,使天体方位随时间递增,便于计量。随堂练习:已知纬度=33N
5、试推算下列各点的坐标。填下表:高度方位天顶天底天北极天南极东点西点南点北点上点下点点坐标随堂练习:已知纬度=33N,试推算下列各点的坐标。填下表:高度方位天顶90任意天底-90任意天北极33180天南极-330东点0270西点090南点00北点0180上点570下点-57180点坐标第一赤道坐标系:赤纬和时角第一赤道坐标系:赤纬和时角u用途:又称时角坐标系。是用于时间度量。u圆圈系统:圆圈系统:第一赤道坐标系统以天赤道与地平圈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第一赤道坐标系统以天赤道与地平圈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天赤道:天赤道:定义(略)、两极(天北极 和天南极)赤经圈:赤经圈:通过P和P且垂直于天赤道的一切天
6、球大圆,是天球的赤道,简称赤经圈。赤纬圈:赤纬圈:一切与天赤道平行的圆。子午圈:子午圈:通过上点和下点的赤经圈。(同时也一定通过Z、Z和S、N)以天北极、天南极为界,分为子圈和午圈。六时圈:六时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赤经圈。以天北极、天南极为界,分为东六时圈和西六时圈。天赤道、子午圈和六时圈是相互垂天赤道、子午圈和六时圈是相互垂直且等分的三个天球大圆,它们把直且等分的三个天球大圆,它们把天球分成天球分成8个相等的球面三角形。个相等的球面三角形。子午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天球大圆。它既垂直于地平圈,又垂直于天赤道,是联系地平坐标系和赤道坐标系的纽带。u基本要点:基本要点:(1)基圈:基圈:天赤道;(2
7、原点:原点:上点;始圈:始圈:午圈;(3)纬度:纬度:称赤纬(赤纬(),),是天体相对于天赤道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090,自天赤道起,沿天体所在的赤经圈向南(北)度量,天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赤纬的余角叫极距赤纬的余角叫极距(p)。)。(4)经度经度,称时角(时角(t),),是天体所在的赤经圈相对于午圈的方向和角距离。之所以向西度量,是因为天体周日运动方向向西,使天体的时角“与时俱增”,用以度量时间。经度既称时角,赤经圈便改称时圈,并采用时间单位表示,每15折合1时。如:如:春分点的时角表示恒星时;以太阳的时角推算太阳时。(0h24h,以上点为起点,沿天 赤道向西度量。)第二赤道坐标系:
8、赤纬和赤经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纬和赤经u用途:表示天体在天球上相对不变的位置,用于编制星表。在地平坐标系中,天体的高度和方位,皆因时间和地点而变化;在第一赤道坐标系中,天体的赤纬不再变化,但是它的时角任随天球周日运动而“与时俱增”。二者都不能提供编制星表所需要相对不变的位置。u圆圈系统:圆圈系统:第二赤道坐标系统以天赤道与黄道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第二赤道坐标系统以天赤道与黄道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天赤道:天赤道:定义(略)、两极(天北极和 天南极)二分圈:二分圈:通过二分点的时圈。(以南北天极为界,分为春分圈和秋分圈)二至圈:二至圈:与二分圈垂直、通过无名点的时圈,称为二至圈(也必定通过黄道上的二至点
9、以南北天极为界,分为春分圈和秋分圈)天赤道、二分圈和二至圈是相互垂天赤道、二分圈和二至圈是相互垂直且等分的三个天球大圆,它们把直且等分的三个天球大圆,它们把天球分成天球分成8个相等的球面三角形。个相等的球面三角形。u基本要点:基本要点:(1)基圈:基圈:天赤道;(2)原点:原点:春分点;始圈:始圈:春分圈;(3)纬度:纬度:称赤纬(赤纬(),是天体相对于天赤道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090,自天赤道起,沿天体所在的赤经圈向南(北)度量,天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赤纬的余角叫极距赤纬的余角叫极距(p)。)。与第一赤道坐标系相同。(4)经度:经度:称赤经(赤经(),是天体所在时圈相对于春分圈的
10、方向和角距离。(0h24h,以春分点为起点,沿天赤道向东度量。)随着天球的向西运动,天体的中天时刻,要按其赤经的次序而定;且中天恒星随着天球的向西运动,天体的中天时刻,要按其赤经的次序而定;且中天恒星的赤经,即为当时的恒星时。的赤经,即为当时的恒星时。黄道坐标系:黄纬和黄经黄道坐标系:黄纬和黄经u用途:表示日月行星在星空间的位置和运动。u圆圈系统:圆圈系统:黄道坐标系同黄道相联系。黄道坐标系同黄道相联系。黄道:黄道:定义(略)、两极(黄北极和 黄南极)黄纬圈:黄纬圈:一切与黄道平行的圆。黄经圈:黄经圈:通过南北黄极,且垂直于黄道的一切大圆。无名圈:无名圈:通过二分点的黄经圈,暂称 无名圈。二至
11、圈:二至圈:通过二至点的黄经圈。与第二赤道坐标系相同。黄道、无名圈和二至圈是相互垂直且黄道、无名圈和二至圈是相互垂直且等分的三个天球大圆,它们把天球分等分的三个天球大圆,它们把天球分成成8个相等的球面三角形。个相等的球面三角形。u基本要点:基本要点:(1)基圈:基圈:黄道;(2)原点:原点:春分点;始圈:始圈:无名圈(通过春分点的黄经圈);(3)纬度:纬度:称黄纬(黄纬(),是天体相对于黄道的方向和角距离。(090,自黄道起,沿天体所在的黄经圈向南(北)度量,黄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4)经度:经度:称黄经(黄经(),是天体所在的黄经圈相对于春分点所在的黄经圈的方向和角距离。(0360,以春分
12、点为起点,沿黄道向东度量。)太阳沿黄道周年运动,其黄纬始终为太阳沿黄道周年运动,其黄纬始终为0;黄经向东度量,使太阳黄经;黄经向东度量,使太阳黄经“与日俱增与日俱增”(每日约增加(每日约增加1)。各种天球坐标的区别:各种天球坐标的区别:u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u这两种坐标系都属于右旋坐标系,它们的经度(地平坐标系方位、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都是向西度量;u都以午圈为始圈;u但是,地平坐标系以地平圈为基圈,以南点为原点;第一赤道坐标系以天赤道为基圈,以上点为原点因此,天体的高度便不等于赤纬,方位也不同于时角(见图)。u它们之间的具体差异,与当地的纬度有关;纬度越高,二者越接近。在南北天极,天赤
13、道与地平圈重合,天北极位于天顶。这时,高度就是赤纬,方位等于时角。u体现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的联系,有如下关系式:仰极高度仰极高度=天顶赤纬天顶赤纬=当地纬度当地纬度(天球的南北两极,一个在地平之上,叫做仰极仰极;另一个在地平之下,叫做俯极俯极。)u对于北半球来说,仰极就是天北极,见图,图中得内圆表示地球,外圆是天球子午圈,显然,一地的纬度()与当地天顶的赤纬属同一个角,它等于当地仰极的高度,二者都是天顶极距的余角。在我国历史上,仰极高度被称为北极高。人们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来测定所在地的纬度。仰极高度(北天极的地平高度)仰极高度(北天极的地平高度)=天顶赤纬天顶赤纬=地理纬度值地理纬度值
14、u在图中可以看出:子午圈被地平系统中的天顶(Z)、天底(Z)、南点(S)和北点(N)所四等分;又被赤道系统中得南、北天极(P和P)上点(Q)、下点(Q)所四等分。上述8个点中,相邻两点的间距,不是等于纬度(),便是等于余纬(90 )u第二赤道坐标系与黄道坐标系u这两种坐标系都属于左旋坐标系左旋坐标系,它们的经度(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黄道坐标系黄经)都是向东度量;u有共同的原点春分点;u但是,第二赤道坐标系以天赤道为基圈,以春分圈为始圈;黄道坐标系以黄道为基圈,以无名圈为始圈。因此,天体的赤纬不等于黄纬,赤经不同于黄经。(见图)。u由于轨道面和赤道面受日月行星摄动的影响,黄赤夹角发生微小的变化。
15、近期,黄极向天北极靠拢,黄赤交角每世纪减小47,将延续15000年后转为增大。从1984年起,采用其约数为2326。PPKK天赤道天赤道黄道黄道PPKKg g 天赤道天赤道黄道黄道u第一赤道坐标系与第二赤道坐标系 基圈相同基圈相同(天赤道天赤道)因而有相关的纬度(赤纬),但始圈)因而有相关的纬度(赤纬),但始圈不同(第一赤道坐标系以不同(第一赤道坐标系以午圈午圈为始圈,其为始圈,其经度(时角)经度(时角)自自上上点向西度量点向西度量;第二赤道坐标系以;第二赤道坐标系以春分圈春分圈为始圈,其为始圈,其经度(赤经度(赤经)经)自自春分点向东度量春分点向东度量),因而时角不同于赤经;),因而时角不同
16、于赤经;二者的具体差异于二者的具体差异于当时的恒星时当时的恒星时有关;有关;u 如图所示,天体的赤经()与天体当时的时角(t)之和,就是两坐标原点的距离(Q),即等于春分点时角(春分点时角(t t)或上点上点赤经(赤经(Q)。u春分点时角(t)被用于表示恒星时(S),即:S=t对于任一恒星来说,对于任一恒星来说,在任何时刻,它的时角(时角(t t)与春分点时角(春分点时角(t t)之间,总存在一个差值;这个时角差,就是二者的赤经差赤经差。又因为春分点是赤经度量的起点,所以,这个赤经差就是该恒星赤经(该恒星赤经()本身)本身。于是又有:S=t 而当恒星中天时恒星中天时,t t=0,便有:S=(中
17、天中天)这就是说,任何时候的恒星时,等于当时中天恒星的赤经(也即上点赤经)。u春分点()在天球上没有标志,因而它的时角是无法实测的;而恒星中天则是“轻而易举”的。这为恒星时的测定提供极大的方便!类别类别地平坐标系地平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第二赤道坐标系第二赤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基圈基圈地平圈地平圈(有东西南北点)(有东西南北点)天赤道天赤道(有上点、下点)(有上点、下点)天赤道天赤道(有春分、秋分点)(有春分、秋分点)黄道黄道(有二分二至点)(有二分二至点)两极两极天顶、天底天顶、天底天北极、天南极天北极、天南极天北极、天南极天北极、天南极黄北极、黄南极黄北极、黄南极轴轴当地垂线当地垂线天轴天轴天轴天轴黄轴黄轴辅圈辅圈平经圈平经圈(子午、卯酉圈)(子午、卯酉圈)时圈时圈(子午、六时圈)(子午、六时圈)时圈时圈(二分、二至圈)(二分、二至圈)黄经圈黄经圈(无名、二至圈)(无名、二至圈)始圈始圈午圈午圈午圈午圈春分圈春分圈无名圈无名圈原点原点南点南点上点上点春分点春分点春分点春分点纬度纬度高度高度赤纬赤纬赤纬赤纬黄纬黄纬经度经度方位方位(向西度量)(向西度量)时角时角(向西度量)(向西度量)赤经赤经(向东度量)(向东度量)黄经黄经(向东度量)(向东度量)各天球坐标系比较各天球坐标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