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口水库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方案.doc
《对河口水库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河口水库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方案.doc(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概述1.1. 实施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保障饮水安全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与公众健康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饮水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省委省政府也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均明确要求“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综合防治水污染”。按照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我省自2002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浙江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浙江省城乡
2、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等多项规划。为规范和指导我省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水利厅于2008年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水库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导则,拟开展166座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按轻重缓急分期组织实施,并先期确定了德清县对河口水库等9个试点水库开始实施水库水源安全保障工程。由于各水库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内容庞杂,且涉及到多个行业部门,为使各项工程能顺利实施、相互衔接,由各市(县)政府作为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实施的主体,水利、环保、农业、建设、国土、林业、交通、公安等不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按工程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对河口水库地处浙北德清县境内,是德清县重要的城乡饮用水水源地,被称作全县43万
3、人民的“大水缸”。水库现状日平均供水9万吨,供水人口13.8万人。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水库已被德清县县域给水规划(20002020)明确列入城乡一体化供水的主要水源地,远期(2020年)规划供水27.6万吨/天,规划供水人口为40万人。对河口水库建成运行至今已近50年,女眷们由于库区人类活动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年上游来沙淤积,工业、生活、养殖、农业、水土流失等点面源污染和库区底泥污染物释放、临库公路建设等,都威胁着水源地水质安全。2008年水库送检水样检测结果表明,除总氮外,其余水质指标年均水质均为III类,而总氮汛期、非汛期和年均水质均为IV类,全年水质极
4、大值为V类水(总氮7月10日监测值为1.68mg/l),水库已呈中营养状态,开展对河口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非常迫切。通过实施对河口水库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可进一步改善水源地水质,满足供水需求,构建良好生态环境,提高水污染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能力、水质安全监测能力和水库防洪能力,建立水源地长效保护管理机制,从而保证德清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顺利实施和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有力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生态省”和“平安浙江”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理念
5、实施可持续发展。以保障对河口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中心任务,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防治并举,充分利用各类措施,保护和改善水库水质,防范突发水污染事件,保障供水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2.2 编制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从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出发,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饮水安全问题。努力做到在满足水库供水区人民对供水安全迫切需求的同时,改善库区人民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统筹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和库区经济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水库水源地保护措施,充分利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水体水质和水环境,发挥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2)坚持防治并举、因地
6、制宜的原则针对水库不同污染类型及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水源地污染治理、水环境整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突发水污染事件防范等各项防治措施,加强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实现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与区域水资源、防洪、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等专项规划相衔接,统筹兼顾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库水源地保护的关系,重点抓好对水库水源安全有较大影响的防治措施的实施,稳步推进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1.3. 实施范围及目标(1)实施范围实施范围为坝址以上148.7km2的集雨区范围,涉及2个县(德清、安吉)、4个乡镇、14个行政村,包括上游入库支流河
7、道、村庄、耕地、园地、林地、矿山、库区水域及周边环境等。(2)实施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水源安全保障工程,有效降低入库污染负荷,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水源地水质,提高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和水质安全监测能力,保障德清县城乡供水安全。水质目标:依据2005年12月颁布的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政办发2005109号),对河口水库库区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330521FK30150901),其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目标水质均为II类;同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中规定“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类标准且补充
8、项目和特定检测项目满足表2和表3限值要求,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类标准,并且保证流入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综上所述,此次工程实施的目标为:水库水质能够达到II类水质且补充项目和特定检测项目满足表2和表3限值要求,富营养水平能够维持在“贫”或“中”的水平。1.4. 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l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l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地区20061030号)l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
9、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l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l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11号)l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l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l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l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l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l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53号)l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政发(2005)109号)l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
10、规范l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12.393)l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政办发2005109号)(3)规划和设计文件l 水库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导则l 浙江省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l 浙江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l 浙江省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l 德清县县域给水规划(20002020)l 德清生态县建设规划l 德清县对河口水库清淤保源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报告书l 德清县筏头乡河道治理规划报告l 浙江省德清县对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补充报告l 对河口水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l 德清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l 德清县对河口水库水源水域保护管理办法l
11、 筏头乡竹制品加工企业水污染情况调查报告l 筏头乡水煮笋企业调查分析情况及整治方案建议2. 水库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对河口水库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区域、水库工程、水库库区以及水库管理四方面的内容,现状调查水平年为2007年。2.1. 区域概况(1)流域概况对河口水库位于东苕溪支流余英溪上,主坝位于东经11954, 北纬3032,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48.7km2,主河道全长21.15km,坡度7.95。水库流域内山峦叠嶂,一般山峰在300m500m间,筏头镇以上以山地为主,河谷宽窄不一,河床蜿蜒曲折,坡度陡峻,比降较大,植被良好;筏头镇以下四周环山,呈较为平坦的小片盆地,是水库蓄水的主要
12、区域。对河口水库水源地位置见附图1。(2)地质地貌对河口水库库区属低山丘陵区,位于天目山脉东南侧。山峦叠峰,一般海拔在300500m之间,最高峰五指山745m,属天目山余脉,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库区周边山体厚实,环库均有不透水的薄中厚层的沉积岩体和火山岩及侵入岩组成。区域性断裂构造虽通过库尾淹没区,但其填胶结良好,渗透性较差。水库部分库岩分布火山岩或侵入岩,岩石坚硬,岩体完整;部分库岸分布沉积岩地层,其岩石虽强度低、易风化,但山坡平缓,植被繁盛、库岸稳定。德清县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地带,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库区林木葱郁,林涛竹海,植被覆盖率达95%,但林种结构较为单一。境内除农作物外,
13、主要有次生草木植物,竹类植物、水木植物及人工栽培的用材林、经济林和四旁树木等。有林地中以竹林为主,其次是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比例较低。(3)气象水文本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年温适中,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日照充足。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显著,多年平均降水量1614mm左右,年水面蒸发量1236mm。本地3、4月份是西北季风减退和东南季风开始增强期,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绵绵春雨。4月中旬至7月中旬,夏季风的暖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本地有持续时间较长锋面雨,阴雨连绵,降水集中,俗称梅雨。梅雨期最大暴雨通常发生在6月份。夏秋季本地常受副高压脊控制,降水主要为台风暴雨和
14、局部雷阵雨。受台风和热带风暴影响的时间大多集中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台风暴雨不仅降水量大,而且比较集中,强度较大。若夏秋季受台风和热带风暴影响较少,则易造成高温干旱。11月至翌年2月,本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以晴冷为主,雨量较少。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148.7km2,年径流量1.336亿m3。库区属西部高山地区,溪涧纵横,各支流均为陡坡急流,洪水暴涨暴落,属山溪性河流,容易发生水患。据德清县水利志记载,主要洪水灾害有:建国以来,筏头地区发生较大洪水的年份有:1960、1961、1977、1981、1988、1989、1990、1995、1996、1999年。1977年9月1日晚上11时,后坞、
15、筏头暴雨成灾,山洪爆发,倒塌房屋169间,冲毁农田1093亩。是月15日又受8号台风影响,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淹没农田6700亩,公路塌方76米,倒塌房屋5间。1981年8月13日,莫干山、筏头、后坞等降大暴雨,暴雨中心自8时30分到9时20分降水量150毫米,数十处山洪迸发,大树拔地而起,损失严重。1988年,筏头骤降暴雨,山洪迸发,洪涝成灾,冲毁堰坝20条,水田53亩,堤埂1505米,公路2500米。(4)资源物产库区内植被茂密,森林资源丰富,为德清县主要竹木产区。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主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避暑胜地莫干山等,区内以早园竹、毛竹生产为主。库区矿产丰富,动植物种
16、类繁多。主要矿藏有萤石、石煤、白云岩、石灰岩、花岗岩以及磁铁矿、铌铁矿、褐铁矿等18种。主要木本植物有竹、松、杉等500余种。2001年,经德清县政府批准,在筏头乡建立了以森林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筏头(面积34公顷)、四联(面积245.27公顷)、东沈(面积128.2公顷)和钱家边(面积100.4公顷)四个自然保护小区。(5)社会经济对河口水库所在地德清县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西侧。东邻桐乡市,南接杭州市余杭区,西靠安吉县,北连湖州市。现下辖9个建制镇,2个乡,169个行政村,总面积935.68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德清县通过实施“创经济强县,建生态德清”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各项
17、社会事业保持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多次进入“中国最发达100县(市)”行列,并且排名稳步提升。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9583元/人,财政总收入21.4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15亿元。德清县始终坚持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同步改善的科学发展之路。2001年确立了“创经济强县,建生态德清”的发展战略,2003年提出创建全国生态县,2004年12月,县人大十三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同意德清生态县建设规划,县政府于2005年2月1日颁布实施德清生态县建设规划。2005年1月1日起,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普遍关注的生态补偿
18、机制正式运作。在省、市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全县上下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为工作载体,德清已逐步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环境谐同发展的道路。新市镇、筏头乡、莫干山镇、武康镇和三合乡已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钟管镇、洛舍乡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2007年12月,德清县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2008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基本达到了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要求。2.2. 水库工程基本情况(1)水库基本信息对河口水库地处浙北德清县西部,位于东苕溪支流余英溪中游。主坝坐落于武康镇以西8km处的对河口村,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48.7km2,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
19、1614mm,年径流量1.336亿m3,水库总库容1.469亿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工程枢纽建筑物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洞、原发电引水隧洞、电站、新建输水隧洞、泄洪渠及下游河道等。对河口水库是东苕溪流域内以防洪为主的骨干水利工程之一,工程直接保护东苕溪导流港以西农田、县城武康镇、宣杭铁路、104国道、09省道和杭宁高速公路;间接保护导流港以东杭嘉湖平原100万亩农田和250万人口。水库于1958年7月动工兴建,1964年7月竣工蓄水。2003年9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动工,主要内容有:主、副坝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处理,并加高5.2m
20、溢洪道设堰建闸;泄洪洞除险处理;新建输水隧洞;原输水隧洞增设竖直式事故闸门;泄洪渠和下游河道整治,以及库区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等,2006年6月主体工程完工并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工程验收。主坝最大坝高38.2m,坝长304.3 m,副坝最大坝高27.2m,坝长190m,正常库容0.805亿m3,防洪库容0.455亿m3,兴利库容0.72亿m3。水库灌区始建于1959年12月,至1971年全部完工。受益范围为东至东苕溪西岸,南至上柏南津桥,西至对河口思仰堂,北至三桥五四,灌溉面积4.4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5.82万亩的76.6%。灌区总干渠长9.85km,干渠及支渠128.14km。灌区渠系建筑物
21、共有583处,主要有龙头堰、万堰坝等。水库建有上游对河口电站和下游龙头电站,上游电站1965年投入使用,并利用发电尾水灌溉下游农田,电站装机容量2000kw。下游电站1972年投入使用,电站装机185kw。水库主要工程参数列于表2-1中。表2-1 对河口水库基本情况名称数量名称数量流域面积148.7km2总库容1.47亿m3正常水位50.20m正常库容0.805亿m3校核水位59.54m设计洪水标准百年一遇汛限水位48.2m防洪库容4552万m3规划供水人口40万人现状供水人口13.8万人规划供水能力27.6万吨/天现状城镇供水量9万吨/天年平均发电量771万kw.h供水区GDP54亿元建库以
22、来,水库在配合流域总体防洪调度,承担错峰调节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已先后拦蓄大小洪水60多次,特别是在百年一遇的“99.6.30”洪水中,水库适时拦蓄洪水,减轻了东苕溪中下游和杭嘉湖东部平原的防洪压力,保障了武康城市防洪工程的安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主要建筑物对河口水库水利枢纽由拦河主坝、副坝、泄洪洞、溢洪道、新建输水隧洞、发电引水隧洞、泄洪渠、下游河道及发电厂共9项建筑物组成。其中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洞、发电引水隧洞为2级建筑物;泄洪渠及下游河道为3级建筑物;电站为4级建筑物。为确保下游河道右岸主城区安全,右岸防洪堤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左岸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同时保证50年一
23、遇洪水的结构安全。表2-2 对河口水库主要建筑物水库主要建筑物主要参数主坝坝高38.2m,坝顶高程为61.4m,坝顶宽8.0m,主要采用低弹模防渗墙加固方案进行防渗处理副坝坝顶高程61.4m,坝顶宽6m,最大坝高31.4m,采用低弹模加固方案进行防渗处理泄洪洞进口洞底高程39.21m,启闭机平台设在高程64.2m,衬砌后洞径3.85m,将长期处于水下闸控溢洪道采用WES堰面曲线的实用堰,堰顶高程51.2m,上设2孔净宽8m、高4.503m的露顶式弧形钢闸门控制泄洪新建输水隧洞洞长300m,进水口底高35m,开挖井直径4.3m,局部采用C20砼衬砌,衬后洞径3.5m,暂为城市供水专用发电引水隧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口 水库 水源 安全 保障 工程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