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十二五规划.doc
《生物质发电十二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发电十二五规划.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发展规划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前 言能源是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山东省是能源消费大省,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保障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事关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任务。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约束、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作为生物质能综合利用领域发展最快的产业,有着技术成
2、熟、能质好、清洁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发展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可以扩大能源供给,提高生物质综合利用率,变废为宝,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与经济价值。因此,当前大力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山东省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十一五”以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在生物质直燃发电方面,国内首家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即落户在菏泽市单县,单县项目的投产大大推动了全省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的发展。目前全省生物质直燃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1.6万千瓦,年消耗秸秆约200万吨,极大地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民增收。但在生物质直燃发电快速发展过程中,生物
3、质燃料收集、运输困难、生物质电厂运营困难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为了规范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发展,促进全省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在科学调研我省农林生物质资源,全面掌握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及产业发展状况,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我省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项目布局和保障措施,以此指导全省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目 录一、山东省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现状1(一)发展现状1(二)存在的问题6二、山东省概况6(一)自然地理条件6(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7三、山东省农林生物质资源情况8(一)农林生
4、物质资源区域划分8(二)农林生物质资源现状及资源潜力分析9(三)农林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未来资源开发利用预测13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6(一)指导思想16(二)基本原则16(三)发展目标17五、规划布局18(一)鲁西北区域18(二)鲁南区域19(三)鲁中区域19(四)胶东半岛区域19六、重点建设项目20(一)鲁西北区域20(二)鲁南区域21(三)鲁中区域22(四)半岛地区23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25(一)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5(二)效益分析25八、保障措施25(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体系25(二)加强规划调控作用26(三)完善促进生物质发电的配套政策法规26(四)推动
5、生物质发电技术进步和装备制造业发展26(五)加快生物质能产业体系建设26(六)提高全社会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意识26一、 山东省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现状(一) 发展现状1. 装机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底,我国第一个生物质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国能单县生物发电厂投产运营。此后,国能、国电、京能、香港中电集团、山东中节能发展公司等多家企业陆续在我省开发建设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山东省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已初具规模。截止目前,全省已投产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9个,总装机容量21.6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的0.35%,年消耗农林生物质资源约200万吨,占全省可利用农林生物质资源的2%;在
6、建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18个,总装机容量42.6万千瓦。预计2010年底全省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装机规模可达30万千瓦,年可消耗农林生物质资源300多万吨。表1-1 山东省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情况表序号项目名称控股单位名称装机规模(MW)燃料消耗投产时间所在地区单机容量数量(台)总装机容量一、已投产项目2161国能单县生物质发电项目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30130棉柴、林业剩余物、玉米秸秆2006年12月菏泽市单县2国能高唐生物质发电项目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30130棉柴、林业剩余物等2007年4月聊城市高唐经济技术开发区3国能垦利生物质发电项目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30130棉柴、林业
7、剩余物等2007年5月东营市垦利县董集乡4国能巨野生物质发电项目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12112玉米秸秆、林业剩余物等2008年4月菏泽市巨野县5无棣京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山东京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12224棉柴、林业剩余物、玉米秸秆等2008年7月滨州市无棣县柳堡镇6博兴中电环宇(山东)生物质发电项目香港中电集团山东生物质能项目有限公司15115棉柴、林业剩余物等2008年11月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7国电聊城生物质发电项目国电聊城发电有限公司15230林业剩余物、棉柴、玉米秸秆等一机组2009年3月,二机组2009年5月聊城市冠县8新泰生物质发电项目新泰城市资产运营公司16+115221玉米秸秆
8、林业剩余物等2009年7月泰安市新泰市9昌邑安利兴生物质热电项目新加坡海闻投资私人有限公司12224林业剩余物、棉柴、玉米秸秆等2009年8月潍坊市昌邑市下营镇二、在建项目4261阳信金缘生物热电项目山东阳信金缘生物热电有限公司12112棉柴、林业剩余物等2010年12月滨州市阳信县温店镇2济南圣泉生物质能热电项目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16玉米秸秆2010年12月济南市章丘市刁镇3沂水长青生物质发电项目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130玉米秸秆、林业剩余物2010年12月临沂市沂水县龙家圈乡4国能宁阳生物发电项目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30130玉米秸秆、林业剩余物等2010年12月
9、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5潍坊华潍生物质热电项目山东中节能发展公司35135玉米秸秆、林业剩余物、棉柴等2011年2月潍坊市高新区6邹平开泰生物质能热电项目山东开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15115棉柴、林业剩余物等2011年3月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7东平光源生物质热电项目东平光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2112玉米秸秆2011年3月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8国能临沂生物发电项目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30130林业剩余物、玉米秸秆等2011年4月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9山东丰源生物质发电项目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25125玉米秸秆、林业剩余物等吨2011年5月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10莘县广潮生物质发电项目万特能源投资有限公
10、司15230玉米秸秆、林业剩余物等2011年6月聊城市莘县东鲁办11天融夏津生物发电项目山东天融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30130棉柴、林业剩余物2011年7月德州市夏津县经济开发区12栖霞天力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山东中节能发展公司山东亿东投资有限公司12224林木废弃物2011年9月烟台市栖霞市区13牡丹区华星秸秆发电项目菏泽华星生物电力有限公司12224棉柴、玉米秸秆等2011年10月菏泽市牡丹区14国能惠民生物发电项目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30130玉米秸秆、林业剩余物等2011年12月滨州市惠民县15汉源平原项目深圳汉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汉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汉鑫绿能投资有限公司1
11、5230玉米秸秆、林业剩余物等2011年12月德州市平原县16浩源淄川项目淄博浩源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12224玉米秸秆、林业剩余物等2011年12月淄博市淄川区17丽村高青项目淄博腾飞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15115玉米秸秆、林业剩余物等2011年12月淄博市高青县18曹县中鲁生物质发电项目曹县中鲁能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12224棉柴、玉米秸秆等2011年12月菏泽市曹县2. 项目布局日趋合理山东省已投运和在建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主要分布在农林生物质资源较为丰富的菏泽、聊城、滨州等市,省内其他具备资源优势的地区也陆续有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据调查,已投运生物质发电厂均就地取材,大多以棉杆、
12、玉米秸秆、花生壳等农作物秸秆和树皮、果树枝条等林业剩余物为燃料,燃料运输半径在50公里以内,尚不存在抢夺燃料等恶性竞争现象。3. 发电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生物质直燃发电的核心技术在于锅炉设备及附属上料系统。目前,已投运项目中,国能单县、国能垦利、国能高唐、国能巨野四个项目使用济南锅炉厂制造的振动炉排式高温高压锅炉及配套上料系统,其余项目均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建项目大多使用振动炉排式高温高压锅炉。振动炉排式高温高压锅炉较以往循环流化床式中温中压锅炉系统有着燃烧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其锅炉配套上料系统料仓内的取料设备,为围绕中心旋转进料式设备,具有取料稳定、均匀等特点,确保了机组稳定运行;其燃烧设
13、备具有燃料进入炉膛后稳定着火、自动调节燃烧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燃烧效率。振动炉排式高温高压锅炉系统在山东省内生产制造并广泛应用,标志着山东省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4.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具有推动节能减排,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多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截止2009年底,山东省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已累计向社会奉献绿色电力25.50亿千瓦时,消耗农林生物质资源400多万吨,折标煤约200万吨,减少CO2排放240多万吨,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为农民增收约10亿元。有效地节约了化石能源,扩大了能源供给,为进一步加强
14、环境保护、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图1-1 山东省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分布图(二) 存在的问题山东省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随着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建设、运行,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1.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水平仍然比较低山东省农林生物质资源蕴藏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是,截至目前,生物质直燃发电装机容量仅为21.6万千瓦,在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中不足10%,在全省电力装机中不足1%,开发利用水平与我省农林生物质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2. 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山东省地域广阔,自然村分散,农作物品种繁多,资源分布较广,生产经营模式
15、较为分散,生物质资源收集难度较大。而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目前尚未研发出生物质资源从收获到制成燃料的“一站式”机械设备。此外,天气状况的不确定性以及燃料的季节性变化,也给燃料收集、储存和运输带来一定困难。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质发电产业规模化发展。3. 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跨度较大、综合性强,国内在基础性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机械设备等方面的研究都滞后于现有产业的发展水平,自主开发支撑生物质发电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能力薄弱。同时,生物质发电产业与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还不协调,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尚未形成支撑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
16、的产业链条和技术服务体系。此外,国内生物质发电产业既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也缺乏真正熟悉和掌握生物质发电知识和规律的人才,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亟需建立一套适宜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运营模式。二、 山东省概况(一) 自然地理条件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辖17个设区的市,140个县(市、区),1931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9417.2万人。全省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45088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28.7;平原盆地99759平方公里,占63.5%;其他12253平方公里,占7.8。1. 气候条件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17、光照充足,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114,年平均日照时数23002900小时,各地年日照时数在2099-2813小时之间,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无霜期180220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2. 土地资源全省土地总面积23565万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境内中部和东部为山丘,西部和西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较好,宜于机械化作业。全省现有耕地1.03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3.7%。除现有耕地外,还有未利用土地2477万亩,其中宜农荒地1384万亩,农业增产潜力大。3. 水土资源境内水系比较发达,中小河流遍布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
18、公里。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0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52亿立方米,除去重复计算70亿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占有水资源量为304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357立方米。全省主要客水资源是黄河来水,多年平均入境水量436亿立方米,灌溉分配用水量为70亿立方米。全省土壤主要有棕壤、潮土、褐土、砂姜黑土和盐土五个类型,宜农土壤可分为四级,适宜农业生产。(二) 经济社会基本情况1. 经济发展山东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2009年全省实现GDP 33805.3亿元,增长11.9%,居全国第三位。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现代化的
19、工业大省,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实现增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并形成了农产品加工、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山东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2. 道路交通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公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基本形成了以省会济南为中心,沿海开放城市和重工业基地、能源基地为枢纽,国、省道为骨架,联结各市地、县和广大农村、山区、湖区、海岛、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干支相连、遍布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到2009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2.7万公里,其中,国道7519公里,省道1657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144.3公里;高速公路
20、4283公里,一级公路7551公里,二级公路23925公里,全部消灭了等外路。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万公里,86%的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行政村通油路比例达到97.6%,全省所有乡镇实现了乡乡晴雨通车、乡乡通油路。农村客运站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省已建成农村客运站407个,村村通客车率达到99.8%。3. 农用机械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程度发达。2009年全省农机总动力11080.66万千瓦。拖拉机共有236.76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7千瓦及以上)39.92万台。农村运输车273.44万台,联合收割机15.83万台。农业机械化装备及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当前生物质直燃发电燃料收、加、储、
21、运要求。(三) 能源基本情况山东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能源消费大省。全省煤炭探明地质储量331亿吨,约占全国的3%;胜利油田是国内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区也在我省。2009年全省实际生产煤炭1.47亿吨,原油2774万吨,完成发电量2870亿千瓦时,煤炭、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均居全国前列。山东省电力工业发展成绩尤为显著。截止2009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078.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2009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9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5%。山东省500千伏“五横两纵”主网架建成。到2009年底全省共有500千伏变电站25座,变电容量3575万千伏安,线路长度5166.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发电 十二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