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种群分析PPT课件.ppt
《实际种群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际种群分析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一章 实际种群分析一、实际种群分析(Virtual Population Analysis)又称有效种群分析、现实种群分析法 Gulland(1965)提出年龄结构的实际种群分析(TVPA)。资料:(1)分年龄组的成时间序列的产量数据;(2)自然死亡系数 方法:不能直接得出F的显函数表达式,Fr通过反复迭代法进行 计算。用途:(1)往回计算所有的捕捞死亡系数和资源数量 (2)根据未来的捕捞策略,预测以后的资源量和渔获量 变化(短期(生产性)渔业资源评估)1二、世代分析法(CA;Cohort Analysis)又称股分析法,Pope(1972)是在TVPA简化基础上提出的,但亦可以有其独立
2、的推导。TCA(年龄结构)2三、LVPA,LCA(体长结构的股分析法)Jones(1974),Pauly(1981)运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 将TCA LCA,TVPA LVPA特点:(1)避免难以测量和收集的捕捞努力量;(2)提高信息量;(3)LVPA和LCA直接使用体长资料,无需对渔获物进行年龄鉴定3本章主要介绍TVPA、TCA、LCA。第一节 年龄结构的实际种群分析(TVPA)第二节 年龄结构的世代分析(TCA)第三节 体长结构的世代分析法(LCA)(Length Based Cohort Analysis)4 第一节第一节 年龄结构的实际种群分析年龄结构的实际种群分析
3、TVPA)概念:如果已知一个世代的当前资源量、自然死亡系数与每个年龄组 的渔获量,便能计算出该世代早期的资源量,并可逆算到补充群体的资源量。当若干年内的渔获量中出现有几个世代,并对其中的每个世代作这些计算时,其结果可综合显示出种群(或资源群体)的大小和年龄组成,及其因捕捞而发生的变化,并可看出补充量如何随产卵群体大小而变化,为亲体量和补充量关系繁殖模型的分析估算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资料。5计算公式:(已知 和 )假设已知67YearAge12345671345672图5-28 一般动态综合模型中的年龄结构(Pitcher和Hart,1982)图形中表示渔业中被跟踪了一系列年份的某一补充量为R的世
4、代8解法:(1)二等分法图:(2)牛顿法:(3)线性内插法:9二等分法10作切线,逐步逼近4-5次逼近牛顿法切线11直线,正负二值线性内插法12唐启升(1986)计算黄海鲱鱼的瞬时资源量和捕捞死亡系数:(目前资源量Ni未知)假设i时刻的渔获量能够代表i时资源量的趋势,应用表11-1资料,线性回归法求得Z值,进而F=Z-M,得F值,此值视为最高年龄组的捕捞死亡系数Ft的估计值,根据 ,得Ni,进而13141516 第二节 年龄结构的世代分析(TCA)Pope(1972)在对TVPA作灵敏度分析时,提出了他的“世代分析法”一、理论与公式 Pope(1972)提出了有关年初和年末资源残存尾数之间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际 种群 分析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