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学习贯彻对“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的研讨交流发言材及学习心得7篇汇编.docx
《在深入学习贯彻对“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的研讨交流发言材及学习心得7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深入学习贯彻对“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的研讨交流发言材及学习心得7篇汇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深入学习贯彻对“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的研讨交流发言材及学习心得7篇汇编第1篇,共7篇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2023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
2、定。广大干部群众认为,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相关决策的预见性,为应变局、开新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慵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我国,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民常住的家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
3、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2003年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工程。“千万工程”实施20年,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路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不是要求全国都将浙江的乡村振兴模式作为“图纸”来施工,而是要找准切口、因地制宜,将地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形成产业兴、百姓富的良好局面。二、把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12月14日下午,正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登上田间的八角楼二楼远眺当得知大型甘蔗收割机一天能收割180吨至200吨甘谶,相当于180个人工的工作
4、量,总书记连连称赞。在凤凰镇的一家制糖企业,总书记详细了解压榨、制炼等制糖工艺和作业流程。“一根甘蔗实现“吃干榨尽”。这是一个附加值很高的产业!”广西的甘蔗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优势,糖料蔗种植面积、食糖产量已连续32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连续19个榨季占全国60%左右,是维护我国食糖安全的主阵地。“我到各地考察,都要看看我们国家规划布局上有代表性的产品。在来宾,甘蔗就是代表。今天来这里看到甘蔗种植和糖业发展格局,心里更托底了总书记说。“农业生产布局关乎发展与安全。种植面积要稳定,品种、技术也要提高,把这个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国家支持你们,你们也要把这件事抓好,为千家万户送去甜蜜。”总书
5、记言语谆谆。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是发展乡村产业的关键一环,因地制宜才能高效省力、精准发力。三、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河北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近年来,通过培育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改良生产栽培技术,盐碱地逐步变身“大粮仓”。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深入出间考察早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望着广袤的田野,总书记思虑深远:“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专门考察了耐盐碱作物培育情况。“上次
6、看了大豆,这次看了小麦。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我国除了沿海地区,东北松嫩平原、内蒙占河套地区、新疆地区等,都有大片盐碱地。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能兴一方业。浙江安吉的“安吉白茶,以52.06亿元的品牌价值在118个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排行榜中位居第八。小小茶叶之所以能富一方百姓,就在于当地拥有独特制茶技艺。陕西延安的苹果产业综合产值超300亿元,山西大同的黄花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东茂名的荔枝以高品质驰名中外一个个产业兴旺的场兔,彰显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动能。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建设180个
7、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1多万户农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利用各地优势资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我们定能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第2篇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有关乎长远的战略考量,也有立足当前的明确部署,体现了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念兹在兹的深切关怀,为我们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8、我们要领悟其精髓要义,自觉对标对表,真抓实干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形成梯次推进、步步登高的工作格局。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三农战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扛稳责任、顶住压力、付出汗水,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局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赢得了战略主动。但必须清醒看到,当前我们做好三农工作还面临不少主客观困难挑战。客观上,全球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农业农村自身一些不适应新变化、不匹配新形势的问题愈发凸显。主观上,随着近些年三农发展持续稳中向好,忽视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在
9、一些地方和干部中又有所抬头,松劲歇脚、等待观望的表现值得警醒。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农工作使命极其重大、任务十分艰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农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不仅要守牢底线、夯实基础,还要加快发展、补齐短板,不仅要有量的合理增长,还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不仅要推动农民富、产业兴,还要追求乡风美、乡韵浓。为此,必须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见行动、见实效。怎样行动,如何见效?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
10、亲自推动的“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引领和宝贵经验。要学深悟透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守牢安全底线、明确主攻方向、优化打法策略,打好乡村振兴的漂亮仗。要着眼稳,守牢三农基本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三农工作,不仅要备足自身“粮草”,更要守好全局发展基本盘,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底线失守,一票否决,其他工作就算完成得再漂亮,如果底线任务出了问题,也是不及格。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守牢安全底线很不容易,不能有丝毫疏忽懈怠。为此,要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强化工作力度的经验,对保障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底线任务,坚持党政主导,用好“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办
11、法,层层压实责任,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要突出进”,聚焦重点任务求突破。乡村振兴点多、面广、战线长,不能“大水漫灌”、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把握好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分清主次,循序渐进,先易后难。要知道,“千万工程”给浙江乡村带来的变化绝非一蹴而就,而是20年间迭代升级的结果。我们推进乡村振兴也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要根据不同阶段确定重点任务,把持久战和攻坚战的打法结合起来。一方面保有持久战的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持续推进;另一方面也得有攻坚战的劲头,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兼顾财力可持续和农民可承受,集中资源力量攻坚,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升
12、级。要瞄准实,把振兴政策转化为可感成效。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只有决心和思路不够,还必须有管用的办法。我们国家这么大,不同地方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不一样,振兴乡村的办法也不一样。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不能简单照抄照搬,而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学习理念和方法。要因地制宜,科学把握不同村庄变迁趋势,分类施策补短板、强弱项。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始终从农民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主人翁意识,以农民的喜怒哀乐检验工作成效,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百尺竿头,还须更进一步;逆水行舟,更要奋力向前。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
1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三农工作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图景照进现实。第3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好工作时度效。广泛汇集各方力量,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14、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农业必须要强,党员干部须常怀“三心”抒写“农”情厚意,向农业强国目标砥砺奋进。怀一颗问渠那得清如许的赤诚心,抒写意境深远的强农旋律”。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我国有着延绵五千多年的悠久农耕文明历史,当前,作为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而言,必须牢牢把握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华丽转变,把“中国饭碗”稳稳端在自己的手中。要聚力稳住农业基本盘,推动现代化农业体系的高质量全面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要立足于我国国情、资源优势和历史底蕴,探索出一条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国之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
15、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怀一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心,抒写赏心悦目的富农诗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既是为了强国,也是为了富民。要大力提升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强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共享农业现代化成果。针对我国当前农产品加工业链条较短、综合效益不高等现实问题,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机遇,加强核心种源、关键装备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探索,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我国农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国际影响力。怀一颗吾将上下而求索
16、的进取心,抒写气势磅礴的兴农凯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扎实走好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国之路。要立足实情,因地制宜,率先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拒绝“官僚主义”“面子工程”,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要发挥好乡村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充分调动其各类农业优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农民素质建设,共同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第4篇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
17、农”工作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农工作”中指的三大任务,分别姑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三农工作中的“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做好“三农工作”,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2023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闩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
18、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广大干部群众认为,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相关决策的预见性,为应变局、开新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等“三农”重点任
19、务进行了部署。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部署,扎实做好明年“三农”工作。一要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抓好”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从今年会议的总基调可以看出,更多措施重在针对目前粮食安全生产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短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会议作出的一些新部署值得关注。一是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耕地的面积是有限的,大福度地扩增耕地面积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因此,在稳定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明年保证粮食安全要把着力点放在增单产。二是加大高标准农出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在保护耕地数量的同时,加大了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和管护力度,指出了下一年的工作重点是在保耕地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入 学习 贯彻 三农 工作 重要 指示 研讨 交流 发言 学习心得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