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6篇.docx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6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作为一种价值引导和文化信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把握中国几千年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通过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千百年来,各民族不断交融汇聚,在“大一统”思想的主导下形成了“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共同命运、共同诉求、共同理想的现实导向下逐渐生成
2、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结合近期的学习安排,就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谈几点体会。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主线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3、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4、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途径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0年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了进一步强调和部署。这些重要论断,是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深刻把握,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
5、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各民族在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中,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融程度不断加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随之自然萌发。近代以来,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血与火的共同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断巩固强化。纵观历史发展进程,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从自觉到自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不可
6、阻挡的趋势。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不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需求愈加强烈。要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形势,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良好条件。三、学习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保障性要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方面各民族不断实现着交往交流交融,另一方面国家人口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也决定了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现实国情。正因如此,我国历来就有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传统。如秦统一六国后,
7、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影响深远的书同文政策,还有为历代所倡导的具有共同语言性质的主流话语及表达方式。这些做法,均是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相适应的,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仍是紧迫的时代任务。其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而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础性地位及意义尤显重要和关键。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然,要从根本上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前置条件是各民族成员可以毫无障碍地相互交流、沟通、理解。语言文字相通,才
8、能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自身的思想,也才能促进民心相通、相印。只有充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使各民族群体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技能,才能增进各民族之间日常的交往交流交融水平,提升跨族群的交往范围、交流能力和交融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语言隔阂,降低交流阻力,减少误解和冲突。在此基础上,各民族学生在就学期间才不会因为语言隔阂而各抱各的团,各转各的圈,进入城市生活的各民族成员也才不会形成自己的民族小团体,各民族成员相互嵌入的社区结构和社会环境也才能够顺利实现。当前,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关口,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更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9、各级各族干部尤其要发挥表率作用,着力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中华大地常开长盛,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2根据学习教育安排,本人专题学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紧密围绕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决策部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认真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做好相关工作。一、深刻认识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必然性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
10、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
11、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二、深刻理解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为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共中央关
12、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全国语言文字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升普及水平和质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向更高水平和质量发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语言相通增进心灵沟通。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消除民族间、地区间的语言交际障碍,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尊重、理解和包容,进一步
1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建设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做好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三、坚决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党中央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国家教材使用管理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教材建设,有利于让各民族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心呵护好模范自治区这一崇高荣誉,坚决坚定地按照党中央对推行使用国家
14、统编教材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统一要求,按照既定时间节点不折不扣推进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与企业合作办学,通过加强双语培训、举办蒙餐制作技能培训班(蒙语授课)、建设非遗文化传承实训基地、开展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制作实训等,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和特色产业技能,促进就业创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3各位领导、同志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新时代,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这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
15、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第一,回顾百年,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一百多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有效维护了各民族根本利益。国家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近代以来,在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斗争中,各族人民并肩作战,共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共同捍卫了国家统一。在血与火的抗争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
16、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实现空前的大团结,社会总体保持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我们党领导团结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挫败了敌对势力各种政治图谋,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铲除了民族压迫和剥削的根源,极大地激发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建设伟大祖国的信心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了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内的
17、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长期以来,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民族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了智慧和力量。第二,立足当前,民族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当前,“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融合交汇,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挥之不去,民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全球和平与发展进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诸多深刻复杂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要清醒研判、慎重对待涉及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2020年6月,印度军方越过国境线,企图染指我国藏南地区,与边防部队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研讨 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