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出血症检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标准编制说明.docx
《兔出血症检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标准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兔出血症检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标准编制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兔出血症检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标准编制说明一、项目的来源和目的兔出血症(Rabbithemorrhagicdisease,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hemorrhagicdiseasevirus,RHDV)引起兔的一种烈性、毁灭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o目前该病已呈世界性分布,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Pm)引起的兔的急性传染病,常引起兔的大批发病和死亡,阻碍了养兔业的健康发展。同时,Pm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为此,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文件关于
2、下达20XX年第八批省地方标准制定(制订)项目计划通知(X质监函20XX406号)附件的编写任务通知,将兔出血症病毒及兔巴氏杆菌的检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省地方标准的编制任务落实到省兽医研究所,接到任务后,省兽医研究所结合近几年的科研情况和人员情况,成立了以XXX为组长,XXX等同志为成员的标准编制课题组,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本操作程序是在充分参考文献资料及实验和生产应用验证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于临床快速诊断兔出血症病毒及兔巴氏杆菌的检测标准。二、工作概况(一)在检测方法研制方面的工作情况省兽医研究所自20XX年开展省水产畜牧兽医局科研计划“兔主要传染病防控技术的研究(X鱼牧科20XX283号)
3、项目研究以来,在兔出血症和兔巴氏杆菌相关研究上取得了以下自主研究成果:针对RHDVVP60基因和兔巴氏杆菌kmt基因设计合成的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二重PCR体系各反应组分浓度及其组合的优化,筛选出兔出血症病毒-兔巴氏杆菌二重PCR反应最佳幅2+浓度为2.0mmolL.dNTP浓度为0.8mmolL.TaqDNA聚合酶浓度为0.08U/L、引物浓度为0.4molL,反应最佳退火温度57为、最佳PCR循环次数为28次循环。该方法针对RHDVcDNA和兔巴氏杆菌DNA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70pgL.62pgL,与兔大肠杆菌、兔葡萄球菌、兔链球菌等无交叉反应、多次重复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敏感性好
4、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可用于RHDV和兔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诊断。利用建立方法对采自广西11市不同规模兔场共187份疑似病料,进行兔瘟病毒、兔巴氏杆菌的临床诊断。结果检出1份兔瘟阳性、10株兔巴氏杆菌阳性,其中一份为兔瘟与兔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研究结果为兔瘟、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发表文章“兔出血症病毒和巴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畜牧与兽医,2012,44(5):21-25)”、“兔瘟与兔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和防治(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2:99-101)”、“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省农业科学,2010,41(11):1219-1222)
5、兔出血症病毒、兔巴氏杆菌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ZL201110193531.3)”于2013年03月13日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上述技术支持确保能完成本标准起草制定任务。(一)在标准起草方面的工作情况为了确保制定的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编制课题组根据工作方案和任务要求进行了分工,分成二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采用建立的兔出血症及兔巴氏杆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临床疑似样品进行检测,并将阳性样品进行DNA测序,测序结果与检测结果完全吻合,进一步证实该方法重复性强、准确性高,可用于兔出血症病毒和兔巴氏杆菌检测;另一个小组负责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资料和研究报告。最后课题组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血 检测 多重 聚合 反应 标准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