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
《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畜牧业发展规划第一章总贝I11.1 规划概况11.2 规划背景11.3 规划范围51.4 建设内容51.5 编制依据5第二章规划区域基础条件82.1 畜牧产业区位优越82.2 区域资源条件突出82.3 社会经济发展稳健132.4 农业产业增速喜人16第三章区畜牧业现状181.1 十三五期间畜牧产业成效明显181.2 新时期畜牧业发展优势231.3 区畜牧业发展劣势261.4 区畜牧业发展契机281.5 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29第四章发展畜牧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314. 1指导思想314.1 基本原则314.2 规划目标34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375. 1畜禽养殖“两区”规划385.2适度养殖区
2、的规划布局48第六章主要建设任务556. 1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566.2强力构筑现代化畜牧产业体系566. 3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586.4 发展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616.5 强化畜产品优质品牌建设616.6 积极推动智慧畜牧业发展61第七章效益分析647. 1经济效益分析647.4 生态效益分析667.5 社会效益分析69第八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708.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708.4 畜禽养殖业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特点728.5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途径分析738. 4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768.5 区畜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778.6 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80第九
3、章实施规划保障措施829. 1组织保障829.5 政策保障849.6 产业保障869.7 技术保障87第十章附录8910. 1附图9011. 2近期指导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90第一章总则1.1 规划概况1.1.1 规划名称:市区畜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1.1.2建设地点:市区1.1.3建设单位:市区人民政府1.1.4实施单位:市区农业农村局1.1.5主管部门:市农业农村局1. 1.6建设年限:2021年一2025年1.2 规划背景1.2.1 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升国民营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重要社会任务。我国畜牧业发展
4、质量效益不高、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偏弱等问题突出。为加快构建现代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体系,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20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加工流通体系,持续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到2030年分别达到75%以上和85%以上。近年来,我国畜牧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3.3万亿,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7%
5、o预计2021年畜牧业总产值将达3.25万亿元。2016-2021年畜牧业总产值详见下图:注:2021年为预测数据。同时,畜牧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20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吨,比上年下降0.1%。禽蛋产量3468万吨,增长4.8%o牛奶产量3440万吨,增长7.5虬2016-2021年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详见下图:2()16-2021年中国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1.2.2 重视生态畜牧业发展,走绿色可持续的生态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
6、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水平,而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是必然要求。畜牧业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必然要走绿色可持续的生态之路,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我省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更加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农业,注重借鉴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注重引入商业运作拓展农业,不断推动农业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加快构建省现
7、代农业产业体系。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省畜牧业实现了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结构显著优化,生产方式明显转变,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农业中的比重有了较大的提高。畜牧业己发展成为省稳定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省畜牧业生产克服了猪瘟、三聚氟胺和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仍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十三五”期间,省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诸多成绩:畜牧业对社会的贡献力大幅提高、种畜禽生产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五新”示范与推广取得阶
8、段性成果、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畜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政府对畜禽产品生产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畜牧业作为市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保障食物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市区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大力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保障市场供给实施方案(20202021年)的通知(泰政办(2020)30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畜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畜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现代畜牧兽医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明显地
9、提高了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养殖效益,对保障“菜篮子”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期间,畜牧业在解决“产品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较低、对农民持续增收贡献难、生态环境制约日益凸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等重大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加快市区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全区现代畜牧产业基础,推进畜禽集约、生态与高效养殖,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促进本区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
10、02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市区畜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o本规划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使之成为全区畜牧业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1.3 规划范围市区行政所辖区域,包括4个镇(武安镇、岩溪镇、陈巷镇、松洋镇),1个乡(坂里乡),1个国营农场(古农农场),1个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1个生态旅游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和1个办事处(林墩办事处),土地总面积9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800公顷,林地63303公顷、其他土地面积17267公顷。1.4 建设内容规划将对十三五期间全
11、区划定的“三区”(禁养区、禁建区和适度可养区)做进一步的完善调整,同时,在畜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继续进行改造升级,推动本区域畜牧业标准化、生态化体系建设。1.5 编制依据1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1月);2 .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中央农办等7部门(2020年7月);3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15年4月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修订);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修订);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
12、法(2018年12月修订);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9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10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11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11月);12 .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12020)31号);13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14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3号);15 .国务院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13、2016)87号);16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国发(2016)58号);17 .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农牧发(2021)24号);18 .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19)69号);19 .生态环境部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通知(环办土壤(2019)55号);20 .省环境保护条例(2012修订);21 .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9月修订);22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的通知(
14、闽政办(2019)43号);23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闽政办(2019)46号);24 .市大力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保障市场供给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漳政办(2019)102号);25 .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大力推进市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1年)的通知(漳农综(2020)13号);26 .关于上报县岩溪镇等六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方案的请示(泰政(2017)85号);27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27日
15、通过);28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大力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保障市场供给实施方案(2020-2021年)(泰政办(2020)30号);29 .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规范畜禽养殖暂行规定的通知(泰政综(2020)5号);30 .省市区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区建设规划(20122020)(2015年3月)。第二章规划区域基础条件2.1畜牧产业区位优越地处厦门、泉州中心结合部,九龙口下游,介于北纬24。332454,东经117。36zZ117o57,之间。其东连厦门,南邻台商投资区,西接华安和,北靠泉州市安溪县,东到厦门市区50公里,南到市区17公里,有省道212线和324国道、319国道、福诏
16、高速公路相连。公路网密度0.88千米/平方千米,居省首位。鹰厦铁路把火车站和全国铁路网联接起来,距县城50公里以内拥有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龙津溪航道从武安到郭坑、石码。市区独特的地貌结构,可阻滞冬季寒流和夏季台风的侵袭。市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近郊县,是中国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县,是中国优质水果一中国芦柑之乡,素有“闽南宝地”之称。区连续12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并于2016年、2019年、2020年三次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百强、全国县域投资潜力两百强。2.2区域资源条件突出境内群峦叠嶂,河流纵横交错其间。“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土地
17、结构特征。全区土地面积9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7万亩,林地园地90.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L34亩、山地7.12亩。整个地形呈蒲扇状,东、西、北三面青山环抱,南部多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错落有致。海拔最高山峰1128米,最低平地7米,呈向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本区地处戴云山脉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峻岭,南部丘陵起伏,全区共有30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盆地;九龙江支流龙津溪纵贯县境中部,流长79.6公里,在岩溪镇、陈巷镇和武安镇辖区内形成宽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境内最高峰吴田山位于县境中东部,最低点龙津江出境口。市区东西最大距离36.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6.5公里,总面积90
18、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58.61平方公里,占17.7%;丘陵451.98平方公里,占50.2%;盆地平原289.64平方公里,占32.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1人。(1)气候资源市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市区冬季较温暖,夏季无酷暑,气温年差和日较差小。据县气象局近30年气象资料统计,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3.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8,全年平均气温21.4oCo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市区中南部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左右,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达127.8千卡/cm?,大于10。C活动积温达7400。C左右,全年
19、无霜期328天(霜日仅6-8天)。降水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中南部年平均降水量1500mm左右,东、西、北部山地迎风坡平均年雨量达175OnInb个别达2000mm以上。75%年降水量集中在春、夏两季,秋、冬两季降水量较少,而且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78-83%o据近3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常年静风频率29%,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频率25%(含东东南、东南、南东南风向),全年平均风速为L4m/s。(2)水资源市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86亿m:河川径流量为1. 89亿m地下水径流量2.6亿m全区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总量分别为3888In和4135m*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20、而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全区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15%。市区有四条主要河流:龙津溪、马洋溪、坂里溪和高层溪。其流域面积都在100平方公里以上,同属九龙江北溪的一级支流。最大河流龙津溪由北向南贯穿全区,其余三条均自东北流向西南。各自形成独立水系,四条干流呈平行排列受地面结构和断裂构造制约,本县四条河流具有纵剖面比较大、河谷形态多,呈串珠状等共同特点。龙津溪龙津溪是目前市区自来水厂的水源。该河流属于北溪支流,发源于安溪县,贯穿市区。流域面积922.3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633.5平方公里;河道长80公里,境内河道长56.9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3.3m/s,河道坡降5.5%。该河流
21、属山区河流,上游河流陡,径流集中快,丰、枯水期水位变化大。马洋溪马洋溪属北溪支流,发源于市区洪岩虎头山,源头为红岩水库(总库容474万立方米)。自北向南流经山重、后坊、旺亭、十里等村。流域面积138.1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38.1平方公里;河道长30.4公里,境内河道长30.4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31m/S?,河道坡降7.3%o;最枯水位15.52m,正常水位17.14,最高水位18.58m。目前马洋溪已开发了以漂流为较有知名度的旅游项目。坂里溪坂里溪发源于安溪县,流域面积119.7平方公里,主河道长27公里,坡降2.36%;市区境内流域面积108.9平方公里,主河道长25.3公里,坡降
22、1.742%;年均降雨量1500-1900毫米。高层溪高层溪发源于安溪县,流域面积210.8平方公里,主河道长39公里,坡降L84%;市区境内流域面积24.2平方公里,主河道长8.5公里。市区有地下水资源2.6亿11水质较好。表现为矿化度低(0.102-0.193gL),矿物质含量小于lgL,碱度和盐度小于415毫克当量/升。全区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如下:沟谷洼地水文地质区(海拔25OnI以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多年平均总储量5915万11V7年,属于富水区,水位埋深13m,常见涌水量约98268t日。丘陵台地水文地质区(海拔250500m)为风化网状岩类孔隙、裂隙水,多年平均总储量5356万H?
23、/年,属于贫水区,水位埋深5m左右,常见涌水量IOt/日。中低山水文地质区(海拔50Om)为块状夹层岩类裂隙小,多年平均总储量3579万H?/年,属最贫乏水区。此外,全区有地下热水出露(温泉)5处,年总流量38.5万11水温50。C左右,水质较好,是开发养殖、保健疗养、旅游、休闲和温室农业的理想之地。(3)土地资源市区地处戴云山脉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东北及西北多峻岭,在崇山之中发育着较完整的山间盆地,全区有30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山间盆地;东南及西南丘陵起伏,中央有宽广平坦的冲积平原,土地总面积900km2其中河谷平原岗地289.64km2,占31.8%;低丘277.6km2,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畜牧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