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某市县区完善推进提升基层治理经验做法4篇.docx
《2024年某市县区完善推进提升基层治理经验做法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某市县区完善推进提升基层治理经验做法4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验做法:围绕“三力”完善基层治理基层治理经验做法:“七点半议事厅”让“难事”变“易事”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经验:以制度创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经验做法:全面落实“三长制”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经验做法:围绕“三力”完善基层治理区不断推进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围绕“活力、动力、合力”,完善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该区五年荣获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区,持续保持省“平安县区”称号。一、“红色物业”增活力。一是建强“红色体系:构建党建统领下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小区志
2、愿者等多元参与的“红色物业”体系。目前,全区现有华源府第等13个红色物业小区创建示范点,惠及5.3万余户业主。二是锤炼“红色队伍:在现有的楼道长、片长中推选出一批热心服务居民群众、具备一定物业管理和法律知识的党员作为“红色邻里代表”,对物业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进行民主协商。落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兼职委员”制度,实行社区与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造就一批“红色管家二三是推进“红色服务”。建立“区委指导、街道统筹、社区组织、小区负责、楼栋包干“五级工作服务体系,丰富多元化服务内容,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原则,建立业主点单、中心下单、志愿接单、组织督单的“四单模式”,
3、精准对接群众诉求,解群众之难。近年来,共推动小区各类问题整改3000余件,处置居民诉求2000余件。二、多元聚焦注动力。一是聚焦“治:构建“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多元参与”的治理联合体,规范群众性自治组织,完善自治机制,丰富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等协商形式,健全村(居)规民约建设,强化村(居)务监督管理,推进群众自治组织、社会力量等多元共治。全区实现村民理事会全覆盖,推选出村民理事会成员1万余人,204个村、社区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并常态推行“月例会”“社区夜话”制度,通过多渠道听取民意、化解民忧,筑牢根基。二是聚焦“解工整合各类资源,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调解工作室、专业调解、诉调
4、对接、心理疏导服务”等平台建设,创新推进“1+5+N”矛盾多元化解工作常态化,推动诉源治理向基层下沉,实现矛盾纠纷就近就地化解、源头治理、多元化解。三是聚焦“快工推进“快反135”机制向农村延伸,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整合多方力量,齐抓共管,竭力做好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工作,筑牢农村片区平安防线。成立应急处突大队,在9个街道成立应急处突中队,快速处置突发事件。三、各方参与聚合力。一是志愿带动。依托“大数据”云平台,打造志愿者注册、参与志愿活动、量化服务时长、质量评价、排名排位的全链条、纯线上志愿服务模式,一站式精准管理志愿服务活动。优化志愿服务项目库,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建立“四单”(群众点单、中心派
5、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工作模式。二是激励推动。推行“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激励模式,让爱心循环,让居民、企业齐参与,共建共享。出台志愿者星级评定、教育服务、就业择业、社会保障、金融服务、小小志愿者礼遇等系列褒奖办法,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已在全区常态化运行,带动更多居民自发参与社区治理。三是“五社”联动。通过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公益资源整合、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形成社区、社工、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公益资源共享,相互联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基层治理经验做法:“七点半议事厅”让“难事”变“易事”今年以来,市秉持“党建引领、共融共建、共治共
6、享”的理念,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探索建立“七点半议事厅”,作为居民小区议事平台,广泛收集居民意见,于每月最后一日晚七点半进行议事解决难题,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实现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双提升。一、建强红色议事主阵地。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党群服务站和小区空置闲房,按照有党旗、有标识、有议事场所和设施、有工作制度、有议事会成员公示、有工作记录、有议事结果公示栏的“七有”标准,选择10个居民小区作为试点,议事长由居民小区功能型党支部书记兼任,成员由包保单位干部、物业企业员工、在职党员、退休老干部、小区业主、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代表组成。深化“1+N”协同运行体系,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核
7、心,抓好小区政策宣传、环境卫生、物业治理、服务居民等N项重点工作,全面赋能小区治理高质量建设,努力把阵地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使“七点半议事厅”成为小区居民沟通交流、议事商讨、解决问题的新平台。二、明确工作职责立机制。严格遵循“时时聊、周周见、月月议、年度述”原则,通过设置意见箱、联合接待、入户走访、小区巡查等多种形式,用心用情收集广大居民小区民意,并根据问题类别、轻重缓急、解决难易程度、涉及职权范围等进行梳理整合,形成重要议题台账。对于能够解决完成的事项,将解决情况及时反馈给居民,对于协商无法解决的“急难愁盼”大事难事,由议事长向所在街道社区进行报送,由街道社区协调相关部门合力进行解决,真正做
8、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同时,统一制作标识牌,将议事厅组织架构、议事制度、重要议题、成果分享等通过展板、公示栏、电子屏、微信群等进行公开展示,做到组织规范有序、信息公开透明。截止目前,共收集居民反应问题130条,解决问题121个,正在解决问题9个。三、强化指导检查促落实。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核心引领作用,按照地域网格划分,采取“1+1+N模式”,即由街道选派1名政治素质好、沟通协调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干部+1名负责包保居民小区的网格员+N名在小区居住的志愿者,联合组成指导检查组,通过不定期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查看相关材料、参加议事会等方式,每个月定期下沉到各居民小区指导检查议事工作落实情况
9、一并收集小区群众反应的临时问题和困难。目前,共开展督查100余次,直接或间接帮助解决问题45个,促进居民小区难题事项办结率提升至90%以上。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经验:以制度创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层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各项深化改革措施需要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特别是领导干部管理的现代化,有效破解“为官不为”现象,省X县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强化问题导向,把制度建设作为破解难题的突破口,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
10、并重,积极构建崇尚实干、鼓励担当、强化问责的多维管理体系,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X实际、具有X特色的地方治理新路径。一、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激发干部“有为”动力。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是选拔使用干部、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途径。县通过强化干部选任中的正向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干部担当作为的内在动力。在干部选任使用方面,着力破除论资排辈和人情关系,明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化导向,分类运用职务职级的激励功能,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比选、竞争任职等方式,使有思路、有干劲、有激情、有贡献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在干部考核方面,明确考评标准,坚持突出政治标准,以工作实绩为核心,聚焦履行党建责任、班子综合研判、
11、目标绩效考核三大环节,创新构建“1+3”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通过准确客观评价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为考准考实干部政治业务素养、科学精准选人用人提供有效保障。近两年来,全县累计提拔重用干在一线、业绩突出的干部256名,有效营造出干事创业“千帆竞发”的浓厚氛围。二、推进立体化综合考评,构筑干部“有为”制度根基。创新考评方式,丰富考核内容,构建从县处级干部到乡科级干部、从绩效考核到纪实管理的立体化考核机制,以精细化管理构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化体系。注重发挥县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表率作用,按照“责任制+清单制+督考制”要求,制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某市 完善 推进 提升 基层 治理 经验 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