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引领中国读后感.docx
《一带一路,引领中国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引领中国读后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带一路,引领中国读后感一带一路,引领中国读后感(一)Z.H.当我在办公室翻看这本书的时候,一位同事问我在看什么书,当她得知是关于一带一路的书之后她很惊讶地问我为什么看这种党性这么强的书.我常常觉得我们的教育有很多缺失的地方,只是教会了我们很多数理化的技能,而不是养育了我们的心,或者更直白一点地说,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有一个理论叫EdUCatednIiterate就是受过教育的文盲,也许这样的说法有点过火,但大部分人确实有这个倾向,那就是出了校门就不再进行学习,思维会随着每日的零碎的信息游走,最后失掉自我的主导思想,变得人云亦云。而突破这种惯性的一个方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强迫自己去学习和了解我们
2、平日不会或者不愿意去了解的领域,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虽然这本书党性十足,但我读下来的感觉却没有之前对此类读物的刻板印象,反而觉得有几分真知灼见。全书实际上是一个文集,搜集了各个部委、学术机构、知名学者和商界人士的演讲稿或文章,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一带一路这个战略进行解读,虽然确实有些假大空的文章,但其中也不乏具有战略高度的深层思考的文章。全书280页共36篇文章,其中约有一半的文章值得细细研读,另外一半深度较浅,略读即可。之所以对一带一路这个事情一直有关注,是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领域的话题,还是一个涉及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经济和社会的话题,我们可能不会即刻感受到它的影响,但未来十到
3、二十年中,这个战略所带来的影响一定会被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用我习惯的三点论来概括的话,阅读此书的感想可以分为:国家战略层面:一带一路是习近平2022年访问印尼的时候提出来的,很多人把这个战略与二战结束后美国援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称之为新马歇尔计划,意指中国想通过援建一带一路上的这些欠发达国家,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找出路,同时在全球建立更强的政治影响力。书中有几篇文章也从这个角度进行了辩论和解读。我个人认为其实本质上就是这么个目的,无可厚非,国家之间都是利己主义,只是今时今日已不同于二战后的情况,中国提出这个战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经济上为国内过剩的产能找出路,从而有精力升级国内的经济结构
4、在金融体系上为3.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寻找新的投资方向,改变过去只能购买美国国债的情况,还有就是在政治上增加多样化的对冲筹码,而不是只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摇摆。与二战之后情况不同的是,中国面对的困难和局面要比当时的美国要复杂和艰难的多,当时的美国是战胜国,国土没有遭受战争的摧残(珍珠港除外),国力允许她颐指气使地建立对自己极为有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全球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建立IMF和WorIdbank,使得全世界的经济围绕着她转,危机的时候为她埋单,到如今只有固定汇率体系没有了,IMF和Worldbank还在,很多领域里的规则制定仍旧是美国说一不二。而此时的中国还远没有达到当时美国在世界
5、经济体中的地位,同时又要面临美国制定的既有规则体系的制约,所以虽然一带一路的本质是马歇尔计划的翻版,但实施方式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不过有利的地方就是,经管宗教的影响依然强大,而今的世界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受各种主义所左右的黑暗时代,而是一个相对理性地追求现实利益的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英国会忽然间倒戈加入AII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美国早先提出的新丝绸之路战略没有人埋单的原因了。从这个层面看,其实我挺佩服现在的中国领导层的,适时地提出此类大的战略、凝聚人心,为中国下一个三十年的飞跃打下基础。中国是有很多问题,但在大方向上不得不说是风头正劲,处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状态,我辈生逢其时
6、当有所作为!经济层面:书中有一篇采访记录,是凤凰卫视采访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高柏的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高柏教授的观点犀利、切中要害,值得深思。在他看来,中国的以高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项目输出,将有力地缓解国内的产能过剩、外汇储备过多问题,对重构世界政治格局,为中国未来重新构建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他认为与美国打交道最为重要的策略是对冲,也就是我们老祖宗教给我们的合纵连横,不要和她生气或者硬拼,而是理解她策略背后的经济原因,巧妙地突破美国布下的困局。这个观点是我非常赞同的。美国是个信宗教但不信主义的国家,任何政治和军事上的动作都有其背后的经济原因,理解了这个思维方式,那么在一带一路实
7、施过程中让美国也看到利益所在的话,她就不会那么反对了。另外一方面是中国经济本身已经处于下滑态势,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牺牲部分增长速度,如果将过去经济治理不当中所造成的诸多问题如产能过剩、产业链低端集聚等问题通过开拓外部市场、转移到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那么中国的产品就有了出路,在国内才有机会升级产业,同时提高治理水平。中国东临大海,西通大陆,完全有机会同时成为海权大国和陆权大国,往西可以加强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加强经济贸易往来,深入穆斯林地区,最后连通欧洲I,建立中国的经济纵深区,往东可以抗衡日本,联络印度以及南海诸国,保障中国的海权。与欧美目前固步自封的态度相反,中国只要保持开放
8、的态度,积极推进与各国的合作,那么终有一天,由内生的经济利益驱动的世界格局一定会改变。文化层面:有不少文章都尝试着探寻丝绸之路的起源和相关的历史,我个人觉得这个是有点偏题了,因为所谓的一带一路是一个战略框架,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加强与所涉及地区的国家的联系,建立中国产品的市场,以及寻求中国在世界格局中更大的话语权,和历史当中真实的丝绸之路并没有一一对应的联系。不过,这个角度倒是有一个有意义的引申,那就是如何在使用经济手段的同时理解并施加文化影响。中国企业现在在全球的收并购很多,政府背书的对外项目也不少,如何评估投资风险就是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要面对的首当其冲的问题。现代金融有很多手段来评估风险,有
9、纷繁复杂的量化模型和理论,但对于一带一路所涉及的这些地区和国家来说,除了使用这些在成熟经济体中的方法之外,还需要对软环境有合理的评估,所以可以预见,在这个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中国会崛起一批智库,为各个企业和机构建言献策。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我本人就在中东国家工作过,在不去这些地方之前是很难想象人的思维对于群体的行为的影响是有多大的力量。只有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以及利益关注点,才能准确地判断投资风险以及投资回报。总体来说,一带一路战略还处于一个筹备阶段,所以很多言论还处于相对模糊的讨论或辩论阶段,没有现实的成功或失败案例可以分析,从投资角度也没有可量化分析的项目,不过,了解和理解中国在大
10、方向的所思所想对我们对自己所处的行业有很多借鉴意义,同时在这个战略推进的过程中相信会有很多案例可供分析,对于我们拓展自己的事业也会有切实的帮助。中国现在处于一个上升期,借用马未都的一句话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我们要与中国的命运契合!一带一路,引领中国读后感(二)读一带一路引领中国有感一一基于城市与人个体开放发展的视域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彭文我向大家报告和交流阅读一带一路引领中国一书的体会,以及个人的肤浅思考。谈到开放,我想广东尤其我们广州是最有发言权的。广州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得改革开放之先风,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排头尖兵。从国家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实施三来一补,到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到消化吸收再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带 一路 引领 中国 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