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分析版.doc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分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分析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音乐一年级第二册(新授课共计26个课时)课 题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三维目标课时分配与教学法指导第1课春天(三课时)一、 表演曲目:1=bE 4/4春晓1=C 2/4布谷1=D 2/4小雨沙沙 二、聆听曲目:童声合唱春晓 (谷建芬)管弦乐杜鹃圆舞曲挪威 约纳森 曲三、编创与活动1朗诵歌词春晓,按图示要求用象声词表现风和雨的不同声音特点。2随乐曲模仿杜鹃的叫声,打手势模唱歌曲中的5,3。3.认识三角铁,掌握演奏方法,用三角铁为歌曲春晓伴奏。4.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歌曲布谷小雨沙沙一、 能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春晓布谷,本歌难点是歌曲中的弱起小节。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小雨沙沙,难点是唱准
2、歌曲的第二乐句的同音反复的地方,第四乐句的变化重复。二、 对比齐唱、合唱版本的春晓,将二者的速度与情绪进行比较,结合打击乐探讨如何为歌曲伴奏。对比口哨和管弦乐版本的杜鹃圆舞曲,关注图形谱,感受主题旋律的特点。听出杜鹃的叫声,随乐曲同步模仿。三、探索如何敲击,能获得三角铁的最美音色,如何结合歌曲意境为歌曲伴奏。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歌曲春晓布谷小雨沙沙的音乐情绪,体会乐曲春晓杜鹃圆舞曲所描绘的春景与勃勃生机,激发学生对春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过程与方法1在聆听与对比中感知歌(乐)曲的节拍、速度、旋律、演奏乐器的音色等特点,感受不同版本的音乐所描绘的“春”的意境,体会音乐情绪。2.能听
3、出杜鹃圆舞曲中杜鹃的叫声,并随乐曲进行同步模仿。3.利用图形谱,感受音乐主题旋律的特点4.边做手势边唱5,3,让学生对两音的高低有个初步的认识。三、知识与技能1认识三角铁,学习三角铁正确的敲击方法。在探索比较中,获得最美的音色。2能用放松清晰的声音做bu gu 的练习,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从1=C1=F,半音阶上下行练习。第一课时聆听和演唱春晓,学会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为歌曲伴奏。第二课时欣赏杜鹃圆舞曲,学习歌曲布谷。第三课时学唱歌曲小雨沙沙,复习歌曲布谷。教学法指导:请举例从新课导入、师生互动活动设计、重难点突破、课后拓展内容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说明)课 题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三维目标课时
4、分配与教学法指导第2课放牧(三课时)一、表演曲目:1=bE 4/4牧童谣1=G 2/4放牛歌二、聆听曲目:钢琴独奏牧童短笛贺绿汀 曲合唱牧童斯洛伐克民歌三、编创与活动1听辨音乐中双响筒模仿的马蹄声2.聆听音乐中相似的音乐部分3.打手号模唱歌曲牧童遥中的3,5,6.4.认识双响筒,学习正确演奏方法。 5.按教材要求用双响筒、木鱼、三角铁为歌曲伴奏。一、 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问答的方式,演唱歌曲牧童谣,难点是第1,3,4乐句后面的二分音符的时值要唱足。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放牛歌,难点是歌曲中的一字多音的地方。二、 聆听牧童短笛,能从情绪上、速度上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不同,感受牧童的生活情
5、境。聆听牧童,感受合唱的音色。用三角铁和双响筒为歌曲伴奏。三、 用双响筒、三角铁、木鱼为歌曲的演唱伴奏。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唱牧童谣放牛歌,聆听钢琴独奏牧童短笛,合唱牧童,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所表现的的可爱而有趣的牧童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1在聆听与对比中感知牧童短笛速度和情绪上的变化,听出相同的旋律部分,并能背唱2-4句主题旋律。2用合适的节奏,加入三角铁和双响筒为歌曲牧童伴奏。3.学会在la手势的辅助下,常准la的音高,能随老师模唱牧童谣的旋律。三、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和掌握双响筒高低音色的表现效果,在掌握正确演奏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敲击方法。第一课时学唱放牛歌,学习双响筒的演奏方法,
6、用三件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第二课时学唱歌曲牧童谣,聆听合唱牧童,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第三课时聆听乐曲牧童短笛,复习歌曲牧童谣和放牛歌。课 题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三维目标课时分配与教学法指导第3课手拉手(三课时)一、表演曲目:1=C 4/4数鸭子1=bE 2/4雁南飞二、聆听曲目:齐唱合唱让我们手拉手民间打击乐 鸭子拌嘴三、编创与活动1创编节奏并击拍,看图说出“0”(停),用语言节奏练习“0”。2.结合歌曲用哨声做“0”的节奏练习3.用响板和伙伴合作做即兴表演鸭子拌嘴的效果4.用拍手心与打开手心练习四分音符与四分休止符。一、能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雁南飞,难点是歌中的一字多音。能够用活泼有
7、弹性的声音演唱数鸭子,难点是演唱时要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演唱方法。二、聆听齐唱与合唱,建立声部的听觉意识。分辨老鸭与小鸭的叫声及强弱变化的聆听。三、如何用响板来表现鸭子拌嘴的不同场景。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鸭子雁南飞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这几部音乐作品,学生能用动作表现聆听作品中“手拉手”的音乐形象,表达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和流畅的动作,表演歌曲雁南飞和数鸭子。2和小伙伴合作,能用响板随鸭子拌嘴的音乐模仿小鸭子的拌嘴效果。3.能用动作表现聆听作品中“手拉手”的音乐形象,表达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三、知识与技能1认识四分休止符,做带有四分休止符的律动及打击乐器练习
8、2.在趣味练声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发声要求。第一课时聆听歌曲让我们手拉手,学唱歌曲雁南飞。第二课时学唱歌曲数鸭子,四分休止符的认读拍,结合歌曲进行发声练习。第三课时聆听乐曲鸭子拌嘴,做创编活动练习,复习歌曲数鸭子。课 题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三维目标课时分配与教学法指导第4课长鼻子(四课时)一、表演曲目:1=F 2/4可爱的小象1=G 3/4两只小象二、聆听曲目:器乐曲小象美国低音提琴和钢琴大象法国圣-桑三、编创与活动1选择节奏卡片练一练、拍一拍。2.听辨和对比小象和大象的节拍规律。3.打手号模唱歌曲两只小象中的2,1。4.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两只小象伴奏。5.强弱弱,强弱节拍规律的
9、比较拍击。6.随老师鼓声的速度变化走和跑。7.随音乐律动。8.边唱歌边做歌表演。一、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可爱的小象,难点是歌曲中的前八后十六,切分节奏,一字多音的地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难点唱准每一句末尾“哟罗罗”的音准。衬词“呀”要唱的轻一些。二、聆听小象,数一数大脚丫的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小象一共叫了几次?对比聆听大象与小象,感受不同的乐器带来不同的音乐形象。三、在音乐快和慢的游戏中,进行听听、走走、跑跑的练习。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从可爱的小象两只小象小象大象这几部音乐作品中,感受大象和小象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让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动物。 二、过程与方法
10、1能在视觉与听觉的对比聆听中,选择正确的强弱弱和强弱的拍击方法,以及用合适的动作表现音乐中大象小象的不同形象。2能肉用柔美抒情的活泼可爱的声音,分别演唱可爱的小象和两只小象,并背唱两只小象3.能够按照歌曲下方图谱的要求,和小伙伴合作,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两只小象伴奏。三、知识与技能能够随老师的鼓声变化,做走和跑变化速度的动作。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可爱的小象,聆听作品小象。第二课时学唱歌曲两只小象,聆听大象。第三课时音乐的快慢活动练习,复习两首歌曲可爱的小象两只小象第四课时复习1-4单元的歌曲,背唱牧童谣可爱的小象,重点复习聆听牧童短笛鸭子拌嘴,背唱牧童短笛主题旋律。课 题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三维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音乐 教材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