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建设导则试行.doc
《上海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建设导则试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建设导则试行.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上海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建设导则(试行)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3.3 消防要求 54.3 消防要求 前 言近三年来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本市共发生600余起电动自行车自燃事件,造成多人伤亡。根据上海市工商局、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对于全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统计,截止2016年初,约有700万辆电动自行车。根据市府要求,为了减少本市电动自行车在充电时火灾的影响,特编制上海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建设导则(试行)。 一、编 制 说 明为加快推进和规范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建设,提高建设水平,特编制本建设导则。本建设导则的编制工作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2、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共同参与编制,并已征询相关部门意见。本建设导则为首次编写,先行试用后再修订完善。二、适 用 范 围本导则适用于本市既有住宅小区和新建住宅小区。本导则未涉及的内容,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若封闭式地面车库、敞开式地面车棚属违章建筑,则不属于本导则范围。三、新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建设要求3.1土建要求3.1.1本市新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库分为地下车库、半地下车库、封闭式地面车库、敞开式地面车棚。3.1.2 本市新建住宅非机动车库电动自行车与非电动自行车之比为不低于4:1。3.1.3本市新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半地下车库、封闭式地面车库、敞开式地面车棚均应
3、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装置区域(充电插座),充电装置与电动自行车之比为不低于1:2。3.1.4地下车库、半地下车库、封闭式地面车库充电装置区域与非机动车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进行分隔。3.1.5地下车库、半地下车库、封闭式地面车库充电装置区域的位置应布置在离安全出入口5米以外且不能穿越原防火分区的疏散通道。3.1.6 每个充电装置的间距为600 mm。残疾人电动车充电装置之间间距1000mm,与普通电动车充电装置间距为800mm。3.1.7 新建地面车库与主建筑物防火间距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3.1.8封闭式地面车库、敞开式地面车棚应考虑设置残疾人电
4、动车充电装置,小于500平方米的车库,应预留一个残疾人电动车充电位置,大于500平方米的车库,应预留两个残疾人电动车充电位置3.2电气要求.3.2.1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应为三级负荷。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源应从本单元配电室直接引来。此回路应为专用回路,并设置专用电表进行计量。敷设方式应选择穿管暗敷或桥架内敷设。3.2.2每个充电车位应设置一个充电装置。其负荷按120W考虑,功率因数取1.0,需用系数取1.0。充电车位数量按条文3.1.1和3.1.2规定选取。3.2.3每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域应设置专用配电箱,专用配电箱应三相进线。箱内每个充电回路不应超过5个充电装置。每个回路应带过载、短路、过
5、电压、欠电压及漏电保护。地面配电箱应安装浪涌保护器。接地制式应为TN-S或TT制式。所有敞开式地面车棚内电气设备防护等级IP65。3.2.4 每个充电装置应具备单相两级和三级组合插座,并能在充电6小时后自动断电,根据实际情况,可加装计量或投币装置。3.2.5充电装置距地高度1.3米。3.3消防要求.3.3.1大于50m2的地下车库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域应设排烟系统,若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其排烟窗的有效面积不小于建筑面积的2%;若采用机械排烟的方式,其排烟量按60m3/(h*m2)计算。3.3.2敞开式地面车棚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域可不设置自动喷水局部应用系统。3.3.3地下车库、半地下车库、封闭式地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住宅小区 电动自行车 停车 充电 场所 建设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