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的简单概括200字【六篇】.docx
《党史的简单概括200字【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的简单概括200字【六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党史的简单概括200字【六篇】【篇一】党史的简单概括200字(19191927)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漕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
2、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的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IU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四中全会)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必将推动中国法治跨越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从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着眼于“全面”二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涵盖了党、国家、社会生活以及军队
3、建设的各个领域,实现了法治的“全覆盖”。阐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根本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我们党确立的伟大奋斗目标一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曼兴的中国梦具有根本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无富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唯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国共识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共建法治之中国,复兴中华之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一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脸证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之藩篱,攻克深层复杂之难题,确保改革有序进行,通过良法善政实现社会
4、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最大福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目标一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长期执政具有根本意义。唯有依靠法治,以法治作为执政之根本遵循,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提出了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编三】党史的简单概括200字恩格斯曾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J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党史里写着共产党人的灵瑰,指引着将来的合运。对待党史,当时刻怀着敬畏之心。回顾党史,也是为了更好地以史为鉴,把握现在,面向未来;
5、回顾党史,也是为了寻根溯源,心有所依,情有所归。从中共一大到二十大,96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一心为民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仅北京、上海就先后成立了具有政党性质的政治组织和政治组织300余个,全国各类团体达680多个,中国共产党只是其中之一。1921年7月23日一31日,中国共产党员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齐聚上海兴业路76号(后因遇到密探转移到嘉兴南湖)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前后
6、召开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并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大会还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为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此后,每次全国党员代表大会都根据新的形势对党章作出修改,中国共产党也牢牢以新的党章为遵循,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与民同甘共苦,为民不忘初心。变化的是形势,不变的是初心。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当仁不让,勇挑重担从1921年到2017年,中国共产党从50多人的小组织发展壮大为8900多
7、万党员、连续执政68年的超级大党。这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从立党之初,就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保持最密切关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从立党之初,就义无反顾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改革开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昂首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新时代,不懈奋斗、开拓进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建,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和人民事业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回望历史,俯察现实,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治国理政,成绩斐然。9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望未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勇挑重担,不负人民重托。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时势,从新出发每
9、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新的形势和任务,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新的主要矛盾。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罪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从不故步自封,从不犹豫、懈怠、畏难,总是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总是正确把握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联合工农,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既取得了抗日
10、战争的伟大胜利,也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文革前,由于正确把握了主要矛盾,党带领人民独立自主、艰苦创业,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绩显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
1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随后到了党的十二大,改革开放全面铺开。2017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洞察时势,清晰界定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紧紧抓住新的主要矛盾,带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过去的五年里已取得了辉煌成就,再续未来必将前景光明!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旗帜,奋勇前进1920年,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
12、趋赴。”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将世界上最先进、最科学的理论一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党就有了前进的正确方向。此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
13、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党的二十大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党的二十大最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只有6句话,68个字。那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监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面旗帜上写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一面旗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可单独分割;这是一面旗帜,既吸收借鉴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又进行大胆创新突破,不可相互否定。中国共产党
14、人正是一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勇前进,才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谙新篇,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一定能够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定力,增强本领大浪淘沙始见其金璀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如入党誓词所写: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中国共产党人从入党的第一天就要作好准备,为了伟大信仰,为了伟大事业,为了伟大的党和人民,随时奉献自己的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15、少数党员经受革命的挫折,经受敌人的残酷打击,最后动摇了,退缩了,叛变了,更多的共产党员却始终坚持下来。岁月无情,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从低潮到高潮。历史总是螺旋式地上升,事业从来不是一机风顺。革命年代需要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不怕死不叛党:和平建设年代需要党员身先士卒,不怕苦不怕累;改革年代需要党员拒腐防变,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没有政治定力,没有高超本领,是难以应对复杂情况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
16、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只要中国共产党保持政治定力,就不会出现颠覆性失误;只要中国共产党勤于学习,增强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就能从容应对国际国内各种严峻复杂考验。1921年,中共一大13名党员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来到上海和嘉兴南湖,2017年,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代表全国8900多万党员来到上海和嘉兴甫湖。96年过去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共产党人的根在这里。1921年,13名党员宣誓要为了共产主义、为了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终生,2017年,习近平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来到这里寻根,一起
17、重温入党誓词,就是要代表全国党员,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要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全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新出发,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成功驶向光辉的彼岸!【篇四】党史的简单概括200字一一艰难曲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同志们,中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93年的光辉历程。93年来风风雨雨,我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
18、各族人民不憔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学习党史,回顾党在过往93年路途上的风风雨雨,熟悉和了解我党自创建以来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主要就1921年建党至1949年建国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进行授课,希望同志们能够认真听讲。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以及本国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深重苦难和各种屈辱,无数仁人义士都在不断探索民
19、族复兴的方法道路,从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尝试君主立宪制: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带领中华民族走上革命的道路。但这些尝试都没有取得成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成功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究其根本原因,是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具有很大的软弱性。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同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严重脱离,并害怕发动他们。这样,就使得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力量更没有勇气把反帝反
20、封崖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辛亥革命以同旧的反动势力的妥协而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没有受到削弱,封建势力依然在中国每一个角落盘根错节。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它又失败了。它的失败,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他们逐渐觉悟到必须另外探寻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程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
21、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由于十月革命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北方邻国,因而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一个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的诞生,使正处在苦闷和黑暗中的中国人民看到新的出路和光明前景,给中国先进分子正在苦思焦虑地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合理的解答,更给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苦斗的仁人志士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著文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
22、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的权益,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学生重新走上街头讲演,又有大批学生被捕。在此重要关头,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参加人数达六七万。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潦原烈火蔓延全国,扩展到20多个省、市的1
23、00多座城市。五四运动突破青年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北洋政府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6月28日,中国代表终于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一大批拥护十月革命、接受共产主义并初步掌握马克思
24、主义理论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逐步具备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四项条件。1920年8月和10月,上海、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别成立,1921年7月下旬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统一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式成立。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随后我党领导了一系列工人运动,但取得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篇 党史 简单 概括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