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经典导游词(3篇).docx
《寒山寺经典导游词(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山寺经典导游词(3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寒山寺经典导游词(3篇)寒山寺经典导游词(通用3篇)寒山寺经典导游词篇1大家好,我是本次带领大家游览寒山寺的导游,大家能够叫我小魏。本次游览,大家不要走散,要跟紧队伍哦。绕过山墙,进到寺院,小小的院子中间是日本友人赠送的石碑,右边是当年寒山拾得两人种下的古树彷佛在向我们招手,左边几只青铜大鼎,上面刻着飞禽走兽,日月星辰,轻轻一敲,就会嗡嗡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寒山寺千百年来的故事。大家能够试一试。此刻我们来到了罗汉堂,那里有100多尊罗汉,与真人灯神大小。瞧,这个罗汉的眉毛真长,哟,这个罗汉长着任脑袋,他叫“慈悲大仙”,还有两耳垂肩、大腹便便、胳膊奇长、脚十分大的罗汉。这些远看金光闪闪,近看栩栩如
2、生、工艺精湛、造型奇特的罗汉,给这座寺庙平添了神秘气息。穿过小门,我们来到藏经楼。这有两位“圣人”。圣人寒山手里拿着宝瓶,端详地很仔细,对不对?拾得在身旁指指点点,很有意思。这天我就讲到这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各位游客大家好,此刻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寒山寺,说起寒山寺,大家都会想起“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绝句吧。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下面请大家跟我一齐前往寒山寺游览。在寒山寺,最为游人感兴趣的就是那口大钟了。寒山寺的钟,历来受到诗人们的题咏,这在
3、文学史上是罕见的。游客们:此刻我们已经进入寒山寺景区了。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古寺即寒山寺。各位游客:前面那座金碧辉煌,宏伟庄重的主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等一会儿我们进了寺内再去参观。此刻我们取道寒山别院去寒山寺。穿过寒山别院,各位看到前面的那座石拱古桥就是江枫桥。此刻我们来看一下山门前的照壁,黄墙上“寒山寺”三个大字,是由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字体古朴苍劲,给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增添了庄重感。大家能够在此拍照留念。一个小时和我们集合,请大家注意时间,注意安全,谢谢配合。各位朋友,到苏州旅游,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枫桥镇
4、建于公元508至520_年的梁代天监年间,当时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才叫寒山寺。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唐代时,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到此,后人为纪念寒山,改寺名为寒山寺。寒山确有其人,是唐朝诗僧,着有寒山子诗集留世。寒山寺自唐代以来一直名扬中外,魅力无穷,寻本探源,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使它家喻户晓。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些传世佳句,起到了文因景传,景因文名,钟声诗韵,名扬百世的效果。该诗不但在我国流传极广,而且很早就传到了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因此,清代着名学者俞横在重修寒山寺记一文中说过: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
5、诗者。到今天它仍被编入日本学校教科书中。在东南亚、欧美,这些诗句也很受青睐。第二,佛门弟子一直认为,曾住持过此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的高僧,并把他们神化为我国的和合二仙,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神仙。民间传说,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钟,飘洋过海到过日本一个名叫萨堤的地方,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这个故事曾以连环画的艺术形式在日本的1989年第4期中国医报杂志上登载,题为寒山寺钟声,更使寒山寺多了个娓娓动听的中日友好话题。第三,民间相传,张继诗中涉及的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山田寒山先生便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原主,但终无下落,便募捐集资,铸一对青铜钟,一
6、送寒山寺,一留日本馆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一页。第四,寒山寺的钟声不但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还有奇妙的功能,这功能用12个字可以概括二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菩提,在梵文(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为觉悟大彻大悟。所以旅游者都要亲自聆听寒山寺的钟声。唐代诗人张继当年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正是听了夜半寒山寺钟声的启迪,灵感顿开,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千古绝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了引人注目的一席。也正是寒山寺钟声使他消了烦恼,继续寒窗苦读,后来再次赴京城应试,结果中了进士。总之,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能安抚心神,启迪思维,寄托美好期望。现在我们就要进入寒山寺景区了
7、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供游人游览。古寺,指寒山寺。古关,指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处的铁铃关,建于公元1557年,为明代抗击倭寇的关隘,城楼雄伟。古桥,指寒山寺西侧大运河上的江村桥和枫桥,诗人张继名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就指这两座桥。古镇,就是寒山寺所在的枫桥镇,粉墙黛瓦的民居,鳞次栉比的商店、茶馆、书场,一派姑苏水乡风光。古运河,指寒山寺旁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是公元605至6年间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物资和文化交流,也给苏州的经济带来了繁荣。各位朋友,前面金碧辉煌、宏伟庄重的宝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寒山寺的布局与众不同:一反寺庙普
8、遍朝南的惯例,它的庙门是朝西的。为什么呢?请大家思考一下。现在我们下车取道寒山别院去寒山寺。寒山别院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它终年绿满视野,苍松、翠竹、桂花、樱花、腊梅、草坪与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桥、听钟坪、觅诗廊等景物交相映辉。在一小匠上,有座雅致的松茂亭,内立一块依照我国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手书枫桥夜泊诗碑。李大钊同志的这件墨宝写于,原件珍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于1993年立碑于此,为寒山寺景区增添了光彩。寒山寺内还珍藏着宋代的、明代的、清代的、民国年间的以及现代文人学者写的枫桥夜泊诗碑。寒山寺山门就要到了。前面的那座石拱圈古桥就是江村桥,桥墟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称照
9、壁,墙上寒山寺三个大字为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古朴苍劲。建议大家在此留影。请看,寒山寺的山门,即大门,是朝西的。说起这门的朝向,有它的来历。苏州孔庙里有块刻于1220_年的苏州地图,名叫平江图,因为宋代苏州称为平江府,图上的寒山寺庙门就已经是朝西的了。另外,寒山寺志也明文写到:寺院呈长方形,四周培垣峻起,山门西向。为何朝西?德高望重的寒山寺老方丈性空法师曾指点迷津,说过四个字:因地制宜。隋代开的大运河,至唐宋之际日益繁忙;苏州是水乡,庙门朝西靠河边,便于路过的商贾、船民、农民、信徒乘船来此朝拜进香。再者,人们熟知唐玄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是佛祖居住地,西方又称极乐世界,光明圣洁,无一切烦恼,庙
10、门朝西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国圣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另外,按照五行学说,水能克火。历代寺僧以大运河的水来克火,所以历史上寒山寺曾太平了几百年。然而,和尚的苦心仍逃不脱人间灾难。元未遭战火;明代两次火灾;清代也是两次,其中一次是战火,烧毁了这座古寺。现在的寒山寺是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年重建的。山门两旁两棵古樟,郁郁葱葱。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都源于枫桥夜泊诗。迎着山门坐在佛龛中的那尊金装佛像是弥勒佛,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笑迎客从四方来。他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接班人,所以也叫未来佛。在有的佛寺中,如苏州的灵岩山寺,天王殿内的弥勒像衣冠端正,面容庄重,正襟危坐,那是弥勒的真身
11、而许多佛寺中供奉的喜笑欢乐的弥勒,乃是弥勒的化身。他的塑像两旁常配的楹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现在再看佛龛背后一尊威风凛凛的将军像,面朝里,对着大雄宝殿,手拿金刚杵,也叫降魔杵,那是韦驮,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为何韦驮要面向大雄宝殿呢?据说古印度佛寺内的大雄宝殿,为佛祖灵堂,宝殿前是安放释迦牟尼舍利塔,即灵骨塔的。有个捷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韦驮神通广大,能行走如飞,他飞驶抓贼,夺回佛牙。之后,他就担负起守卫佛祖舍利塔的重任,所以在寺庙中他总面向内。我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着文说过: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要吸取佛教文化精华,发扬人间佛教精神,为
12、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他还说:人间佛教重在净自己的身心,重在有利有益于社会人群。如僧人植树造林,行医施药,劝人从善等不胜枚举。请向前走。这里是寒山寺的主庭园,树木葱茏,可谓清静佛地。左侧的花坛两面嵌长条石刻两块,一为明代崇帧年间刻的寒拾遗踪;另一刻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写的妙利宗风。八个遒劲漂亮的大字,简明扼要地点出了寒山寺1480多年来的历史;梁代初建时叫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时高僧寒山。拾得从天台山来此当家,称寒山寺。我们先参观罗汉堂。这里五百尊罗汉,都是香樟木雕成的镀金罗汉,是清代雍正年间的文物。五百罗汉就是释迹牟尼的五百弟子。罗汉能达到这样三个境界:一、不受生死轮回之苦;二、不贪,无烦恼,永远进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寒山 经典 导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