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学生除法竖式计算常见错误的心理分析 论文.docx
《小学三年级学生除法竖式计算常见错误的心理分析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学生除法竖式计算常见错误的心理分析 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学生除法竖式计算常见错误的心理分析摘要:除法竖式计算是小学教学的支要内容,由于此内容海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的叶候往往会出现各种困难,部分学生会在此时和其它学生产生是距,所以研究小学生的除法登式计算常见结误非常重要。本课题以改编后的苏教版教材为例,分析了小学三年级学生在除法竖式计算中存在的常见错误,并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这两个方面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教后阐择了培养学生除法竖式计算能力的若干簸略。关饨词:三年级学生,除法竖式计算,常见错误,心理一、小学三年级学生除法竖式计算常见错误笔者在教学期间对三年级学生除法竖式计算常见错误进行了搜集积累,又与三年级数学老师进行交潦后,将学生的
2、常见错误进行整理后分为如下几类:1书写顺序错误书写顺序钳误在学生的除法登式计算错误中是比较常见的,不仅学生会出错,部分老师也会存在这样的错误。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总元例3的除法算式462=-J嗓式为例,书写顺序错误主要表现如下:第一种:先写46,再写成师,然后写成2碗:第二种:先写J7.,再写成丽,然后写成2百;第三种:先写2,再写成2工二,然后写成2师.其实,46+2=_的竖式正确书写顺序应为:光写被除数46,再在被除数的左边写“”,然后再的左边写除数2,“2)46”的意思则为46+2,最后在46的上方写“一”,表示“=的意思I1.2 .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操作过程中的失误主要是由于学生粗枝大
3、叶,走马观花的不良习惯所导致的错误,在学生的计算中主要表现为抄写错误或是漏写答案。(一)抄写错误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1页“试一试”2462=.为例,有学生抄写成2612=.或是其他,又或者横式抄写正确但竖式抄写错误。(二)横式漏写答案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1页“试一试”2462=.为例,有学牛.在计修完整式之后,却忘记填横式上的答案。这类错误在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除法登式计算时比较常见,时常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才能完整地完成除法竖式计算过程,3 .计算错误计算错误是三年级学生除法竖式计算中出现最多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计算错误。由于学生是刚刚接触除法竖式计豫,很雄明
4、白除法计算的算理,也就很雄形成算法,所以这类错误也是最需要及时纠正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关于商的错误(1)被除数最高位不够除时,商首位数写错位置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0页例7中的312+4=_为例,大部分学生能通过书本上的小提示明确被除数百位上是3,比除数4小,商不够1个百,所以7要写在商的十位上。但是换个题目练习时,比如想想做做第2题的第(2)小题5058=_,仃的学生可能就出现商首位写在百位的错误(如图Do其实算法没有改变,只是三年级学生还未将鸵法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到心理结构中的过程。用很多教师的话来说:“学生需要时间自己进行消化J(2)被除数
5、中间位不够除时,商未用“0”占位“0”占位这个知识点其实在学生年级的时候就涉及过因。例如由2个百,4个组成的数是:201.这里的十位没有数字,所以用“0”占位,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已经遗忘了这一知识点。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6页例10的教学(如图2),学生经过教师的指点,能够明确被除数十位的“3”比除数“4”小,所以商用“0”占位。但是学生在独立练习的时候还是会出错,如第6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中3123=-,有的学生在计兑的时候会忘记用“0”占位,或是不懂为什么要用“0”占位,或是计回到十位时无法进行(如图3)。(3)被除数末尾不够除时,商末尾漏写“0”在进行“商末尾0的除法”教学之前,教材安排了
6、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和“商中间有0的除法”这两个课时的内容,目的是利用这两个课时的教学对“商末尾有0的除法”产生顺向迁移和近迁移作用。顺向迁移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近迁移指的是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的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去阴。而有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做到知识的连贯,形成不了知识体系,在课后练习的时候仍然会出现“被除数末尾不够除时,商末尾漏写0的错误。(4)试商出现“不合理商”的错误学生在试商过程中,一般是根据被除数苜位数字确定商的大小,一位一位地往下除,一些学生在试商的时候不能直接判断正确的商,从而导致得出“不合理商”。这类错误产生和学生的乘法口诀熟练
7、程度有很大的关联,学生的乘法口诀不熟悉,首先会导致其在二年级学习“表内除法”时就产生很大的困雉,到三年级接触到除法竖式计算时,在试商过程中就很容易出错(如图4)。由此可见,教材与教材之间知识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学生想要减少这类错误的产生,就得先打牢坚实的基础。(一)关于余数的错误(1)竖式中间的余数“0”未省略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0页例3中的462=J例,学生会出现(如图5)的错误。这样的钳误在学生刚接触除法欧式的时候非常常见,而且按照常理来说也不能算错,所以教师在解释的时候容易解释不清,而学生也就更不理解竖式中余数“0”为什么要省略.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按照以前
8、乘法、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原理来说,这里的“0”是应该写出来,但是和下一位的数合起来之后这个数就变成了“06”,而在数学上并没有这样的数,所以在除法竖式中间我们应该把这个“0”省略。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会相对容易些。(2)竖式末尾的余数“0”漏写这类错误和上一类错误刚好会产生矛盾,因为这里的余数“0”都是竖式中出现的余数,所以有的学生可能就把竖式末尾的“0”给省略掉(如图6)。出现这类错误,教师也要及时的指出:竖式末尾的余数“0”表示“46+2=_”的商没有余数,所以不能省略,(3)漏写余数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1页想想做做第2题的最后个计算题6696=.为例,学生在完成竖式计算后,填写横式答案时只
9、填f商,忘记了余数(如图7)z炉/332033144J*445/-r7-I452彘r_(2_0的;6训6研i图7二、学生除法竖式计算常见错误的心理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屣的过程,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一)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在三年级学生.除法登式计算中主要表现是感知、记忆、思维三个方面。(1)感知较粗略三年级学生在接触这内容时,首先感知到的是由数和符号组成的算式,而小学生的感知还是比较粗略的,所以学生会出现“抄写错误的行为。除此之外,三年级学生的感知选择性较强,所以不能全面的感知事物,当竖式计
10、修完之后就以为完成了整个的计算过程,就会出现“横式漏写答案”的错误。(2)记忆较薄弱记忆是为了能够及时提取信息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存储,但是部分学生的记忆比较薄弱,不能准确存储信息,在提取信息的时候自然会出现错误。例如漏写余数”的错误,有的学生前秒进行登式计算的时候还有余数,下秒填写答案的时候就漏掉了余数。(3)思维较单一或思维定势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三年级的小学生还处丁“具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通过学校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能凭借具体事务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与他们效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不能进行抽象思维网。这也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三年级学生除法竖式计算常见错误的心理分析 论文 小学 三年级 学生 除法 计算 常见 错误 心理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