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讲稿11篇.docx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讲稿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讲稿11篇.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讲稿11篇目录篇一、2024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2篇二、2024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报告8篇三、2024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14篇四、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19篇五、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21篇六、2024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32篇七、党课一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讲稿37篇八、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讲稿42篇九、2024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48篇十、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讲稿53篇十一、2024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
2、课学习材料59篇一、2024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联专题党课学习材料党课:“千万工程”的伟大成就与经验启示同志们:“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和推动实施的一项创新工程。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引领中国“三农”发展的宏观高度,对浙江“千万工程作出多次批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在全国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脸做法,并在全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使浙江这项民生工程转化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的一项战略工程,为改变整个中国农村面貌,促进中国生态环
3、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项工程还在2018年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可以说,“千万工程”历久弥新,具有全国和世界意义,成为一项改写当代中国“三农”历史的伟大工程。一、佐证八八战略”的借力“千万工程”是按照“八八战略”的部署提出来的,最能佐证“八八战略”的巨大创造力和生命力。“千万工程”开启了速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新时代。“千万工程”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是得到广大农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民心工程。浙江省委、省政府把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深入推进“千万工程”新目标的创新经脸,以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千万工程”。淅江美丽乡村建设为党的十八
4、大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提供了实践后迪,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先行先试样板,由此开启了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新纪元:千万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到安吉余村调研时,对当时余村关停污染环境的矿山,开始搞生态旅游的做法表示赞许,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而后,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的文章中系统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由此指导“千万工程”向美丽乡村建设深化,进而推动生态省和绿色浙江建设,井逐渐成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千万工程”引发了一个乡村振兴的民族及兴新战略。从一定意义上说,
5、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中国建设,再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与时俱进的接续工程。可以说,浙江的“千万工程”开创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之先河。这与当年习近平同志作为浙江省委书记亲自谋划实施这一工程并持续关心支持这一工程不断深化和升华,在十八大之后站在全国“三农”发展宏观战略高度继续推动这项工程不断深化密不可分。“千万工程”构建了一个城乡融合科学聚变的新机制。实施千万工程”之时,习近平同志就提出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强调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思路,”有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浙江在深入推进工程实施中牢牢把握这一原则和方向,使“千
6、万工程”成为统笫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千万工程”创出了一条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使越来越多农民意识到美丽乡村建设是通向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把建设与经营结合起来,经营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共享幸福生活成为新风景。“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了村民利益共同体的意识。依靠共同奋斗建设美丽富饶的共富乡村是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的新方向。二、领悟“三农”工作的真谛对“千万工程”成功推进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最重要的是要领悟和掌握习近平同志抓“三农”工作的经验真谙,并用以指导新时代“三农”工作。坚持执政为民
7、重“三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抓手。“千万工程”改变了以往政府只管城市建设、城市公共服务,不管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的状况,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作为“三农”工作重点,放到党和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使浙江“千万工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成功范例。坚持以人为本谋“三农”,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千万工程改变了“三农”工作主要抓生产发展的旧习惯,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千万工程”成为造福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千万工程”的实施贯
8、穿了增进农民根本利益,尊重农民权利的“以人为本谋三农的理念,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了“千万工程”深入持久推进。坚持统筹城乡兴“三农”,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型城乡关系。浙江“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以城乡统筹规划来引领城乡一体化建设,强调把“千万工程”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极大地提升了“千万工程”建设水平,也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三农”,与时俱进深化“千万工程”内涵目标。省委、省政府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把深化“千万工程”作为全省三农”改革发展主抓手,把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乡
9、村建设机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都融入到“千万工程”推进中,与时俱进地深化和拓展“千万工程”的内涵目标,实现从整治垃圾村到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再到向未来乡村和共富乡村的迭代升级。坚持求其务实抓“三农”,做到一把手亲自抓,构建五级书记抓工程建设的强大工作保障体系。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和实施“千万工程”,并形成了五级书记一起抓三农”工作,齐心协力推动“千万工程”实施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促进“千万工程”持续高质量推进的强大政治组织保障,这也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浙江“千万工程”高质量向前推进。三、主题教Ir的好教材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对于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
10、育走深走实,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尤其要学习掌握习近平同志在创造性地谋划决策和科学实施持久推动“千万工程”持续深化的历程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而作出实施“千万工程”的科学决策。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在短短118天里,跑遍全省11个市,走访了25个县,在调研和与农民群众的访谈中,形成了把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消除垃圾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作为“三农”工作的切入口,形成“千万工程的整体方案。显而易见,“千万工程”是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农情民情之后的科学决策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瓜”的产物。实施“千万工程”是深厚“三农”情怀
11、的充分表达,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是深刻把握“三农”工作规律性,把执政为民重“三农”的重农理念体现在着力改善农民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条件上,把实现农民对优美人居环境,美好生活追求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创造性地把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解决与难中之雉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合起来加以解决。“千万工程”既是一个强农美村富民的惠农民生工程,又是一个生态省建设的生态环保工程,通过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理解,广大农民普遍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农村生态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极大改观八在顶层设计上以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战略思维,把“千万工程”做成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工程,成为浙江缗小城
12、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千万工程”强调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进共同繁荣的城乡融合聚变新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全新机制体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续关心指导“千万工程”,并与时俱进地拓展“千万工程”内涵外延,促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始的“千万工程”实现向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迭代升级。2005年,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此后引导“千万工程”向着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方向拓展内涵。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产业兴旺、生
13、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要求,由此实现了“千万工程”向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迭代升级,促使“千万工程”演变成改写当代中国乡村建设历史的一个伟大工程。亲自制定了政府出钱出物,农民投工投劳,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千万工程”投资建设基本原则,历史性地改变了以往城市建设由政府出钱,农村速设要由农民和集体自筹自建,城乡二元的做法,并创造性地提出以县为主体实施单位,每年选择一个干得好的县召开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这种竞争机制大大调动了各县(市、区)加大对“千万工程”投入的积极性,形成了你追我赶,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强调通过建立由党政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千万工程”协调领导小
14、组,让“千万工程成为多部门协力共建、多方出力的大系统工程,奏响了强农美村富民的大合唱。在这种领导坏调机制运作下,交通部门的乡村康庄工程,水利部门的美丽河湖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林业部门的一村万树工程,宣传部门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程,生态环境部门的治污工程等一系列工程使得千万工程投入和建设内容不断增加和拓展。以身作则,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五级书记抓“千万工程”的强大的组织保障体系。党政一把手合力抓“千万工程”的政治组织体系具有十分强大的政治动员力,确保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能够尽心尽责地投入到这项工程建设中来,从而确保了“千万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投入上都得到有效保障
15、使这项工程能够持久、高质量、高效率推进。篇二、2024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政专题党课学习材料报告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跄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题报告同志们: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15年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千万工程”,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
16、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及总结了浙江“千万工程”宝贵经验,提出了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意见,对此我们要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下面,我们进行以下学习:一、深入学习推广浙江经政的就大意义浙江“千万工程”起步早、方向准、举措实、成效好,对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1、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浙江经脸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17、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2、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3、深入学习浙江经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浙江
18、省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4、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有步赛地推进“千万工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面推开,才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二
19、浙江“千万工程”经收的核心内容15年来,浙江省以实施“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持续用力,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4个阶段,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总结浙江省15年推动“千万工程”的坚守与实践,主要有以下七方面经脸。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15年来,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
20、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
21、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腌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等,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
22、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4、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5,始终坚持系统
23、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二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重,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好。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实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6、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
24、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7、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千万 工程 经验 专题 党课 讲稿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