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4.docx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4.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罗斯福新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实质,认识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通过对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相关的文字、图表、图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以案例的形式向学生形象地解释危机的产生和解决对策,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本课学习内容。通过补充相关的史料,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史料实证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
2、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等方式感受罗斯福在新政实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政治智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兼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有一定的历史问题分析能力,能对史料进行较为详尽的解读。但学生们由于生活经验所限,对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及其带来的影响,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重点1929一一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难点1929一一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教学流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通过数据、图片等介绍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情况。通过“想买车
3、的人”的案例,向学生介绍当时美国国内出现的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机现象。提出“当时的美国经济是否真的繁荣”以此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本课。观看,听讲,思考。利用案例,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了解经济活动的运作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求知欲。学习新课一、经济危机爆发教师出示三段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美国在繁荣之下因贫富分化、分期付款、股票投机和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而产生危机的过程。通过“想买车的人的案例,向学生讲述此次经济危机是如何从股票崩溃开始到引发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全面危机的。这个过程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内容做好破铺塾。进一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4 13 罗斯福 新政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