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纲要(上)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纲要(上)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历史)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科书书名:统编版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8月教学目标1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2 .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3 .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教学过程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2、我们仿佛置身在一个黑暗的铁屋子里,看不到一点光亮,看不到各种希望。我们尝试了各种办法,各个阶层都努力了,都失败了。无论是上层精英组织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下层大众组织的太平天国、义和团都失败了。上层组织的,容易不接地气。下层组织的,提不出先进的纲领,容易盲目排外。那么,把上层精英和下层大众组织起来呢,五四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什么?我们把视线投向一段材料。政治上:北洋军阀的统治,社会矛盾尖锐。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春天,工人阶级力量壮大。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国际上:一战结束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火索: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心在北
3、京,主力是学生,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第二阶段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缸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这里讲一下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纲要上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纲要 21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 诞生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