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宣讲提纲.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宣讲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宣讲提纲.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宣讲提纲2009年3月一、水污染防治法颁布的背景首部水污染防治法是1984年颁布的。1996年5月,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修正后的水污染防治法于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公布。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2000年3月,国务院令第284号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废止了1989年7月发布的细则。此后国家又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如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及指导目录、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一五”规划等,旨在防治水污染。1999年11月,我省发布了湖北省汉江流域
2、水污染防治条例。2000年12月,又发布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二、水污染概述(一)水污染的含义水污染防治法中所称的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体:是指水的积聚体,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底泥和水生物等。地下水体: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空隙、裂隙和洞穴中的各种不同形态的水体。(二)水污染的来源1、点源污染:指大、中企业和大、中居民点在小范围内的大量水污染的集中排放。2、面源污染:指分散的小企业和分散的居民在大面积上的少量水污染的分
3、散排放。3、内源污染:又称二次污染,是指江河湖泊水体内部由于长期污染的积累产生的污染再排放。(三)水污染物的种类对水体污染有较大影响的污染物主要有:1、需氧污染物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碳水倾斜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有机化合物可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有些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被称之为需氧污染物。2、植物营养物 主要是指氮、磷、钾、硫及其化合物。从农作物生长的角度看,植物营养物是宝贵的物质,但过多的营养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将恶化水体质量,影响渔业的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3、重金属 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锌、铜、钴、镍、锡等。重金
4、属以汞毒性最大,锡次之。铅、铬、砷也有相当毒害,有人称之为“五毒”。采矿和冶炼是向环境中释放重金属的最主要污染源,此外不少工业部门也通过“三废”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4、农药 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5、油类污染物 包括船舶造成的油污染、工业造成的油污染、海底石油开采造成的油污染和大气石油烃的沉降。6、酚类化合物 水体中酚的来源主要是冶金、煤气、炼焦、石油化工、塑料等工业排放的含酚废水。另外,城市生活污水也是酚污染物的来源。7、氰化物 水体中氰化物主要来自化学、电镀、煤气、炼焦等工业排放的含氰废水。氰化物是剧毒物质。8、酸碱及一般无机盐类 酸性废水主要来自矿山排水、冶金和金属加工酸洗废水、
5、雨水淋洗含二氧化硫烟气后流入水体,形成酸雨。碱性废水主要来自碱法造纸、人工纤维、制碱、制革等工业废水。酸碱废水彼此中和,可产生各种盐类它们分别与地表物质反应也能生成一般无机盐类。9、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原子能电站排放废水、核武器试验、放射性同位素在化学、冶金、医学、农业等部门的广泛应用。10、病源微生物和致癌物 水体中病源微生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医院废水,制革、屠宰、洗毛等工业废水,以及牲畜污水。至于致癌物质,前面所讲的污染物质中大部分含有致癌物质。三、水污染防治的八个转变一是由区域管理为主转变为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相结合。法律(指水污染防治法,下同)强调: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者区
6、域统一规划。因为水是流动的,特别是大江大河,局部门防治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二是由末端控制为主转变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控制。末端控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源头控制必须严格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中间控制主要是加强监管的问题,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水污染处理设施等。三是由排放控制为主转变为产生控制和排放控制相结合。主要是采取措施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法律第四章第29条到第34条都是防止产生水体污染的禁止条款。第35条和36条分别规定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要采取措施防止热污染;排放含病源体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四是由浓度控制为主转变为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道理很简单,如果浓
7、度低,但是污水排放量大,同样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五是由点源控制为主转变为点源控制与区域、流域、产业、行业控制相结合。体现了全方位控制的策略。六是由陆源控制为主转变为陆源与水上控制相结合。如第40条规定了对船舶污染的控制。七是由工业控制为主转变为工业控制与农业控制相结合。如对化肥农药使用方面的要求,对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农业灌溉方面的要求等。法律第37条到39条作了明确规定。八是由行政控制为主转变为行政控制与经济、公众参与及行政强制相结合。经济控制上主要体现为缴纳排污费或者是污水处理费;公众参与上强调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行政强制方面主要体现在限期治理、
8、行政处罚等措施上。四、法律原则(一)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相结合的原则。1、保证水生态安全。水体一旦污染,治理的难度和投入都是相当大的。日本的琵琶湖治理了100多年,效果还是不理想;滇池投资了4050个亿还没有治好;淮河和太湖的治理也是如此。还有我市农村被投肥养鱼严重污染的一些水库,在短期内是难以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的。2、从水质和水量上控制。法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的时候,要统筹兼顾,维护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体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3、供水与节水及水污染防治结合。要求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废水和污染
9、物排放量,对造成水污染的企业进行整顿和技术改造。(二)点源控制与区域、流域和产业行业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在点源控制上要严格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在区域、流域控制上要进行统一规划;在行业控制上禁止新建无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小型化学制纸浆、印染、染料、制革、电镀、炼油、农药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三)水污染防治与清洁生产相结合的原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原材料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禁止采用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工艺;限期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设备。(四)综合管理与综合管制相结合的原则。综合管理主要是在技术、设施
10、原料使用等方面的管理。综合管制的主要手段是发放排污许可证,包括排污口的规范化管理。五、主要内容(含细则的相关内容):(一)关于强化政府职责1、水环境保护必须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计划。法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2、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水污染防治要按流域或者区域进行统一规划。重要江河流域规划编制后要经国务院批准。一般的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由省级政府批准后报国务院备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根据规划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和年度计划;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要水体(如风景名胜区水体、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 防治 宣讲 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