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湖南营商环境建设:实践、问题与优化路径.docx
《【调研报告】湖南营商环境建设:实践、问题与优化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湖南营商环境建设:实践、问题与优化路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调研报告】湖南营商环境建设:实践、问题与优化路径摘要:湖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湖南实际,坚持顶层设计、问题导向和制度创新,湖南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湖南营商环境建设仍然存在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法治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建设的协同联动有待进一步突破等问题。持续优化湖南营商环境应当以数据赋能为抓手,打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以平等保护为核心,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以公平正义为保障,夯实营商环境法治根基;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导向,构建营商环境协同联动新格局。关键词:营商环境;数据赋能;平等保护;协同联动
2、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吸引力、生产力和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决策部署优化营商环境,湖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湖南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将优化营商环境连续纳入“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发展六仗”“三送三解三优”等全省重点工作,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一、湖南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优化营商环境是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重要举措,结合湖南实际,聚焦市场主体诉求,主动作为,坚持顶层设计、问题导向和制度创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市场环境不断规范、法治环境
3、不断净化、重商安商氛围不断浓厚,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破解有力,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湖南2020年度全国排名第10,是唯一进入前10的中部省份,2021年度全国排名第8,2022年度全国排名第7,实现了营商环境优化“三年三进位“,2023年度获评营商环境”前IO省份”和“前10最佳口碑省份”。其中,“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被写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作为“放管服”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全国推广。(一)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营商环境涉及市场主体准入、经营和退出全过程的各种体制机制性因素,是一个复杂
4、的系统工程,中部内陆省份囿于经济欠发达、人们思想观念较为滞后、机关服务意识与水平有待提高,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湖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切实站在服务市场主体的立场,做好结合湖南实际的顶层设计,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统筹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成立了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联席会议办公室(省优化办)具体负责全省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2021年7月,为强化优化营商环境职能,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门设置优化营商环境处,承担优化营商环境职能及省优化办日常工作1。省委省政府先后发布对接“北上广”优化大
5、环境行动导则(2017年)、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18年)、湖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定(2019年)、关于深化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的工作方案(2020年)、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规定(2021年)、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2022年)、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202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持续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2024年),既借鉴先进地区做法和经验,同时固化近年来行之有效、具有湖南辨识度的优化举措,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及进度安排,不断实现营商环境新的提升。(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囿于区位、人才、
6、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营商环境建设中呈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湖南聚焦降低营商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政策落地、完善企业权益保护,刀刃向内、自我革新,实施政务服务提优、市场环境提质、项目审批提速、权益保护提标、经营成本减负五大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影响湖南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湖南省营商环境不断提标提质。(三)坚持制度创新,久久为功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优化营商环境归根结底关键在于不断解放思想,从机制上突破,从制度上创新,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制度先行,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引领作用,致力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打造“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
7、品牌和“一码一网一平台”三位一体工作系统,建设开通“湘易办”超级服务端,构建“湘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融资支持、减税降费、政策兑现、市场主体保护、科技创新服务、人才集聚发展等领域提出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改革创新举措,有效提升全省营商治理效能,优良的营商环境逐渐成为湖南的核心竞争力。二、湖南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湖南营商环境加速改进、不断优化,全省营商环境质量逐年呈稳定上升态势,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正在形成,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要求、与国际国内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与市场主体、办事群众期盼、与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有一定差距,湖南营商环境特色品牌不够鲜明、引领性创
8、新性改革举措不足、深层次改革亟待新突破。(一)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1.政务服务还不够优质高效。一是“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还未全面树立,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存在差距,部分地区和部门存在遇到难事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二是涉企服务模式的创新、涉企服务体系的健全、涉企服务平台的完善、涉企诉求及时办理等仍需加强。2 .数字政府建设还不够深入。一是数字化转型不够深入,与先进省市相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系统和平台建设、集成、对接仍有欠缺,如“移动办智能秒批”“一网通力、”等重要系统的开发有待加快推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
9、术手段实施行政管理及利用数据推进工作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及部门不愿、不能、不敢数据开放共享,导致数据归集难、数据共享难、系统整合难、重复建设等问题。3 .践诺履约还不够彻底。一是个别地方政府及部门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者延迟履行作出的承诺或签订的协议,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二是部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违约拖欠市场主体账款,影响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二)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1.公平竞争落实还不够到位。一是部分地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未全面落实,排除、限制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仍未清理到位。二是准入准营门槛过高、条件设置不合理不清晰、变相审批、地方保护、公共服务领域变相垄断经营、某些垄断
10、行业放开后“准入难营”等隐性壁垒变相限制公平竞争。4 .要素保障还不够充分。一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二是市场主体获取水电气等要素成本相对偏高,物流费用、用工成本有待降低。三是部分园区公共交通、医疗、教育等设施配套不完备,影响企业招工用工留工,尤其是专业人才、高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难招难留。5 .惠企政策兑现还不够高效。一是惠企政策统筹性有待加强。部分惠企政策执行标准不规范,在企业规模、纳税贡献、资质认证等方面设置门槛,惠企政策地区间、企业间存在差异。二是惠企业政策精准性、便利度有待提升。部分惠企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广大市场主体的期盼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免申即享
11、机制未能全面有效构建,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未全面打通,影响企业获得感。(三)法治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1.监管执法还不够规范健全。一是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慧化有待全面提升优化、监管机制创新不够、信用监管发展不均衡。二是行政执法有待进一步规范。个别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涉企多头检查、多层检查,以罚代管、趋利执法,部分执法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随意性较大。6 .司法保障还不够公正高效。一是立案难有待进一步破解。网上立案操作流程不便捷、立案等候时间较长。二是审判质效有待提高。金融、知识产权、破产等纠纷案件的审判专业化能力仍需加强,部分地区涉企合同纠纷、破产案件平均审理周期过长,审判效率有待提高。三是
12、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电子送达推广、庭审智能化水平、执行措施信息化等与先进省市相比相对滞后。(四)营商环境建设的协同联动有待进一步突破1 .政府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协同联动不够。一是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协同联动不够,如“放管服”改革中存在“放不下”“接不住”的窘境。二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不够,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同联动推进的事项,统筹协同、一化推进力度不够,如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存在系统不联通、业务不协同、数据难共享等问题。三是跨区域政府之间协同联动不够,集中体现在地方保护、政务服务不同质、监管执法标准不统一等方面。四是府院协同联动高效履职不力,如在知识产权的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办理破产案件
13、的府院协调联动、法院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人力社保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的执行联动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实力度不够。2 .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推进营商环境蕊设的协同联动不同步。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广度与深度不足,碎片化、形式化参与现象较明显,如政企沟通机制不畅通、市场和社会参与营商决策制定和营商评价的机制不完善、市场、社会因缺乏话语权难以对政府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最终导致市场、社会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意愿不强。3 .省内区域营商环境发展不平衡。一是市州之间地区营商水平存在差距。虽然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但各市州在营商环境建设能力与进度上呈现不均衡性。近年来,长沙市紧盯“国
14、内领先、国际一流”目标,连续5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保持第一,长沙、株洲、湘潭连续3年保持在全省优秀行列,衡阳、郴州、岳阳等地不断持续发力,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但部分市州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县域营商环境分化明显,差距加大,影响全省营商环境效能的整体提升。三、湖南营商环境建设的优化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指出,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增强对国内外要素资源的吸引力。2024年5月,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要深化对营商环境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研报告 调研 报告 湖南 环境 建设 实践 问题 优化 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