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回顾及展望10页.doc
《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回顾及展望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回顾及展望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回顾及展望摘要:近年来,中德双边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欧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是德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和亚洲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德国是我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德贸易已经在双方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阐述了德国经贸政策和发展现状以及中德经贸发展现状、德国与中国经贸利益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对德国与中国经贸合作方向与策略给予建议。关键词:中德贸易 贸易互补 贸易竞争性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ino German bilateral relations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height
2、 and this plays an important leading role in the Sino EU relations. China i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trading partners of Germany and the secon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of Asia, while Germany is the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in europe of China.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has occupied a
3、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oth countr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conomic and trade policies of Germany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status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and the trade competi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At last, I give suggestions on the
4、direction and strategy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Germany and China.Key Word:Sino German trade Trade complementarity Trade competition一、引言中德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对中国在欧洲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德国在欧盟举足轻重的地位之外,德国地理优势也有助于中国贸易走进欧洲市场。德国地处欧洲中部,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捷克和波兰接壤,邻接东欧与西欧,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铁路运输成熟可靠,便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使商品可以便利到达西
5、欧和东欧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德两国的经贸合作已从“互补”发展到“互融”,因此利益交汇和合作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德国连续30余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中国商务部网站,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德国:。2014年,中德贸易总额达27231亿元,中国是德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荷兰和法国。近年来,中德贸易合作一直领跑中欧合作,中德贸易额相当于中欧贸易额的30%左右,相当于中国同英、法、意三国的贸易额总和。目前,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进入了“快车道”和“提速期”。二、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德经贸关系发展问题,从国内现有
6、文献来看,关于中德两国贸易关系的研究不多,其中陈继勇和刘跃斌(1998)、以及毛蕴诗等(1999)刘爱龙和吴献金(2006)则分析了德国对华投资的特点,文中涉及到了中德贸易。周文贵和李玉良(2007)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检验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德贸易的影响。孙楚仁,沈玉良(2007)等学者分阶段地研究了年以来的中德两国贸易情况,按照时间发展线索将中德贸易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细致研究了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总结了影响因素。杨解朴(2008)研究发现,德国在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对中国市场表现出更大依赖性,他进一步研究两国贸易结构发现中德贸易产品的互补性较强,中德贸易规模的扩大在未来依然有巨大潜力有待挖掘。
7、梅兆荣(2010)研究表明新形势下中德贸易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德经贸关系在新时期新情况下面临着一些误区,这制约了中德贸易的发展。从国外研究情况来看,Richard(2006)研究了中国经济发展及带来的效应,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德贸易关系也在随之不断改善;Simone(2007)选取德国和法国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这两个国家在欧盟与中国的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德国在欧盟与中国的贸易中所作贡献将不断增强,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发展受到中国对德国贸易方针政策变动的巨大影响;Hilger(2009)对德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情况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指出德国越来越多的项目有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8、Elizaveta(2009)分析了年以来德国在其对外贸易中面临的竞争,指出中德两国的双边贸易存在着明显的互补关系,德国受中国对外出口产品增长的不利竞争效应影响并不明显。三、中德国贸易发展现状作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德国的贸易额占欧盟的50%,如表1,德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总体来讲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即便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短暂下降后,迅速恢复经济增长趋势。德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国主要是法国、美国、英国和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国是荷兰、法国、中国和比利时。(一)2014年德国货物贸易概况2014年以来德国货物贸易继续平稳增长,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4年德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27231.3
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0%。其中,出口15072.2亿美元,增长3.8%;进口12159.2亿美元,增长2.0%。贸易顺差2913.0亿美元,增长11.9%。分国别(地区)看,2014年德国对法国、美国、英国和中国的出口额分别占德出口总额的8.9%、8.5%、7.0%和6.6%,为1344.9亿美元、1281.3亿美元、1057.2亿美元和996.0亿美元,增长2.2%、7.6%、11.9%和11.7%,对上述四国出口占德出口总额的31.0%;自荷兰、法国、中国和比利时的进口额分别占德进口总额的12.9%、7.8%、6.6%和6.0%,为1569.7亿美元、950.3亿美元、806
10、7亿美元和734.0亿美元,分别增长1.6%、6.2%、5.5%和1.2%。2014年德国前五大顺差来源地依次是美国、英国、法国、奥地利和中国,分别占德顺差总额的27.2%、18.3%、13.5%、7.7%和6.5%;逆差主要来自荷兰、比利时和捷克,分别为634.2亿美元、176.0亿美元和83.7亿美元,对荷兰逆差下降0.9%,对比利时和捷克逆差分别增长1.8%和26.6%。分商品看,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德国的主要出口商品,2014年出口额分别为4091.0亿美元、3243.1亿美元和1923.8亿美元,占德国出口总额的27.1%、21.5%和12.8%,分别增长3.3%、5.9
11、和4.0%。陶瓷、玻璃,运输设备,纺织品及原料等出口增幅均在5%以上,为出口增长最快的主要大类产品。机电产品、矿产品和运输设备是德国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2014年合计进口5975.7亿美元,占德国进口总额的49.2%。进口呈全面增长态势,但矿产品进口下降10.4%,贵金属及制品进口下降16.3%,为进口出现逆势下降的两大类产品。表1 德国对外贸易年度表(百万美元)时间总额出口进口差额2001年1,057,395571,394486,00185,3932002年1,106,962616,272490,690125,5822003年1,357,376752,279605,097147,18320
12、04年1,625,026909,296715,730193,5662005年1,745,437969,884775,553194,3302006年2,016,8601,109,183907,678201,5052007年2,387,3741,327,6701,059,704267,9652008年2,670,6211,466,1001,204,520261,5802009年2,067,3941,127,936939,458188,4782010年2,335,6131,268,8901,066,723202,1672011年2,726,9131,472,4271,254,486217,94220
13、12年2,577,0651,408,4651,168,601239,8642013年2,640,8811,452,9921,187,888265,1042014年2,723,1311,507,2161,215,915291,301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国别报告(二)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历史回顾中国与德国在1972年建交,中德建交之前,两国间的贸易额仅有2.7亿美元 赵润:中德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对外经贸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24页。,如今,已经达到1803亿美元。中德两国建交以后,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协议和协定,如商标互惠协议,海运协定,民航协定,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经济合作协定,文化合作协
14、定,卫生合作协定,投资护协定,民用空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内河航运合作协议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协议和协定的签订,不仅为扩大两国的经济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开拓其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可能。从中德1972年建交到2014年,中德贸易额增长了近600倍。1972年开始,中德贸易关系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2年中德建交至1990年两德统一(1972-1990)。1972年10 月11 日中国同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以及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一系列政府间协定的签署, 为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有利条件和商机。一系列双边条约的签署使双边贸易具有
15、法律基础,贸易额出现了较大的增加。这一期间双边贸易有了长足的增长,1972年中德双边贸易总额为2.73亿美元,到 1986年中德贸易总额就超过了50亿美元,到199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49.71亿美元,较1972年增长17倍多。第二阶段:1991年两德统一后至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前(1991-2001)。1990年两德统一后,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增长率较以前有所提高,推动中德贸易健康、稳定发展。这一阶段,中德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6.79亿美元,其中出口年均增长7.06亿美元,进口年均增长9.77亿美元。到2001年中德贸易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达235.2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9.5%,高
16、于我国外贸增幅12个百分点,在我国外贸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4.1%,增至4.6%。其中对德出口97.54亿美元,从德进口137.7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 5.1%和32.3%。在我国对欧盟5大伙伴国(德、英、荷、法、意)贸易中,中德贸易增幅最大。第三阶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2001-2014)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WTO,随着我国关税的大幅下降,中德贸易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2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德在亚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到2014年,中德双边贸易总额1802.7亿美元,年均增长 120.6亿美元,是第二阶段年均增量的7.2倍,其中出口额996.0亿美元,年均增长69.11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贸关系 发展 回顾 展望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