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根据原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 内质监标函(2018)7号文件通知,内蒙古大学提出内蒙古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经批准立项,由内蒙古大学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参与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研究评审中心、内蒙古包头市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赤峰市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兴安盟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芬、路战远、张向前、孙峰成、孙鸿举、李 娟、白岚方、王雅楠、张德健、程玉臣
2、薛春雷、孟繁盛、李文霞、李金龙、吕秋实、贾凯、鉴军帅、王瑞、徐显阳。二、 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内蒙古是我国第三大粮食种植基地,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02亿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0.55亿亩,占内蒙古粮食种植面积的50%以上。是内蒙古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扩大青贮玉米种植。根据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提供优质饲料来源,就地过腹转化增值。以缓解玉米供求过剩及我国优质饲料缺乏矛盾。内蒙古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夏季日照充足,全区各盟市拥有不同的地貌以及自然环境,内蒙古玉米中早熟区包括:兴安盟、呼伦贝尔、通辽、赤峰、包头、呼和
3、浩特市等地区,在以上地区发展青贮玉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近年来,在内蒙古中早熟区玉米持续增产增效遇到了新的挑战,一方面青贮玉米种植密度偏低,倒伏倒折严重限制了玉米的机械化收获;另一方面相应配套技术不完善、水分和养分等资源投入不合理,生产成本偏高、生产效率与种植效益偏低,市场竞争力下降。玉米生产面临单产增幅变缓,进一步增产面临重要挑战。亟需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机械化作业与栽培措施配套,这是解决内蒙古中早熟区玉米可持续增产增效的根本出路。机械化作业不仅可以有效的把握农时而且可以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具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业损失、增产增收的实际效果。机械化收获作为现代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对
4、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青贮玉米的耐密种植是增加产量、合理高效利用土地的一种种植方式,发展青贮玉米的耐密种植对增加农民受益、减少环境污染、最大限度的发挥玉米的生产潜力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内蒙古中早熟区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低、品质差、相应栽培配套技术差、机械化水平较低等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内蒙古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提高玉米产量,降低作业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持续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对指导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三、 主要起草过程本研究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东
5、华北中早熟区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筛选与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项目,自治区财政厅“玉米全膜覆盖膜下滴灌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和自治区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旱作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增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内蒙古大学在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等玉米中早熟区开展了玉米密植高产宜机收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试验,经过多年试验和生产示范,重点考察了该区域气候条件下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机收性状及适宜的收获时期,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筛选出了耐密宜机收的青贮玉米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总结了在该特定气候土壤条件下玉米的田间管理方法包括水肥管理、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收获期的确定
6、等技术指标,明确了适合内蒙古中早熟区的密植高产宜机收玉米品种栽培技术手段,具备了起草内蒙古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的理论基础。本标准由内蒙古大学负责起草,多家项目实施单位共同参与标准的起草工作并经多方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四、 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技术指标的确定,是基于内蒙古中早熟区气候土壤特征,总结和分析2014年以来在内蒙古中早熟区各个试点进行的品种筛选与推广及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筛选试验、水肥试验、密度试验、地膜覆盖试验、品种密度肥料互作试验以及示范推广等试验,从生育期、产量、品质、茎秆强度、品种抗性等方面进行评
7、价,综合分析凝练试验结果并结合实际生产,其他所涉及的有关生产资料及技术指标参照国家(部门)有关规定,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技术指标根据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21962 玉米机械收获、NY/T 126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876 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NY/T 1409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NY/T 2696饲草青贮技术规程等现有标准制定。最终确定了标准中各项技术指标。试验结果部分数据如下:1.品种筛选2017年-2018年度课题组在内蒙古中早熟区重
8、点开展了品种筛选试验,(2017年试验点5个,参试品种34个,2018年试验点1个,参试品种24个)筛选出4个综合表现优良的青贮玉米品种,分别为:利禾1号、金艾130、富友968、种星青饲1号,适宜作为青贮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上述品种生育天数在121-127天之间,植株高度均在340cm以上,抗倒伏性强,无重大病虫害发生。在青贮收获时生物鲜重产量、干物质产量均达到了3800kg/667m2及1800kg/667m2以上,比对照先玉335高出了3%-10%、4%-43%,籽粒产量在880kg/667m2以上(按14%含水量),较对照高出了2%-22%,其中利禾1号的籽粒产量最高为1054.5kg/
9、667m2。表1 初选青贮玉米品种基本信息品种名称生育天数(天)比CK天亩鲜重(kg)比CK%亩干物质产量(kg)比CK%籽粒亩产(kg)比CK%倒伏率(%)倒折率(%)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先玉335126-143/3379.3/1442.5/1030.4/0-50-8.8941.3313.067.61利禾1号126-14413644.747.851509.994.68973.9-5.50-40-13.3338.1112.197.94金艾130113-12513801.8712.501903.4731.96978.3-5.10-90-838.6511.907.77种
10、星青饲1号129-14633640.17.721639.613.67960-6.80-100-1036.1812.418.06富友968121-14013.882505.543992.2150037.2312.327.552.密度试验表2 不同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序号M4000M5000M6000M7000M8000品种名称M4000-先玉335M4000-利禾1号M5000-先玉335M5000-利禾1号M6000-先玉335M6000-利禾1号M7000-先玉335M7000-利禾1号M8000-先玉335M8000-利禾1号青贮玉米收获含水量0.530.540.510.560.50.
11、540.360.510.370.44折合亩产(Kg)鲜重43464278.24324.34661.43119.74438.92900.24460.92690.14697.4干重2032.81965.62130.52057.61564.52046.51850.42167.81702.42626.3通过试验得出利禾1号以及先玉335在和林地区密度为5000株/667m2时表现良好。通过与各个处理间的对比,在5000株/667m2密度时先玉335及利禾1号植株高度均达到了330cm以上,无倒伏/折、空杆及重大的病虫害发生,生物产量分别为4324.3kg/667m2、4661.4kg/667m2;干物
12、质产量分别为2130.5kg/667m2、2057.6kg/667m2;籽粒产量分别为867.5kg/667m2、973kg/667m2。3.肥料试验表3 不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亩产量的影响(单位:kg)序号N0N8N12N16N20N24品种名称先玉335种星青饲1号先玉335种星青饲1号先玉335种星青饲1号先玉335种星青饲1号先玉335种星青饲1号先玉335种星青饲1号2018年鲜重362433594777509042975380458659084711564441476102干重1470121621701823161720932229252420282314148423702019年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早熟 耐密宜机收 青贮 玉米 栽培技术 规程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