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探究.docx
《中职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探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职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探究 马瑞霞郭红英摘要:以中职建筑专业为例,进行语文教学创新实践探究,探寻语文教学和德育的最正确切入点,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挖掘语文课程与专业的契合点,使中职语文教学具有个性化的同时也兼具“职业味,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的融通,努力探寻中职建筑类学校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实现语文教学和专业需求的双赢。关键词:中职语文;建筑专业;创新教学;契合点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0/23-0037-05语文学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既要坚持立德树人,又要
2、在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上下功夫。契合建筑专业的中职语文创新实践探究,在努力寻找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最正确切入点时,尝试挖掘语文课程与专业的契合点,力求实现语文教学和专业需求的双赢,以期为中职建筑类学校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一、创新中职语文教学的背景中职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公共根底学科,一直处在日益边缘化的为难境地。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语文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职语文教学一方面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还要以职业应用为导向,让学生“内心有温度、外行有深度,让语文课堂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提升综合职业素养的主阵地。从目前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
3、状来看,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语文教学效果欠佳。语文教学中对字词句篇的分析、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调动起中职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语文教学不能继续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必须与时俱进、以生为本,因此创新语文教学、打造中职活力课堂势在必行。从中职生的特点来看,中职生普遍起点低、语文根底薄弱、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不尽如人意,学习的持久力和专注度缺乏,但他们撷取信息的速度快、思维活泼、敢于创新、动手能力强。针对中职学生实际和专业的特点来探索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让课堂教学表达语文味、凸显职业化,中职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从中职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来看,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中职语文教师如
4、能因“材施教,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与专业的契合点,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融通,使中职语文教学具有个性化的同时也兼具“职业味,就能到达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二、創新中职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大纲要求,根据我校建筑专业学生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将立德树人的目标根植于课程核心素养中,合理使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适当拓宽文本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德育成效,优化课堂教学,同时努力挖掘文本与专业的契合点,尝
5、试探索出一条适合建筑类专业语文教学的新途径。三、创新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一以教材文本为依托,表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学科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纲中明确规定“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开展。因此语文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要将“传道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例如在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时,结合文本内容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结合作者史铁生身残志坚的人生励志故事对学生进行自立自强的生命教育;结合作者文中
6、表达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生命遗憾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结合母亲无私奉献的爱子之情在课堂上开展“感恩心行动实践活动,让学生知恩于心、回报于行。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对学生的人格生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是处理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成功法那么,语文课程是弘扬美德陶冶情操的最好导体。在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一课时,引领学生感受母亲宽容、坚强、善良的人格魅力,同时根据老舍母亲在接人待物时表达出来的“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联系?六尺巷?的历史故事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探讨“温良恭俭让传统美德是否过时,启发学生学“温良恭俭让的处世之道,做谦和有礼的莘莘学子
7、在讲莫言的?卖白菜?一文时,结合李嘉诚的成功之道,结合现实生活中青岛大虾事件和食品平安问题,进行诚信主题探讨,引导学生认识诚信是做人之本、诚信赢天下的至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唤醒学生心灵,培养有人文积淀、有家国情怀、有道德情操、有审美情趣的学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充分研读文本,努力探寻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最正确切入点,并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涵,引导学生去求善、求真、求美,让语文教师成为智慧和爱的播种者,播种希望、点燃梦想。二以契合专业需求为导向,凸显语文教学的“专业化中职语文教师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同时,教学实践中还要突出中职语文职教学特色,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开展,注重培养学
8、生职业精神。为了实现语文课程和建筑专业的有机融通,笔者带着语文教学团队在教学中积极探寻语文与专业课的契合点,努力搭建语文课堂和专业对接的桥梁。以?洛阳诗韵?的教学设计为例,本文作者叶文玲怀着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从古、美、绝、奇四个角度为读者描摹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名城,抒发了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挚爱之情。为了点燃莘莘学子心中那份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热情,设计小组诵读比赛环节,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洛阳文化的悠久绵长,让洛阳的诗韵弥漫在散文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堂因专业渗透而精彩,按学生特长组建的古、美、绝、奇四个学习小组分别上台展示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作品,身体力行地弘扬传统文化:“古色
9、古香白马寺建模小组,制作的白马寺内著名建筑齐云塔模型,增添古寺之悠久;“美丽印象牡丹家居制作小组,利用3D技术制作的牡丹家居效果图,彰显了牡丹的富贵桔祥;“绝对好瓷唐三彩制作小组,用装饰材料制做的万花瓶和福盘,再现三彩之奇绝;“奇光异彩龙门石窟宣传小组利用专业平面设计制作的龙门石窟宣传页,传承了文化的精髓!为了进一步传承弘扬地域文化,课后让学生制作“游华夏、寻汉风、览民情的地域文化电子名片,再展中华风情,弘扬爱国情怀。本课教学设计以“悠悠洛阳情拳拳赤子心为主题,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为目的,实现了语文教学和专业的有效对接,实现了“做中教,推动了“做中学,最终在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在教
10、学中,我们用心动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专业因子,掬传统文化之泉,濯城建学子之心。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聆听荷塘月色歌曲,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巧用专业知识,画出作者游踪图、绘制荷塘月色下的清华园;鉴赏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品味经典语言、分析人物特点,结合建筑专业学生特点,让学生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画出贾府平面布局图,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加深了对名著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切感受到贵族之家的豪华讲究,认识到贾府显赫的社会地位;品析?我的空中楼阁?归园田居?时,引领学生感受诗文的画意诗情,同时让学生结合装饰专业知识制作田园风格的家居效果图;诵读王勃的?滕王阁序?时,联系文人墨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创新 教学 实践 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