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十四五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doc
《云南省十四五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十四五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十四五”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为科学合理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促进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根据云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云南省“十四五”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一、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2020年,全省共有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25942所,在校人数7388595人。其中,幼儿园13385所,在园幼儿167.27万人;普通小学10688所,教学点3044个,在校学生389.22万人(含小学教学点学生数);普通初中1689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76所),初中在校学生182.37万人
2、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共有教职工50.07万人,专任教师45.59万人,其中:初中阶段教职工13.00万人,专任教师数13.92万人;普通小学教职工23.57万人,专任教师数23.73万人;学前阶段教职工13.50万人,专任教师数7.93万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含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共计7370.02万平方米,其中:初中阶段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288.28万平方米;普通小学校舍建筑面积3718.52万平方米;幼儿园校舍面积1363.22万平米。2020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8.79%,比2015年增24.97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5%,比2015年增2.85个百分点。(
3、二) 义务教育学校区域布局现状1.普通小学“十三五”期间,全省普通小学从2015年的12413所减少到2020年的10688所,减少1725所,增幅-13.9%。2000人及以上学校从2015年的133所增加到2020年的195所,增加62所,增幅46.62%;1500人-1999人学校从128所增加到173所,增加45所,增幅35.16%;1000人-1499人学校从257所增加到342所,增加85所,增幅35.16%;500人-999人学校从1021所增加到1065所,增加44所,增幅4.31%;300人-499人学校从1698所减少到1356所,减少342所,增幅-20.14%;100人
4、299人学校从6062所减少到4894所,减少1168所,增幅-19.27%;0-99人学校从3114所减少到2663所,减少451所,增幅-14.48%。全省500人及以上普通小学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12.40%增长到2020年的16.61%;500人以下学校数占比从87.60%减少到83.39%;变动幅度为4.21个百分点。城市地区1000人及以上普通小学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28.66%增长到36.75%,1000人以下学校数占比71.34%减少到63.25%,变动幅度为8.09个百分点。农村地区500人及以上普通普通小学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10.35%增长到13.59%,5
5、00人以下学校数占比89.65%减少到86.45%,变动幅度为3.24个百分点。全省普通小学校在校生从2015年的351.3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354.85万人,净增3.85万人,其中:500人及以上在校生规模增加了46.76万人,500人以下学校在校生规模减少37.21万人。城市地区普通小学校在校生从2015年的55.21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73.92万人,净增了18.71万人,规模增加主要在500人及以上的普通小学,共增加了19.37万人,500人以下普通小学减少了0.66万人。农村地区普通小学校在校生从2015年的296.08万人减少到2020年的280.92万人,净减了15.16万
6、人,规模增加主要在500人及以上的普通小学,增加了21.4万人,500人以下普通小学减少了36.56万人。2.小学教学点“十三五”期间,全省小学教学点从2015年的3308个减少到2020年的3044个,减少264所,增幅-7.98%。1000人-1499人教学点从0个增加到1个,增加1所;500人-999人教学点从1个增加到4个,增加3所,增幅300%;300人-499人教学点从9个增加到13个,增加4个,增幅44.44%;100人-299人教学点从294个增加到314个,增加20个,增幅6.8%;0-99人教学点从3004所减少到2712个,减少292所,增幅-9.72%。全省100人及以
7、上小学教学点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9.19%增长到2020年的10.91%;100人以下学校数占比从90.81%减少到89.09%;变动幅度为1.72个百分点。城市地区100-499人小学教学点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25.86%减少到22.5%,0-99人小学教学点校数占比从74.14%增加到77.5%,变动幅度为3.36个百分点。农村地区100-1499人小学教学点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8.89%增长到10.72%,0-99人小学教学点校数占比从91.11%减少到89.25%,变动幅度为1.86个百分点。全省小学教学点在校生从2015年的12.38万人减少到2020年的12.35万人,净减少
8、298人,其中:100人及以上在校生规模增加了8563人,0-99人以下校点在校生规模减少8861人。城市地区教学点在校生从2015年的4164人减少到2020年的2420人,减少1744人。农村地区教学点在校生从2015年的11.9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2.11万人,净增了0.14万人,规模增加主要在100人及以上的校点,增加了0.96万人,0-99人以下教学点减少了0.82万人。3.普通初中“十三五”期间,全省普通初中从2015年的1459所减少到2020年的1415所,净减44所,增幅-3.02%。2000人及以上学校从2015年的122所减少到2020年的103所,减少19所,增幅
9、15.57%;1500人-1999人学校从141所减少到123所,减少18所,增幅-12.77%;1000人-1499人学校从321所减少到254所,减少67所,增幅-20.87%;500人-999人学校从564所减少到504所,减少60所,增幅-10.64%;300人-499人学校从206所增加到284所,增加78所,增幅37.86%;100人-299人学校从73所增加到120所,增加47所,增幅64.38%;0-99人学校从32所减少到27所,减少5所,增幅-15.63%。全省1000人及以上普通初中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78.68%减少到2020年的69.54%;1000人以下学校数
10、占比从21.32%增加到30.46%;变动幅度为9.14个百分点。城市地区1000人及以上普通初中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60.68%减少到53.06%,1000人以下学校数占比从39.32%增长到46.94%,变动幅度7.62个百分点。农村地区500人及以上普通初中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77.87%减少到68.14%,500人以下学校数占比从22.13%增加到31.86%,变动幅度为9.73个百分点。全省普通初中学校在校生从2015年的143.56万人减少到2020年的129.46万人,净减14.09万人,其中:500人及以上在校生规模减少了17.91万人,500人以下学校在校生规模增加了
11、3.81万人。城市地区普通初中在校生从2015年的16.4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8.44万人,净增1.95万人,除1000-1499人规模的普通初中学校在校生减少外,各段在校生规模均有增加,共增加2.42万人,减少了0.47万人。农村地区普通小学校在校生从2015年的127.06万人减少到2020年的111.02万人,净减了16.04万人,规模增加主要在500人以下的普通初中学校,增加了3.37万人,500人及以上普通初中学校减少了19.41万人。4.九年及十二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段)“十三五”期间,全省九年及十二一贯制学校从2015年的246所增加到2020年的313所,净增67所,增幅
12、27.24%。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及初中在校生2000人及以上学校从2015年的27所增加到2020年的61所,增加34所,增幅125.93%;1500人-1999人学校从20所增加到30所,增加10所,增幅50%;1000人-1499人学校从42所减少到40所,减少2所,增幅-4.76%;500人-999人学校从83所增加到102所,增加19所,增幅22.89%;300人-499人学校从27所增加到30所,增加3所,增幅11.11%;100人-299人学校从29所减少到28所,减少1所,增幅-3.54%;0-99人学校从18所增到22所,增加4所,增幅22.22%。全省一贯制学校义务教
13、育阶段在校生在1500人及以上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19.11%增加到2020年的29.07%;1500人以下学校数占比从80.89%减少到70.93%;变动幅度为9.97个百分点。城市地区1500-1999人、500-999人、100-299人规模段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50%减少到42.15%,2000人及以上、1000-1499人、300-499人、0-99人规模段学校数占比从50%增长到57.85%,变动幅度7.85个百分点。农村地区1000-1499人、500人以下普通初中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42.76%减少到29.35%,500-999人、1500人及以上学校数占比从57.
14、24%增加到70.56%,变动幅度为13.42个百分点。全省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从2015年的23.9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7.06万人,净增13.07万人,其中:1000-1499人规模学校在校生规模减少了598人,100-299人规模学校在校生规模减少了277人,其他规模段学校在校生共增加13.15万人。城市地区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从2015年的9.7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5.84万人,净增6.05万人,除1000-1499人规模的普通初中学校在校生减少144人外,各段在校生规模均有增加,共增加6.06万人。农村地区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从2015年的14.1
15、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21.21万人,净增了7.02万人,规模增加主要在2000人及以上、1500-1999人、500-999人、300-499人规模段学校在校生,增加了7.73万人,规模减少主要在1000-1499人、100-299人及0-99人段学校校生规模减少了0.71万人。5.完全中学(义务教育段)“十三五”期间,全省完全中学从2015年的306所增加到2020年的360所,净增54所,增幅17.65%。完全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在校生2000人及以上学校从2015年的28所增加到2020年的36所,增加8所,增幅28.57%;1500人-1999人学校从33所增加到44所,增加11所
16、增幅33.33%;1000人-1499人学校从84所减少到82所,减少2所,增幅-2.38%;500人-999人学校从89所增加到104所,增加15所,增幅16.85%;300人-499人学校从13所增加到25所,增加12所,增幅92.31%;100人-299人学校从19所增加到20所,增加1所,增幅5.26%;0-99人学校从40所增到49所,增加9所,增幅22.5%。全省完全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2000人及以上、1500-1999人、300-499人、0-99人规模段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37.25%增加到2020年的42.78%;1000-1499人、500-999人、100-
17、299人规模段学校数占比从62.75%减少到57.22%;变动幅度为5.52个百分点。城市地区1000-1499人、100-299人规模段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36.7%减少到27.5%,2000人及以上、1500-1999人、500-999、300-499人、0-99人规模段学校数占比从63.3%增长到72.5%,变动幅度9.2个百分点。农村地区1000-1499人、500-999人、100-299人、0-99人规模段学校数占比从2015年的77.16%减少到72.5%,2000人及以上、1500-1999人、300-499人规模段学校数占比从22.84%增加到27.5%,变动幅度为4.6
18、6个百分点。全省完全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从2015年的31.16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6.36万人,净增5.2万人,其中:1000-1499人规模学校在校生规模减少了3964人,0-99人规模学校在校生规模减少了246人,其他规模段学校共增加5.22万人。城市地区完全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从2015年的11.3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5.62万人,净增4.25万人, 除1000-1499人、0-99人规模的学校在校生减少1215人外,各段在校生规模均有增加,共增加4.37万人。农村地区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从2015年的19.7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20.74万人,净增了0.95
19、万人,规模增加主要在2000人及以上、1500-1999人、300-499人规模段的学校,增加了1.57万人,规模减少主要在1000-1499人、500-499人、100-299人及0-99人段学校减少了0.62万人。(三)面对新型城镇化等新形势发展需要,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布局仍然存在明显短板。1.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口向城镇聚焦的趋势进一步加大,客观上加剧了义务教育学校“乡村空、城镇挤”的现象。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义务教育就读学生不断增加,学校布点布局无法满足就学需求,消除超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任务重;农村学校学龄人口呈下降趋势,小规模学校、甚至空壳学校日益增多
20、2.全省小规模学校呈继续缩减态势,布局结构调整趋于优化,但2000人及以上大规模普通小学不减反增,从2015年的133所增加到2020年的195所,将给未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造成不利影响。3.幼儿园布局与普及普惠要求存在差距,州市之间、县域之间、园际之间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尚未确定,各地编制保障力度不均衡,公办幼儿园占比偏低,教职工数量不足,普及水平保教质量参差不齐。城镇成为热点、难点和焦点集中的区域,特别是“入公办园困难”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
21、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1.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学前教育办园水平及普惠水平总体偏低,公办幼儿园比例不高,长期以来,农村乡镇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长期投入少,办学条件相对困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任务艰巨,义务教育城市挤、乡村弱的问题仍然突出。2.发展质量不高。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形势依然严峻,保学难度较大,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作任务艰巨;义务教育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处于相对较低水平。3.教师配置不均衡。配置结构不合理,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边疆和民族
22、地区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生活环境差,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五)人口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1.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根据云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全省总人口(常住人口)为47209277人。比2010年增加了124.3万人,年均增长2.7,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根据全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等变化趋势分析,全省户籍人口中,各学龄人口在未来五年情况分析为:学前教育阶段学龄户籍人口(36岁)略有上升,到“十四五”末将达到184万人左右;小学教育阶段学龄户籍人口(712岁)变动总体平缓,到“十四五”末将在378万人左右;初中教育阶段学龄户籍人口(1315岁)略有下降,总数在189万人左右。2
23、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从省内人口流动看,人口持续向昆明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集聚,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红河州和文山州,5个州(市)合计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57.83%,其中昆明市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接近18%,比“六普”时期提高了3.93个百分点;从省际人口流动看,我省人口迁移还在持续地向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市)与较发达的城市群集聚。3.城镇化率突破50。全省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362.8万人,占总人口的50.05%,比2010年的35.20%提高了14.85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人口持续向经济更为发达、公共服务更为完善的区域中心城市聚集。“七普”数据显示,全省16个州市政
24、府所在地中,除保山市隆阳区以外,其余15个州市政府所在地人口都有较为明显的增加。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到60%。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义务教育事业,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就学需求为出发点,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为目的,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乡村振兴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十四 义务教育 学校 幼儿园 布局 专项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