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的法治素养PPT.ppt
《中小学校长的法治素养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长的法治素养PPT.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校长的法治素质中小学校长的法治素质2014年4月目录n n一、中小学校长的法治角色n n二、中小学校长的法治思维n n三、中小学校长的法治方式什么是法治素质?n n法治素质:特定主体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方法,认识、分析和处理法律问题的素质和能力。n n法治素质是法治思维、法律知识、法律实践(法律行为、法治方式)三位一体n n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n n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
2、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一、中小学校长的法治角色n n(一)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承担法定职责;n n(二)中小学校长属于领导干部范畴,执行法定公务,必须遵守党纪国法;n n(三)中小学校长中发生的违法违纪现象值得反思与警示。一、中小学校长的法治角色n中小学校长是公民、教师、学校负责人、领导干部等多重(法律)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对应不同的法律主体资格和法律关系,承担相应的法律权利义务,既相互关联又不能混同。n比如,作为公民的言论自由与作为教师、校长、领导干部的言论自由既联系又区别。一、中小学校长的法治角色n n湖南省教委于2001年8月28
3、日作出决定,在课堂上公开宣讲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的湖南株洲市某中学语文教师尹健亭被开除其教师职务并且不得在本省教育系统工作。网传:2014年2月份刚开学,在湖南新宁县崀高学校何绍郎校长办公室,何校长语出雷人:我就是贪污也没哪个敢对我怎么样!(有现场录音为证)一、中小学校长的法治角色n中小学校长群体中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等反映出法治角色的缺失,表现为法治观念淡薄、法律知识贫乏,法律经验的不足。不学、不懂、不用法律(特别是教育法)就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校长。n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规定,中小学校长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
4、策、法规。n结论:中小学校长应当是具备法治素质的教育家二、中小学校长的法治思维n n(一)法治思维的概念n n(二)法治价值与原则n n(三)教育法治原则法治视角下的学校教育(一)法治思维的概念n n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n n法治思维要求思维主体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包括树立法治信仰、克服特权思想、增强程序意识。n n参见:何民捷让法治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载 人民日报(2013年05月14日 07 版)法治思维n n法治思维包含法治信仰
5、法律理念、法治意识、法治知识等,通过法律制度这个中间载体,与人的法律行为、法律能力、法治方式或法律方法等法律实践联系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与形n n法治思维核心体现在法治价值与法治原则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n n唯物辩证法、宪法与领导的“看法”?n n人治有人治,法治无法治?n n信访不信法?n n法治思维与政治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比较(二)法治价值与法治原则n法律的特征:规范性、强制性、公开性、稳定性n法治价值:平等、自由、民主、效率n法治原则:宪法至上、尊重人权、权力制约、程序公正、权利救济(二)法治价值与法治原则n n坚定的法治信仰和自觉的法治的遵守n n对人权与个性自由发展的平等尊重。
6、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 n对权力恣意任为的有效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n n运用理性平和的法律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权利救济程序保障权利的实现。法治中国解读n n法治本质乃规则之治法治本质乃规则之治-没有法治规则、秩序的情况下任何人的生命、财产、权利都可能失去安全感,人人自危。n n法治生命在于实践法治生命在于实践-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3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n n法治理想是法治中国法治理想是法治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三位一体青岛三考生诉教育部案n n基本案情介绍基本案情介绍山东青岛三名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山东青岛三名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这三
7、名考生分别是青岛铁一中高三四这三名考生分别是青岛铁一中高三四班姜妍班姜妍(理科,高考成绩理科,高考成绩522522分分)、青岛一中高三四班栾倩、青岛一中高三四班栾倩(文科,高考成绩文科,高考成绩457457分分)和青岛和青岛1515中高三九班的张天珠中高三九班的张天珠(文科,高考成绩文科,高考成绩506506分分),由于未能达到山,由于未能达到山东省当年的重点大学的分数线,而不能就读重点大学。东省当年的重点大学的分数线,而不能就读重点大学。20012001年年8 8月月2323日,他日,他们分别委托律师,以邮寄方式向最高人民法院起诉教育部侵犯了公民平等的们分别委托律师,以邮寄方式向最高人民法院
8、起诉教育部侵犯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理由是,由于教育部以制定招生计划的形式,造成了全国不同地受教育权。理由是,由于教育部以制定招生计划的形式,造成了全国不同地域考生之间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高考录取线大大低于全国域考生之间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高考录取线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山东低平均水平,比山东低100100多分。考生的诉讼要求是请求最高人民法院确认教育多分。考生的诉讼要求是请求最高人民法院确认教育部所作出的部所作出的“关于关于2001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年全国普通高校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行政行为违法,的行政行为违法,并向教育部发司法建议书,以避免
9、今后再发生类似的行为。月日,最高并向教育部发司法建议书,以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行为。月日,最高法院告知他们:根据法院告知他们:根据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国务院各部门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由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由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也就是说,位当事人应该到北京市一中院起诉。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也就是说,位当事人应该到北京市一中院起诉。鉴于以上原因,诉状寄回。月日,位当事人及其家长决定终止这起诉鉴于以上原因,诉状寄回。月日,位当事人及其家长决定终止这起
10、诉讼。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n n20112011年年3 3月月1010日上午日上午9 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吴邦国指出,第二次全体会议,吴邦国指出,19821982年通过了现行宪法,年通过了现行宪法,此后又通过了此后又通过了4 4个宪法修正案。到个宪法修正案。到2010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现行有效法律236236件、行政法规件、行政法规690690多件、地方性法规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8600多件。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多件。一个立足中国国
11、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党的十五大提出到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12、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成。依法治国n n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月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法治中国n n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13、依法执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受到公平正义。n n法治应当扎根于国家以及每个公民、家庭、学校、法治应当扎根于国家以及每个公民、家庭、学校、公司、机关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之公司、机关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之中。中。(
14、三)教育法治原则法治视角下的学校教育n n教育方向性原则n n教育平等原则n n教育公益原则n n教育自主原则n n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教育方向性原则n n体现为教育目的、方针、指导思想等政治性要求。体现为教育目的、方针、指导思想等政治性要求。n n教育法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义教育事业。n n教育法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
15、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智、体等方面全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班人。教育方向性原则教育平等原则n n孔子:有教无类n n夸美纽斯:教育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教育平等原则n n受教育权平等受教育权平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义务教育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教育券制度近入学、教育券制度n n教育法教育法第第9 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校长 法治 素养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