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考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
《中学联考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联考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联考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事项:1.道德与法治试卷满分8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 .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真入“答题卷”相应的答题框内。共24分,12小题,每小题2分)1 .在有的人眼里,青春如火,燃烧着活力,青春如花,绽放着智慧和希望。但
2、在有的人眼里,青春如迷途的路,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路布满荆棘与彷徨。对此,正处青春期的我们应()体会青春的美好,绽放青春光彩顺其自然,不计较任何成败得失激扬青春,释放青春飞翔的力量慎重选择,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A.)B.()C.D.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青春的认识。(今:根据所学,正处青春期的我们要体会青春的美好,绽放青春光彩,激扬青春,释放青春飞翔的力量,慎重选择,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故(X符合题意;:青春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青春,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 .2023年度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奚语诺,连续9年参加爱心捐助、结对贫困儿童、关爱留守儿童、敝老院义演、慰问环卫工人
3、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60余场,服务时长达360多个小时。在“见贤思齐推荐身边好人”活动中,徽徽同学推荐了奚语诺。请帮徽微写出推荐理由()维护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乐于助人,主动关爱他人用行动践行止于至善”.(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止于至善。领):题千中,“新时代好少年奚语诺连续9年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在“见贤思齐推荐身边好人”活动中,徽徽同学推荐了奚语诺,因为她身上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做到了乐于助人,主动关爱他人,用行动践行“止于至善”,故符合题意;:既要维护集体利益,也要顾个人利益,故
4、错误;故本题选D。3.安最近感觉好烦!身高几乎没有增长,体重却迅猛增加;不喜欢父母干涉我的事,可是遇到烦又渴望他们“出现”;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但是又怕自己“出丑”针对小安情况,你可以给出的建议是()正视自己的身体变化,追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合理调适言期的矛盾心理孝敬父母从我做起,生活和学习中要依赖父母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A.)B.C.D.(【答案】C【解析】【详福】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我们要正确对待,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追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故说法正确;: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5、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2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我们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故说法正确;:生活和学习要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学会自立,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古人云:“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以下人物的言行与这一古语内涵相符的是()A.上学路上,同学和小杰打招呼,小杰假装没看见B.明明经常打断老师上课,对老师的观点进行质疑C.小姨送给小美一件礼物,小美不喜欢,但仍然表示感谢D.小米在班会课上,公开要求同学们为班上的贫困生捐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C:“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意思是不尊重他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6、分析选项可知,小姨送给小美一件礼物,小美不喜欢,但仍然表示感谢,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故C符合题意;ABD:做法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故ABD做法错误:故本题选C。5.24年1月I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专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新阶段。从未成年人角度看,条例立法是基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会影响身心健康网络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道未成年人缺乏辨别是非能力A.B.C.(2X4)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
7、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会影响身心健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有利于从立法层面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故说法正确;:说法正确,但题文中未体现,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o6.下表中对初中生安安“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序号微行为微点评见到有人向小学生勒索钱财,发动围观群众控制局面并暗地报警见义智为建议父母将电动车停在规定区域遵守规则支持国货品牌,拒绝外来产品理性爱国假期每天花1小时帮父母做家务劳动享有劳动权利A.B.C.(2X4)D.【答案】A【解析】【详解
8、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见到有人向小学生勒索钱财,发动围观群众控制局面并暗地报警,这是见义智为的表现,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建议父母将电动车停在规定区域,这是遵守规则的表现,故符合题意;:“拒绝外来产品”的行为并非理性爱国的表现,故说法错误;:帮父母做家务劳动的行为是孝敬父母、履行劳动义务的表现,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7 .漫画中的快递公司采用“隐私面单”的做法()有利于保护寄快递用户的隐私权能确保公民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是促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国家对公民通信秘密的保护A.B.C.I).【答案】C【解析】【详修】本题考查隐私权、通信秘密。(Q:我国宪
9、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通信秘密。快递公司采用“隐私面单”的做法体现了国家对公民通信秘密的保护,有利于保护寄快递用户的隐私权,促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故(翁说法正确;:“确保说法太绝对,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8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艮族伟大复兴的磅穗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从此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读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推进民族受兴的精神力量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爱国主义仅仅是道德规范不是法律要求.g)B.C.D.(【答案】A【解析】【详解
10、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内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变兴的磅稗力量从中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推进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故符合题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故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要求,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9 .下表为“安徽省某市民生项目实施流程图”。这表明()A.人民直接参与到国家和社会工作的管理10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C.选举民主是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独特优势D.政府及工作人员满足人民群众一切诉求【
11、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过程人民民主。B:民意是决策的基础,“安徽省某市民生项目实施流程图”,政府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故B说法正确;A:人民间接参与到国家和社会工作的管理,故A说法错误;C:协商民主是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独特优势,故C说法错误;D:“一切”说法太绝对,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2024年总台春晚主标识以“蠡字为主视觉符号,康熙字典记载,“毒”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杏(dd)“龙行蠡蠡”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黑”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一一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龙
12、年春晚主标识连接古今、融通未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A.)B.C.I).(2X3)【答案】C【解析】【详福】本题考查文化自信。Q:年春晚主标识连接古今、融通未来,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延续文化血脓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故说法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
13、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1.从首届的578.3亿美元,到第六届的784.1亿美元,我国进博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不断将扩大开放、合作共赢的东方之约”变为现实。我国进博会的举办()促进世界各国共同谋发展表明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我国经济全面转向了外向型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积极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分析题文,我国进博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不断将扩大开放、合作共赢“东方之约”变为现实,这说明了我国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促进世界各国共同谋发展,对
14、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故卷翘符合题意;:我国经济没有转向外向型,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o12 .2023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论坛”致贺信。他在信中强调,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这表明()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优越超越文明共存世界文化已趋向大同,实现了融合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A.B.(D3)C.D.(3X4)【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表明: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故(2说法正确:
15、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彼此交流互鉴,故说法错误;: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推动文化的交流,世界文化并没有趋向大同,实现融合,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13 .【尊师重教健全人格】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一中的学生存在什么问题(2)实现从漫画一到漫画二的转变,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答案】(1)缺乏礼貌;不尊敬老师;缺乏责任感;等等。(2)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弥补不足,培养健全人格;增进师生互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通过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感受,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等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正确对待
16、老师的批评、师生关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自信、自强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学生认为老师不应该批判他的杰度一这是缺乏礼貌;不尊敬老师;缺乏责任感;等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槌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漫画一中学生没有认识到自
17、己的错误,到漫画二中态度的转变这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弥补不足;增进师生互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漕强责任意识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4 .科学教育提升素养】如何在“双减”之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漕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们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上述规定出发点。材料二安徽省某校从实际情况出发
18、挖掘校本资源,实施“1+3”科学教育模式:1即一个科学教育核心,“3”则是从生活、生产和服务三个维度做好科学数育加法,将科学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充分结合,在“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2)自觉接受科学教育,该校做法给我们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答案】(1)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青少年应开发创造潜力;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求实精神,激发创造潜力;等等。(2)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亲社会行为;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等等。【解析】【分析
19、考点考查:正确认识学习、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正确认识学习、创造性思维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一可链接正确认识学习、创造性思维。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余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校。需要运用正确认识学习、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
20、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安徽省某校从实际情况出发,挖掘校本资源,实施“1+3”科学教育模式,将科学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充分结合一可链接正确认识学习、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亲社会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5 .【学法明理以案说法】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尊法学法从我做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学法一一如下表民法典部分条文要求: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第三百一十七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
21、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I)根据上述规定,拾得遗失物主动归还履行了义务。(2)上述民法典规定告诉我们哪些道理析案一一中学生赵某被高年级同学勒索,心里愤愤不平,赵某的表哥听说后召集了一帮人,将勒索赵某的同学打成重伤,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3)上述案例给了我们哪些警示【答案】(1)遵守宪法与法律。(2)民法典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公民;等等。(3)认清犯罪危害,自觉远离犯罪;增强法治意识,学会善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懂得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等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公民的基本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诚信
22、法律的作用、预防犯罪、依法维权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拾得遗失物主动归还一可链接遵守宪法与法律;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法律。需要运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诚信、法律的作用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一可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联考 九年级 下学 期期 道德 法治 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