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风险分级管控规章制度2.docx
《公司风险分级管控规章制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风险分级管控规章制度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吉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重:大风险,明确管控层级,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现场、办公现场及生产经营场所内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风险管控的方法和控制措施的要求。3、职责1.1 主要负贡人应全面负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1.2 总经理负责厂区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审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1.3 安全科长负货组织分管范闹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降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1.4 各部门、车间负货人负货组织各自单元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点
2、管控,风险公示和培训工作。3. 5从业人员应参与本岗位风险评价,实施风险点管控。4、工作要求3.1 1首先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风险管控小组,做到全员参与风险评价。3.2 风险管控小组组成原则3.3 .1公司级风险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部门、车间负货人: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货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具体事务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负贡。4. 2.2车间级风险评价小组:组长:车间主任成员:班组长、岗位员工代表43评价小组成立以后,对危险仃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策划,制定管理程序。1. 4实施全员培训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由安全科组织各科室及
3、专业管理部门,部门内开展的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保留培训记录。4. 5编写体系文件公司及各部门、专业科室分别编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风险点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1.)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有关记录文件。5风险识别评价5. 1风险点确定1.1.1 风险点划分原则对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可按照生产装置、储存罐区、装卸站台、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
4、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或大型机组开、停车,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唆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考虑。5. 1.2风险点排查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参见附录M.2),为下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风险点排查应按去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6、危险有害因素辨识5.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时机: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次系统评审或更新.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
5、和风嗓评价。6. 2危险与危险因素的分类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根据生产过程和伤害事故的国家标准不同,可有两种分类方法1)根据危害性质分类的方法: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险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危峻因素利危害因素分为四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2)根据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的分类方法:导致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MGBT986)所列的20类事故发生的因素也认为是危险有害因素。20类事故分别为:机械伤宙、触电、灼伤、高处监落、容器爆炸、其他爆炸、物体打击、中毒和窒息、坍塌、放炮、火灾起重伤害、车辆伤害、其他伤宙、火药爆炸、淹溺、透水、
6、瓦斯爆炸、锅炉爆炸、目顶片楮。6.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范围 1)辨识范圉公司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公司生产、作业、办公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设备、设施的投入及人的失误、生产作业的环境等辨别公司活动生产或服务中产生危险随患的因素: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可从不同的层面进行。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a.生产工艺过程的危害因盍辨识b.典型的单元过程(操作)的危害因素辨识c.主要装置和设备的危害因素辨识d电气设备的危险因素辨识e特种设备的危害因素辨识f特殊作业的危险因索辨识g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的危险因素辨识h.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辨识
7、I.与手工操作有关的危害因案辨识J,储存过程的危在因素辨识K.其他过程的危宙因素辨识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鼠 8)企业周边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需等 .4危险有宙因素辨识64.1主要通过询问、交流、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外部信息、相关方的意见、设备运行状态实施工作危害分析和安全检查。6. 4.2公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1.)1)工作危险分析(JHA)作业危害分析(JHA)是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
8、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做好安全措施。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2)揩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宙:4)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辨识之前列出作业活动清单2)安全检查表法(SC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基于经验的方法,是分析人员时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随患,直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决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工艺流程、作业场所、装置、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辨识之前列出各种清单(如设备设施/作业场所清单
9、30m和提级的状况)、受限空间作业、一级吊装作业(M=100t)等;一一易产生硫化氢的作业场所9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根据选择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附录13.8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公司级负贲管控亚大风险与较大风险:车间级管控一般风险:班组级管控低风险,实施分级管控。10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13.7,包括全部风险点和风隆信息),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I1.成果与应用11 .1档案记录公司、车间应完整保存体
10、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红色、检色风降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6. 2风险信息应用公司业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对公司内员工应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包含危隐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先任部门、贵任人等信息:对相关方的培训应包括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等.12.分级管控的效果与风险信息的更新和持续改进1. .1分级管控的效果
11、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一一每一轮风险魅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熠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狂性:一一完善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一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一一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步提高:-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一一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随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随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12.2风险信息的更新和持续改进2. .2.I对非常规活动及危险性作业实施前,应及时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排查隐患:12. 2.2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风险 分级 规章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