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100道选择题.docx
《哲学与生活100道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生活100道选择题.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活及哲学选择题1 .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变更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贱活动B.相识世界须要才智C.哲学的才智是人们主观产生的D.学习哲学使人聪慧2 .柏拉图说I“惊异,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心情。”这说明。A.惊异,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B.惊异才能满意自己的新奇心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D.惊异和困惑,也是一种哲学3 .古语说:“智人则哲。”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A.哲学产生于人类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8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驾驭了哲学,就能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
2、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生活及实践为生活供应有益的指导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得及失、名及利5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动身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及社会生活无关B.哲学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C.哲学的发展就是新观点代替旧观点D.哲学要创新就必需抛弃已有的思想材料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相识哲学的重要作用,实行切实措施,努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旺盛。之所以要努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旺盛,是因为A.无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是人的全面发展,哲
3、学都发挥着不行替代的作用B.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哲学社会科学确定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D.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依据下列材料完成78题。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存在即是被感知气者,理之依也上帝创建一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7 .上述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8 .上述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9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可知论C.不行知论D.二元论10.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物质的本性是广延,精神的本性是思想,二者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上述观点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
4、观点D.二元论的观点11.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含”。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A.都确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都确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C.前者确定物质确定意识,后者认为意识确定物质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1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指A.哲学确定时代的发展B.哲学确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C.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英国宪章运动14 .马克思主
5、义哲学不同于以往的旧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宏大变革。这主要表现在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因而不仅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而且在历史观上也是唯物主义的它是凌驾在详细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它把唯物论及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唯物论是辩证的,辩证法是唯物的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15 .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必需和我国的详细特点相结合并通过确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力气,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详细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马克思主义要及各国的详细实际相结合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实践性D.马克思主义必需中国化16 .邓小平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
6、本观点转化为了思想方法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科学性和阶级性是统一的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统一的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D.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17.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A.哲学干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B.任何哲学都面临着反对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C.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性变革的先导D.哲学可以培育人们面对现世的乐观向上的看法,为社会发展供应精神动力18 .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应当是自觉的把思想相识从教条主
7、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依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一切行为和相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19 .我国闻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给挚友的信中曾这样写道:“我近30年来始终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才智的源泉。”自然科学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指导详细科学的探讨C马克思主义哲学能解决一切问题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自然科学的探讨供应正确的详细方法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其最根本的属性是A.革命性B.主观性C.实践性D.客观性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这个时
8、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定性真理,把握住了时代的潮流它是最新的哲学成果它正确地总结和升华了那个时代的详细科学它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推动了哲学的发展22 .对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的,人们很简洁理解,但是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物质的,人们不太简洁接受,其缘由是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C.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发展是没有规律的D.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23. 列宁说:“物质是标记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靠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9、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标记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其本意是指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存在于客观实在之中D.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标记24. “假如小猫看到的老凰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假如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上只有尚未相识之物,而没有不行相识之物物质第一性,意识其次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不依靠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A.B.C.D.25.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行想象的。”这
10、说明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B.物质是运动变更的,物质和运动不行分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恒动无静的D.物质的运动是确定的、有条件的26.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已”.意能开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可见,意能认为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及物质是不行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人的精神是运动的主体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I“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2728题。27.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确定了物
11、质运动的确定性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28. “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A.正确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诡辩论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确定性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9. “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及“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共同之处是确定A.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发展着的物质世界B.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更和发展的过程中C.人生历程体现出事物是变更发展的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确定的30.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淹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提倡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变更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
12、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相识,变更或创建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相识,指导自己的行动C.人们可以把成功阅历作为行动的向导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确定的、无条件的31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假如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建的,那么上帝确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确定是一头牛。”上述观点殖含的哲学道理是A.只要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3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制造出电脑,在电脑的限制下,机器、导弹、宇宙飞船等能够自动限制,
13、达到预定目的。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A.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否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D.确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33. “挑战世界极限,雪域筑路,笑谈今生何为天童;饮马长江源头,高原奋战,托起明天青藏通途。”这是青量铁路建设者们青春无悔的誓言。这一誓言说明A.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需以敬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相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须要百折不挠的坚韧奋斗精神D.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也是可以变更的34.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特别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A.物质的确定作用
14、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实践的重要性35. 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发觉了门捷列夫元周期表上的第114号超重元素,新元素的原子量为289。送一发觉填补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一个空白。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世界上没有不行相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相识的事物C.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D.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36.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的,但必需同我国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我们须要本本,但是确定要订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反对本本主义C.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要
15、反对从变更的实际动身37.“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诗人感到“月是家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是完全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审美活动不遵循相识的一般规律C.诗人的相识受到他自己的心理感情的影响D.并不是全部的相识都由客观存在确定38.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必需将相识用于指导详细实践B.实践是检验相识正确及否的唯一标准C.人们获得相识是为了推断是非D.学习书本学问不如亲身实践获得干脆阅历39.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指实践A.在确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不断变更发展的活动B.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C.有意识、有目的
16、的、能动性的活动D.处理人类社会关系的活动4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路途、方针和政策”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在确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相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展的实践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A.B.C.(DD.41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须要,则这种须要就会比十所高校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主要说明A.实践是相识的来源B.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相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检验相识正确及否的唯一标准42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相识正确及否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征B.相识受主观
17、因素的制约C.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D.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43 .在确定条件下,真理睬转化为谬误。这主要是因为A.真理是客观的B.真理是详细的,有条件的C.真理中包含着谬误D.真理及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44 .意识、相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B.他们都是一个学问体系C.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45 .过去人们只知道把煤作为燃料,现在则可以通过煤的干饵,从中提取上百种化工产品,用于制作染料、药品、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以满意人类的不同须要。煤的运用价值被不断发觉说明A.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更的B.人的相识
18、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C.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限的D.自然界的存在及发展是客观的46.我国的人口政策由“人多力气大”发展为“安排生育”,到提出T.8的最佳生育率”.这表明A.只有具有先进理论,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B.相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C.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D.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正确相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47.目前,我国的远程教化日益兴盛。学习可以不去学校,而在家里通过计算机网络干脆参及学习的各个环节。这个事实表明A.随着科技发展,事物的联系越来越不具有客观性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人们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外部联系是事物变更发展的
19、条件48 .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刘邦屡屡战胜仗,可是,垓下之战这一次的成功却导致楚霸王自刎乌江。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A.整体由部分构成B.关键部分的性能有时会确定整体的性能C.整体和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D.整体的性能和状态影响到部分49 .19世纪中叶,澳大利亚引进了几只家兔。但是在澳大利亚,没有以家兔为食的猛兽,于是家兔就肆无忌惮地繁殖起来。20多年间,占据澳大利亚三分之二土地的野兔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以至于政府不得不动员人们围剿兔子。这说明A.有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有些事物之间不存在联系B.事物联系的条件不同,其引起的联系的状态也就不同C.整体和部分在确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
20、的D.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之间,而且存在于事物的内部50 .2019年爆发的金融海啸,不仅席卷了美国,还波及其他发达国家,也波及很多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举步维艰,这说明A联系是人为创建的B联系是主观随意的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D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51 .及“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A.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思接千载,视通万里D.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2 .苏轼在琴诗中写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A.事物及事物之间是有区分的B.系统和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整体的功能
21、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D.整体可以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53 .中国和瑞士的科学家对杂交稻的基因组测序,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水稻的产量问题。假如我们揭开了杂交稻优势的隐私,那么通过转基因等相关技术,也可以用以提高其它相关农作物的产量。这说明A.人们可以把握客观联系,造福人类B.部分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确定作用C.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存在离不开整体D.固有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脍鱼效应”是渔民发觉的一种使捕获的鱼保持鲜活的方法,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简洁萎靡不振,死亡率高,而放入几条猛烈的丝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据此回答5455题。54 .“除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A.正
22、确的相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B.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C.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更和发展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55 .假如船舱中放入的蜂鱼过多,则效果适得其反。这说明A.量变到确定的程度必定引起质变,要把握好度B.办事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必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D.人们要适当地改造和利用规律56 .教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化质量和教学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化学问教化,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化、纪律教化、法制教化。这表明A.看问题必需坚持量变和质变相统一B.看问题必需坚持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C.要一切从实际动身.D.抓住主要冲突57 .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
23、会,要建立在解决温饱问题、进入总体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这主要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敬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打算58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诗中体现的哲理是事物的变更就是发展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59 .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削减5%10%。此外,人体健康、人居环境和日常生活等方面也会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主要说明A,量变达到确定程度必定引起质变B.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C.任何事物都受四周事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生活 100 选择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