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力线路施工方案设计和对策.docx
《10KV电力线路施工方案设计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电力线路施工方案设计和对策.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第一节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项目地点:3、工期要求:60日历天4、施工范围:本工程为。线路起于,止于为整个小区提供正式用电。本工程采用电缆敷设走线方式,路径全长约4000米,需沿线新建6位排管(其中1位通讯用梅花管),电缆井等电力设施。过路时采用顶管,其它路段穿管直埋电缆敷设,以及系统调试、试运行、验收、协调供电部门办理停电、接电及送电等相关手续,并保证在合同双方确定的工期内正常送电5、质量要求:合格。第二节编制依据根据本工程设计内容、工程性质,我司在施工过程中,将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及有关安全生产规范:依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有关规范内容如
2、卜丁高压/低压预装式预装式变电站(GB1.7467-2010)G-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3906-1991)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一熔断器组合电器(GB16926-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标准电压(GB311.2-311.6-83)(GB156-93)交流高压电器动稳定试验方法(GB2706-1989)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GB3804-1990)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11022-1999)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要求(GB11033-1989)高压套管技术条件(GB4109-88)电缆附件
3、试验方法(GB/T5589.2)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93)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GB3309-1989)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I985-1989)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D1./T593-1996)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1./T404-1997)户内交流充气式开关柜选用导则(D1./T791-2001)分支型闭锁装置技术条件(SD/T318-1989)交流高压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1./T402-1999)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订货技术条件(D1.T486-2000)户内交流分支型和元部件泄露及污秽试验技术条件(DUT593-199
4、3)高压开关设备防雨试验方法(JB/DQ2080)高压电器使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技术要求(JB/Z102-71)高压开关柜闭锁装置技术条件(SD318-1989)第三节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布置规划总则在本工程建设中,我方在甲方的统一要求下,由工程项目部负责本工程我施工范围内施工总平面的总体规划和布置,并制定现场管理实施细则。本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接受业主监督检查现场总平面管熟悉线路的分段埋设和各种电缆的型号、种类、数量,根据地质情况,结合有关规定要求,确定开挖宽度,同时做好土方开挖记录: .电缆沟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直埋敷设埋深在冻土层以下: .电缆沟深度为室外地坪Im以下,沟底面应平整,并进
5、行夯实铺沙处理: .电缆沟底的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或铺沙夯实处理,每层不宜超过100mm: .土石方开挖应破坏需要开挖以外的地面,并应注意保护臼然植物: .如发生土质变化,基底为软基时,应采用换干土或细沙回填夯实,达到符合要求,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电缆沟开挖的安全注意事项: .先清除路面杂物: .严禁上、下坡同时撬挖: .土石滚落下方不得有人,并设专人警戒; 人工开挖时,应先清除沟边附近的卵石,防止土石回落伤人。 电缆沟开挖施工:对直线段无障碍物段用挖土机开挖,挖土机挖不到的边、沿等地采用人工开挖,电缆沟开挖中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根据现场情况,施工区域内因施工车辆通行需要,需铺筑临时
6、便道;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设备开挖; .开挖,沟壁要留有适当的坡度; .开挖的沟底必须铲平,中间不准有凸网不平现象,最后在沟底铺设100mnI细沙: .水坑的开挖,水坑和带有泥水的坑,视其存水量,采用人工淘水方式或机械设备抽水:第二节电缆施工工艺一、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一一电缆敷设一绝缘测试一标志牌二、电缆工程的材料运输与保管1、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严禁超过一年,超过该期限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2、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严禁平放运输、平放贮存。3、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并
7、绑紧。滚动时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4、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及时进行检查: 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订货要求,附件应齐全,电缆外观严禁受损。 电缆封端应严密,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5、电缆及其有关材料如不立即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贮存: 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存放电缆处严禁积水。 电缆附件的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此类材料一定在施工前备料,库存时间不
8、能超上部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踩在导线上作业,以防导线造成硬点。对施工区段要定期巡回,特别大风、暴雨天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影响行车和已安材料设备的损坏。架线前,要与站前单位等进行协调联系,明确接触网限制高度,以避免站前单位作业时损伤接触网。己敷设电缆应及时回埋或盖板覆盖:设备安装过程中,谨慎小心,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严禁上下抛掷材料工具,避免造成设备损伤。对于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等关键部位采取封闭、挂警示牌措施,严禁无关人员接触;对于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大型设备,除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外,能加锁、止动的部位要加锁、止动;设备试验检测完毕后,恢复因试验所拆卸的端子接线。对设备加强管理
9、保证设备完好。对室外各种加锁设备箱、盒加锁保护,钥匙交值班人员统一保管。非本专业施工造成的成品损坏或污染,应及时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报告,并立即向造成损坏或污染的责任单位反映,办理确认手续,并及时修熨O二、纠正和预防措施安质环保部对不合格信息进行整理,提出分析报告报项目经理,在项目经理主持下组织工程经济部、物资设备部、作业队队长、技术员、安质员参加的质量分析会,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消除不合格因素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为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控制状态,制定预防措施如下:1)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以“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创精品”为指导思想,确保“合同履约率100%,
10、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机以“推广应用新技术,强化施工技术管理”为保障,以“奖优罚劣,优质优价”为激励机制,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用户要求。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贯彻质量保证体系,执行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标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3)将内控标准的数据编制在作业指导书中,并严格执行。4)严格执行首件达标制度,实现样板引路、统一工艺、统一标准。5)推行电子文档,加强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工作。6)腕臂、吊弦和超拉推行电算化,确保加工数据精确。7)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检验制度,一次到位,一次成优。克服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再上台阶。8)开展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贯彻“百年大计,
11、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职工的工作意识与项目的质量目标一致。9)实行“质量卡片”和“挂牌”施工制度,明确贡任和包保目标,明确质量结果与奖惩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处于有序的控制状态。10)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切实做好“三检”工作。对不合格项或有缺陷的工程项目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及时加以处珞,并按规定做好各种记录。11)强化作业计划和工前准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12)端正被检查工作态度,自觉接受工程监理的监督检查,做到各工序(各检验批)质量结果的检查及时、准确、到位。13)严格执行物资管理标准,严把材料设备到场开箱和安装前的检查关,做好物资设备报检工作,严禁放行不合格品到
12、施工现场。第四节质量保修承诺质量保证与承诺:我公司一定建立可竟的质量保证体系,抓好该项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保证该项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并郑重承诺:如果该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我公司愿意承担相关责任.第五节质量防护措施安质环保部对不合格信息进行整理,提出分析报告报项目经理,在项目经理主持下组织工程经济部、物资设备部、作业队队长、技术员、安质员参加的质量分析会,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消除不合格因素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为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控制状态,制定预防措施如下:1)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弄清设计意图,搞好图纸会审,把有关技术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2)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先进施工
13、工艺,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和安排劳动力,对总体施工管理目标做到周全、细致的安排,对施工中易碰到的技术问题制定详细的针对性措施,努力克服质量通病。3)实行分级技术交底:由公司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向项目领导班子和技术、质量管理负责人交待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及关键部位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施工方法。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向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进行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的施工技术交底。工号长向施工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交施工程序、操作方法、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作到人人心中有数。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现行的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规程、规定施工。严格执行施
14、工质量的检查验收,认真贯彻自检、互检、工序间交接检和专职检查”的三检制度,使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隐蔽工程必须做隐蔽记录,经甲方、监理、设计、质监等有关代表签字认可后,方可隐蔽。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不允许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上。4)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以“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创精品”为指导思想,确保“合同履约率100%,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以“推广应用新技术,强化施工技术管理”为保障,以“奖优罚劣,优质优价”为激励机制,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用户要求。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贯彻质量保证体系,执行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
15、文件、标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3)将内控标准的数据编制在作业指导书中,并严格执行。4)严格执行首件达标制度,实现样板引路、统一工艺、统一标准。5)推行电子文档,加强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工作。6)腕臂、吊弦和超拉推行电算化,确保加工数据精确。7)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检验制度,一次到位,一次成优。克服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再上台阶。8)开展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职工的工作意识与项目的质量目标一致。9)实行“质量卡片”和“挂牌”施工制度,明确贡任和包保目标,明确质量结果与奖惩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处于有序的控制状态。10)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切实做好“
16、三检”工作。对不合格项或有缺陷的工程项目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及时加以处辂,并按规定做好各种记录。11)强化作业计划和工前准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12)端正被检查工作态度,自觉接受工程监理的监督检查,做到各工序(各检验批)质量结果的检查及时、准确、到位。13)严格执行物资管理标准,严把材料设备到场开箱和安装前的检查关,做好物资设备报检工作,严禁放行不合格品到施工现场。第六节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电缆敷设不整齐原因分析:未做好统筹安排和合理规划,电缆排放的次序不正确。防治措施:(1)电缆统计、敷设采用微机管理,专业间统筹安排,合理规划。(2)电缆敷设时,合理配备敷设
17、人员,在电缆终点、转弯点、竖井两端、交叉点、分界点等处由有经验的人员负贡,并由专人负责分段负责指挥,确保电缆走向、排列、挂牌正确。(3)电缆排列按设计要求分层布置,电缆敷设时一般按先长后短、先下层后上层、先内层后外层的顺序进行,相同路径的电缆尽量一次敷设完,并排列整齐,避免交叉,以保证电缆敷设整齐美观。(4)电缆上盘时首先在桥架或支架与平台之间做好过渡支吊架,制作专用模具,保证电缆上盘的弯度、弧度一致,确保排列整齐。(5)电缆施工实行“五卡一证”(即电缆敷设验收卡,电缆进屏整理卡,电缆接线验收卡,电缆防火封堵验收卡,电缆查线反馈卡和电缆接线上岗证)。二、二次接线不整齐、标示不清原因分析:未制定
18、合理接线方案,接线工技术水平低。防治措施:(1)盘内布线由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统一设计,制定具体方案,确保布线的合理、美观。(2)接线工必须经过岗前模拟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接线,以保证接线的工艺质量。(3)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固定牢固,排列整齐,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徨,不得随意歪斜交叉连接。(4)多股芯线根据接线端子情况选择相应的接线端子压接,如为单股芯线,可直接压接,芯线号头采用热压打号机打印,使盘内电缆号头清晰、牢固、美观。三、电缆封堵不严实、不整齐原因分析:封堵方法不合理、封堵材料配置不合适。防治措施:(1)制定正确合理的封堵方法及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2)采用合格的封堵材料
19、封堵模板,按设计及要求进行堵抹。四、电缆保护管敷设不整齐、局部漏刷防腐漆原因分析:固定方法不紧固,敷设前没有先刷好防腐漆。防治措施:(1)对电缆保护管进行切割、弯曲时,一定要确保长度、弯曲度相匹配。(2)固定电缆保护管时,一律用膨胀螺栓及卡子固定,埋深及埋设位置正确。(3)在组接及敷设前,应先对每一根电缆保护管刷好防腐漆。(4)电缆保护管关口要光滑无毛刺,同时做好电缆保护管的接地。五、接地母线敷设不整齐、固定不牢、漏刷接地标识原因分析:敷设及固定方法不合理。防治措施:(D制定统一的敷设及固定方法,敷设前应划出安装标准线,按线敷设。(2)接头对接时应先弯制“T”型弯,再将接头对准焊接。(3)一
20、律用膨胀螺栓及固定夹子固定,固定间距满足要求。(4)按规程及设计要求,在恰当的位置,刷上接地标识。六、个别设备该接地的部位没接地或没有明显可见的接地点原因分析:敷设及固定方法不合理或漏接。防治措施:(1)制定统一明确的设备接地线施工方案,该接地的部位均应设置明显可见的接地点。(2)施工时应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应接地的部位,并提前作出标识,不易遗漏。第七节实验调试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目的为了保证本工程电气设备部分试运转中确保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促进工程调试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工程电气车间电气安装工程范围内所有电气设备的调试及分部试运转。三、编制依据电气
21、装置安装工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四、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包括变压器、电缆等的检查、调试及带电试运行。五、作业准备文件资料、设备参数等准备齐全: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和设备安装工艺及标准。;六、调试方法及要求1、总则(1)设备首次收点钱,应测量新设备绝缘电阻,并做好记录。(2)设备送、拉电应由运行人员操作。(3)设备首次送电前,应填写新设备静态检查表、新设备送电申请单、调试文件相关资料应以文件包形式整理。(4)首次送电前,应检查防火封堵、电缆挂牌、核对一次电缆、设备标识等齐全正确。设备清理干净,含有联络母线或母线桥的两端母线应重新进行核相。2、二次回路调试(1)调试前,应进行的检杳:(2)盘、
22、柜上设备检查: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熔断器的熔芯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切换压板应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有足够安全距离,切换时不应碰及相邻的压板,对于一端带电的切换压板,当在压板断开情况下,活动端应不带电。信号回路的信号灯、光字牌、电铃、电笛等应显示准备,工作可嵬。(3)开关位置与炒作把手位置应相对应。(4)开关的远方位置指示应与实际位置相符。(5)断路器作操作试验时应采取措施,不得将电源送至负荷处。将开关柜中的小车置于“或验位置”断开电源侧回路中的隔离刀闸,必要时还需解开断路器出线端的电力电缆等。(5)交流电流电压回路
23、应无多点接地。3、二次回路调试程序4、变压器带电试运行(1)验收检查以结束,试验合格,记录齐全。(2)变压器空载音响应为均匀嗡嗡声,温升正常。5、安全文明施工(1)主要危险源分析:触电伤害和设备损害。(2)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进行送电和调试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送、拉电及检修过程中,应人情盘柜间隔,不得走错间隔。(3)设备送电前,应确认送电设备及送电有关的设备已满足送电条件。(4)应尽可能避免带电作业,不能避免的带电作业,与带电体间应采取隔离措施,并保持与带电体间的安全净距。(5)试运前,应检查设备的绝缘电阻满足规范规定,不满足要求的,不能进行带电试运行。必要的电气和热工保护一定要投入。核对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KV 电力 线路 施工 方案设计 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