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消防安全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2024年消防安全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消防安全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消防安全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一、单选题(共200题)1、2024年11月9日活动主题是? ( A )A.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B.全民关注消防,生命安全至上C.落实消防责任,防范安全风险D.关注消防,生命至上2、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引起物质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B)A、闪燃B、燃点C、沸点D、自燃点3、气态火焰的构造(A )A、内焰、外焰 B、焰心、内焰 C、外焰、焰心 D、焰心、内 焰、外焰4、阴燃是(A )物质的燃烧特点。A、固体B、液体C、气体D、金属5、液体的燃烧方式是(B )A、一闪即灭B、蒸发燃烧C、沸溢燃烧D、分解燃烧6、下列物质中(B )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A、
2、 H20 B、 CO C、 C02 D、 HCN7、(A)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A、镁粉B、钾C、动物油D、过氧化钠8、 ( C )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A、氧气B、松节油C、蜡D、漂白粉9、乙类可燃液体的闪点(B )A、 28B、28o , 28o 60oD、2860o 10、木材的燃烧属于(B)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IK ( B )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交换 12、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B )。A、1%3%B、4%16% C、18%23%D、27%36% 13、液化气钢瓶爆炸属于是(A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气体爆炸D
3、固体爆炸 14、粉尘爆炸属于(B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气体爆炸D、固体爆炸 15、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B )。A、化合反应B、化学反应C、氧化反应D、分解反应16、 ( B )的闪点28。oA、木材B、甲醇C、煤油D、柴油17、 ( D )的闪点60。oA、汽油 B、乙醒 C、煤油 D、机油18、 ( C )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液体。A、苯B、丙酮C、樟脑油D、石脑油 19、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气在氧浓度低于(A)时,不能 维持燃烧。A、 10% B、 15% C、 18% D、 20% 20、重大危险源的调查评估是(C )实现知己知彼的基础。A、执勤备战B、作战指挥C、灭
4、火作战D、灾害处置21、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是灭火救援(B )的依据。A、执勤备战B、作战指挥C、基础工作D、力量调集22、( A )是指有可能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的火灾, 爆炸、毒害等灾害事故的场所设施。A、重大危险源B、高层建筑C、人员密集场所D、化工企业 23、下列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调查内容的是(D )oA、基本情况B、周边环境C、社会资料D、消防水源24、腐蚀品按其酸碱性大小可分为(C)类。A、 一 B、二 C、三 D、四25、救人第一、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消防部队灭火战斗 行动中的(A )指导思想。A、指导思想B、战术原则C、战术方法D、行动原则26、公安消防部队灭火作战
5、行动中的原则(B) oA、先救人、后灭火B、先控制、后消灭C、内攻为主,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D、外攻为主,先灭火后救 人27、执勤条令是规范和指导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作战勤务的(C) 规范具有强制性。A、法律性B、条令性C、法规性D、强制性28、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灾害现场后(B )立即组织侦察小组进行 灾情侦察。A、必须B、应当C、视情况D、一定29、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一般安装在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上,主体部 分露出地面并涂成红色,目标显著,使用方便,有一个直径为多 少毫米和两个直径为多少毫米的栓口( B )oA、 80 、 50 B、 100、 65 C、 100、 80 D、 100、 5030、消防水
6、池一般设置在室外,且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 于(C)米。A、 5 B、 10 C、 15 D、 2031、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应按(B)的程序进行。科学计算,确 定参战力量和装备;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确定作 战术意图;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整。 A、一一一一B、一一一一C、一一一一D、一一一一32、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 号,由(B)人员负责出动。A、接班 B、交班 C、全体 D、接班或交班33、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灭火组织指挥的程序 不包括(C )oA、搜集掌握火场情况B、确定灭火作战方案C、征求专家意见D、根据火情变化随机指挥3
7、4、公安消防支(大、中)队接到本辖区以外的报警或者增援请 求时,应当及时向(B )报告,按照命令出动。情况紧急时,可 以边出动边报告。A、当地政府B、上级C、有关机关D、总队35、重大危险源调查要根据(A)和灭火救援等基础资料,按类 别进行普查。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B、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情况C、火灾隐患突出单位D、大型企业36、碱性腐蚀品按其性质分为(B)oA、一 B、二 C、三 D、四37、应建立由(A )牵头,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具 体开展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A、政府B、公安机关C、消防D、单位38、根据毒害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C )两大类。A、易燃和不燃B、液体和固体C
8、无机和有机D、低毒和高 毒39、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A)o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C、光电反应D、分解反应40、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B),有分解反应。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聚合反应D、分解反应41、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 和(D)。A、照射B、加热C、烘烤D、辐射42、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 做(A)oA、对流B、传导C、辐射D、照射43、通风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则热对流 的速度(A)oA、愈快B、愈慢C、不变化D、停止44、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A)决定的。A、速度B
9、密度C、强度D、浓度45、危险品系指有爆炸、(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 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 要特别防护的物品。A、易损B、易燃C、易分解D、易反应46、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D)过程。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导D、热传播47、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出其组成成份及与加 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B)o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完全燃烧D、预混燃烧48、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均属(C )。A、蒸发燃烧B、预混燃烧C
10、分解燃烧D、均相燃烧49、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 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A)oA、有焰燃烧B、无焰烧烧C、自燃D、闪燃50、以下物质燃烧时火焰不显光的是(A)oA、乙酸 B、乙醇 C、乙烘 D、丙酮51、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的物质为(B)oA、铝B、磷C、铜D、钾52、火焰的颜色与(A)有关。A、温度B、空气C、环境D、湿度53、含氧量在(C)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A、 15% B、 17% C、 50% D、 70%54、封闭空间燃烧区域的水蒸气浓度达到(D )以上时,燃烧 就会停止。A、 20% B、 25% C、 30% D
11、 35%55 .在灭火战斗中,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 遇有紧急情况危急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 (A)命令。A、撤离B、紧急避险C、掩护D、停止进攻56 .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灭火战斗中非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原则是:统一指挥和(B )。A、越级指挥B、逐级指挥C、计划指挥D、临机指挥57 .下列不属于总队、支队首长职责的是(D )oA、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规定,研究制定执勤战斗工作措施B、及时研究解决战备工作中的问题,发挥各部门在战备工作中的职能作用C、组织制定并熟悉本级的各类执勤战斗预案D、组织战备值班、检查和演练。58 .下列不属于司令部执勤职
12、责的是(C )oA、掌握部队执勤战斗实力B、组织制定灾害事故处置力量调度方案和执勤战斗预案C、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秩序D、规范消防站定期开放工作59 .下列不属于防火监督部(处)执勤职责的是(A )。A、掌握辖区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B、定期通报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抽查情况C、参与执勤战斗预案制定,提供相关信息资料D、发生火灾,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火灾事故调查60 .下列不属于消防通信指挥中心职责的是(B )。A、掌握辖区交通道路、消防水源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情况B、划分火灾等级,制定消防力量调度方案C、统计、分析接警和出动情况D、掌握各类消防队伍执勤战斗实力和辖区灭火救援资源的情况 及联系方式61
13、某地区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时,该地区公安消防 部队应进入(A )战备状态。A、 一级B、二级C、三级D、经常性62.某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B ) 战备状态。A. 一级B.二级C.三级D.经常性63 .为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公安消防部队实行(D)制度。A、值班备勤B、指挥长C、领导带班D、等级战备64 .执勤战斗预案是对执勤战斗有关问题作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 消防(C)oA、规范文书B、行动方案C、作战文书D、战斗部署65 .公安消防支队(C )对所属部队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A、每天B、每周C、每月D、每半年66 .公安消防支队(B)应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A、每月
14、B、每季C、每半年D、每年67 .按照灭火作战预案组织部队进行实兵实装的战术训练是 (A )oA、实地演练B、模拟训练C、想定作业D、沙盘作业68 .按照灭火作战预案深入到预案单位开展的实地演练是(C )。 A、训练基地演练B、假设情况演练C、重点单位演练D、现 场演练69、总、支队指挥员到达火场后,应视情成立现场灭火指挥部, 总指挥由到场的总、支队职务最高的领导或(C )担任。A、大、中队值班首长B、当地党政领导C、本级执勤首长D、 当地公安机关领导70、灭火救援总指挥部负责制定总体决策和(A )。A、战斗行动方案B、人员疏散方案C、火场供水计划D、灭火救援预案71、灭火总指挥员负责向参战的
15、下级指挥员部署作战任务,组 织(D )协同作战。A、班(组)B、增援力量C、到场人员D、参战单位72、灭火总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必要时可(D )参与辅助性行 动。A、调集公安、交通等力量B、调集电力、燃气等有关单位C、调集医疗救护部门D、组织群众73、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A)。A、无毒B、中毒C、剧毒D、微毒74、液氯常温下为(B)的气体。A、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B、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C、黄色、无味D、黄绿色、无味75、笨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一般为 (A );遇明火、高热能容易引起燃烧爆炸。A、1. 2%8% B、1.2%10% C、L 5%8% D、1. 5%
16、10% 76、苯属(C)毒类。A、剧毒B、高毒C、中等D、低毒77、苯泄漏事故特点为(C)o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 洗消困难。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 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78、沙林事件特点为(D)o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和污染环境,洗消 困难。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
17、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 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79、沙林属于哪类毒剂(A)oA、神经性毒剂B、窒息性毒剂C、糜烂性毒剂D、全身中毒性毒剂80、某火场周边水源缺乏,水源距火场约1500米,最好采取(B) 方式供水。A、接力供水B、运水C、并联供水D、耦合供水81、室外消火栓按其设置方式分为地上式消火栓、地下式消火栓 和(C)oA、墙式消火栓B、消防竖管C、消防上水鹤D、水泵结合器 82、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消防水源设施和(D)档案资料。 A、供水方式B、供水状况C、供水途径D、供水能力83、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的方面是(A)oA、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B、引起人员中毒、窒息C、影响视
18、线D、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84、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产生的蒸气,当与空 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这种现象叫 做(A )。A、闪燃B、瞬燃C、闪点D、爆闪85、根据闪点可将燃烧液体分为两类,闪点大于(B ) C的称为 可燃液体。A、 30 B、 45 C、 55 D、 7086、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B ),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A、越高B、越低C、大于45。C D、等于4587、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C )余种。A、 500 B、 1000 C、 2000 D、 3000 88、燃点低于(B )。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A、 100 B、 300 C
19、 500 D、 100089、(A)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 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A、爆炸B、闪燃C、自燃D、着火90、按爆炸物质在(B)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 和核爆炸。A、爆炸条件B、爆炸产物C、爆炸后果D、爆炸过程91、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A)决定的。A、速度B、密度C、强度D、浓度92、危险品系指有爆炸、(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 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 要特别防护的物品。A、易损B、易燃C、易分解D、易反应93、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C)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A、混
20、合时间B、混合浓度C、混合状况D、混合方式94、(B)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 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A、预混燃烧B、蒸发燃烧C、分解燃烧D、扩散燃烧95、(A)、石蜡、松香等物质先熔融,后蒸发成蒸气,分解、氧 化燃烧。A、沥青B、金属钾C、电石D、黄磷96、某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 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即(A)o A、表面燃烧B、放射燃烧C、蒸发燃烧D、扩散燃烧97、汽油、煤油等液体可燃物,其分子中都含有(B)原子。A、碳B、碳、氢C、氢D、氮、碳98、以下(D)不是可燃气体。A、液化石油气B、甲烷C、乙烘D、氯
21、气99、含氧量在(C)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A、 15% B、 17% C、 50% D、 70%100、含碳量在(D)以上的可燃物,燃烧时产生显光,并带有大 量黑烟的火焰。A、 10% B、 30% C、 40% D、 60%IOK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蒸气)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 范围称为(D)oA、焰心B、内焰C、外苗D、火焰102、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燃烧时由分解或蒸发出的气体形 成火焰,一般为(A)o A、扩散火焰B、预混火焰C、分解火 焰D、蒸发火焰103、不是阴燃的条件是(D)oA、空气不流通B、加热温度较低C、可燃物含水分较多D、与氧化剂接触104、有机可燃
22、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B)来 确定。A、含氧量B、碳粒子C、含氢量D、烟浓度105、钠的火焰颜色为(C)oA、紫色 B、砖红色 C、黄色 D、红色106、热值愈高的物质燃烧时,辐射出的热量也愈(C)oA、低 B、少 C、多 D、高107、完全燃烧的燃烧产物都是(D)气体。A、可燃、惰性B、不燃C、惰性D、不燃、惰性108、室内火灾,随着惰性物质的增加,就可相对(B)空气中的 氧浓度。A、增加B、减少C、先减少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少109、下列不属于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是(D)oA、氯化氢B、光气C、氟化氢D、二氧化碳110、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B )oA、着火点B、闪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消防安全 应知应会 知识竞赛 题库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