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市委党校季学期科级班上的辅导报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三中全会精神).docx
《在2024年市委党校季学期科级班上的辅导报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三中全会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024年市委党校季学期科级班上的辅导报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三中全会精神).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2024年市委党校秋季学期科级班上的辅导报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们,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 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包含15个部分、60个条目,涉及进一 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涵盖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 诸多领域,新的改革举措有300多项。理解好决定丰富的内容、 深刻的内涵,需要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进一步三字,抓 住为什么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怎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两大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好
2、新一轮改革的根本原因、重大意 义和整体取向。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专题报告,与同志们共 同交流。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可能性 必要性与紧迫性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和显著标识。1978年,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踏上全面深化 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召开,掀开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从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有 可能性,也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充分可能
3、性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通过改 革,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 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 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通过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 成熟定型,各项制度在坚持中得到完善、在完善中得到巩固和坚持。 通过改革,中华民族精神面貌发生彻底改观。中国人民深刻地认识 到,只有独立自主、自信自立,才能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只有与时 偕进、改革创新、奋斗进取,才能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也一定 能不断创造人间奇迹。40多年的历史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普遍而 深刻的观念: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
4、革已成为突破瓶 颈的关键一招,每当面临重大现实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必然要 求进一步推进改革。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成为万众期待、举 世瞩目的一次会议的重要原因。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关切,党中 央适时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2023年11月,在改革 开放45周年到来之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 议,作出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 定。上下同欲者胜。党中央的坚定决心和坚强领导、改革开放形成的 坚实民意基础,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二)六个必然要求”揭示了进一步全面深
5、化改革的历史必然 性决定指出,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 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 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 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 动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 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六个必然要求从全球 视野、历史纵深、初心使命、时代任务等方面揭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 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出主动进取的历史自觉、
6、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 党的二十大提出当前和今后党的中心任务,明确完成这一中心任务的 两步走战略安排。现在距离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只有 十年。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复杂多变的环境,惟有进一步全面深化 改革,才能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确保既定目标如期达到。到二O 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 务。决定的这一规定在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上是突出亮 点,展示了时不我待、狠抓落实的决心。五年决定十年,进而为实现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必将是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四个迫切需
7、要”表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紧迫 性习近平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 心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 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 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四个迫切需要体现的是问题导 向的方法论,更是勇于直面问题并以此推动改革的现实关切。问题是 时代的声音,重大改革都是问题驱动的。从外部环境看,近年来,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 剧,来自外部
8、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 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 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从国内情况看,存在着一系列制约高质量发展的 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 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我国经济虽然保持回升向 好、长期向好的态势,但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 期偏弱等问题仍然摆在面前,稳增长、稳收入、稳就业等压力仍然不 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新期待。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箭在弦上,新质生产力蓄势发展。解决国内问题、化解外部风 险、回应人民关切、抓住发展机遇,必须继续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 位
9、置,用更加完善的制度防风险、促发展、优民生。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导航标 聚焦点与动力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的主题,明确制度建设是主线,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保障,赋予 全面深化改革以新内涵、新取向,厘清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导航 标、聚焦点与动力来源。(-)中国式现代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导航标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全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时写入决 定的标题,向外界传递强烈信号:中国式现代化引领进一步全面深 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坚 强制度保障。首先,中国式现代化
10、打开改革新空间。改革开放与思想 解放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时代在发展,思想解放不会停止,思想 解放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也会有所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打破 了现代化问题上的认知窠臼,将人们从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中解放 出来,因而是又一次深刻而全面的思想解放。中国式现代化旗帜鲜明 地主张:党的全面领导、社会主义性质是本质特征,共同富裕、精神 富足、生态优美、和平发展是内在追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远大 抱负。中国式现代化囊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型工业 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防和军 队现代化,是一种全方位的高阶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走出一 条既体现人类
11、现代化共性规律又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这是一 种胸怀天下的格局,主动开放交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吸纳人 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这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坚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 发,把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 前所未有的事业,现代化观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打开了实践创新、理 论创新、制度创新的空间与格局。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丰富改革内 涵。继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后,决定进 一步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 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 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城乡融合发展是
12、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发展全 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 要保障,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国家 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 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 容,同时把中国式现代化与各个领域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中国 式现代化落到实处。(二)制度建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聚焦点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 性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改革开放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不 断丰富完善体制机制与相关法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13、指出,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进一步全 面深化改革致力于体制机制层面制度的完善。一般而言,制度由四要 素组成。一是理论理念,即制度依据什么理论设计的、体现什么样的 基本思想;二是基本制度,也就是制度的总体架构、主体结构,集中 反映制度的总体特征;三是具体制度,即基本制度之下层次较低、比 较微观的规范,通常被称为体制;四是运行机制,也就是制度的 实际运行所包含程序、标准、手段和方法。机制的合理化能够更好维 护具体制度的运作,具体制度健全且运转良好能够保证基本制度优势 得到充分显现,进而将制度背后的理
14、论理念显现出来。党的二十届三 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聚焦点放在具体制度、 运行机制层面,内容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 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 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等。通过进 一步优化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流程、方式和技术手段,不断彰显 基本制度的特色、优势以及理论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其次,进一 步全面深化改
15、革致力于治理效能的展现。制度侧重规则体系的稳定 性、静态面,治理则更侧重过程性、动态面。针对治理效能方面的短 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 革,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实施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协同推进 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这些新部署新要求无 不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系统思维,将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协同 治理、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推动我国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国家治 理效能。(三)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市委党校 学期 科级班上 辅导 报告 学习 贯彻 十三 全会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