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实现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目标 论文.docx
《如何真正实现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目标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真正实现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目标 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真正实现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目标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 较多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在以探索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堂上,小组合作更是教师经 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关键词:合理分组;沟通交流;自我评价一、在小组承担的任务中,让学生明确和履行个人的责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程度相当高的课程。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 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价值目标等诸多方面,都与其 他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课 程能不能正常开设、教学内容能不能切实完成的问题,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真正实 现课程目
2、标”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的实践活动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陪学生玩”的层面。我们仅仅以学生“玩得高兴”为目的,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兴趣的培养,而始终 没有把能力的目标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我们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 与“直接体验”,忽视学生的“探究”与“尝试”,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同 于课外兴趣活动。这显然是不符合课程开设的宗旨的。结合课程纲要和教学实际,我们要尊重与呵护小学生爱玩的天性。与国外相比,我国小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操作的技能和优良的心 态,诸如自信、乐观、善于质疑、敢为人先等。学科课程的教学受制于尚不完备的 教育制度,屈从升学考试的压力,迫使小孩子提前告别了玩
3、乐的童年,沉陷于残酷 的学业竞争之中。但是,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会在玩乐中迸发智慧的火花, 人的创造特性也将在率真的玩乐中诞生与成长。如果我们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权利, 也就是剥夺了孩子们成为大师的机会。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尊重与呵护小 学生“爱玩”的天性,应该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作为课程目标,又不仅仅是使课程“好玩”,还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 玩好,即玩有所得!因为只有玩得好、有所得,才能让小孩子爱玩。怎样才能使孩子们“玩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整合课程资源、选择课程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坚决地把学生放在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切实保证 他们人人有的玩,个个有所得如果活
4、动过于简单,课堂可能很热闹,但玩过之 后一无所获。这样的教学会让孩子慢慢失去热情与兴趣,最终将课堂变得沉闷无比。 而如果活动难度太大,学生玩得不顺利,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因此,我们 要在全面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 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小孩子感兴趣而且能够“玩有所悟”的实践活动。要做到这一点, 整合课程资源的时候就必须遵循“生活化,趣味化,时尚化,乡土化”以及“儿童化” 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时以“激发兴趣,锻炼能力,挑战自我为指针;制定计划时, 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严密组织,全程指导,正面评价,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 能够确保爱玩之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
5、二、合理分组,让学生积极互相支持、配合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而就一个具体的活动,又往往 是通过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调查访问、总结提炼一系列过程来完成的,那怎 样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呢?这就取决于小组成员中 的分工合作与个人任务的出色完成。我以前上综合实践课都是自然分小组,或以座 位为准,或学生自由组合,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的小组内学生能力水平相差 太大,在探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成绩好的同学说了算的现象。这个学期我对这些小 组进行了调整,将全班同学按强、弱来分组,每组四人,并有意让成员之间存在一 定的互补性。当然不管怎么分,在组与组之间,肯定
6、还会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合 作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时,则特别需要培养学生的互相支持和配合精神,让每个学生 在互助性的学习中建立足够的信心,永远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周浩同学是我班第四小组的成员,他学习基础差,性格内向,动手能力较弱。 于是每次活动过程中,我特别要求本组其他成员对他多关心、帮助,并让他与能力 最强的组长黄荣博分在一队,让他们互相配合。在这次“视力的健康与保护”调查 活动中,他和组长成功地开展了全校三到六年级学生视力民意调查发放和回收, 并利用数学知识把结果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一目了然,为整个活 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数据材料。三、提高沟通交流,建立互相信任,有效地解决组
7、内冲突我们最关键的要培养与锻炼小学生“会做”的能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 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这里面清楚地说明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 生广泛的社交能力,干练的组织能力和熟练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敏 锐的问题意识。所有这些能力,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会做”的能力。反观我们的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到最后却拿不出像样的成果来。就是一些简 单的手工作品,也是作工粗糙,毫无创意。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要求不严格,指 导不到位。要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真正实现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目标 论文 如何 真正 实现 小学 综合 实践 课程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