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节 光的干涉.docx
《第4章 第4节 光的干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第4节 光的干涉.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光的干涉L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是光密介质B.因为水的折射率小于酒精的折射率,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C.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大D.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解析】 本题考查对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理解.因为水的折射率为1.33, 酒精的折射率为1.36,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由0=;可知,光在光密 介质中的速度较小.【答案】BD2. (3分)如图441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 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R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6=30。,E、 R分别为A3、JBC的中点,则()
2、图 44 1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小B.光在R点发生全反射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从R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解析】 在E点作出法线可知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折射率为小; 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JBC边上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会发生全反射,B错; 由公式丸介=修,可知C对;三棱镜两次折射使得光线都向底边偏折,不会与入 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故D错.【答案】AC3. (4分)如图442所示,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空气中,三条同一颜色、强 度相同的光线,均由空气射入玻璃砖,到达玻璃砖的圆心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图 442A.假若三条光线中有一条在。点发生了全反射,那一定
3、是。光线B.假若光线6。能发生全反射,那么光线c。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假若光线能发生全反射,那么光线一定能发生全反射D.假若光线恰能发生全反射,则光线6。的反射光线比光线c。的反射 光线的亮度大【解析】三条入射光线沿着指向圆心的方向由空气射向玻璃砖,在圆周界 面,它们的入射角为零,均不会偏折.在直径界面,光线的入射角最大,光 线C。的入射角最小,它们都是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都有发生全反射的可 能.如果只有一条光线发生了全反射,那一定是光线,因为它的入射角最大, 所以选项A对.假若光线。能发生全反射,说明它的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光线 的入射角更大,所以,光线一定能发生全反射,光线c。的入
4、射角可能大于 或等于临界角,也可能小于临界角,因此,c。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所以选项 C对,B错.假若光线a。恰能发生全反射,光线和c。都不能发生全反射, 但b的入射角更接近于临界角,所以,光线b的反射光线较光线c。的反射 光线强,即6。的反射光线亮度较大,所以D对,本题答案选A、C、D.【答案】ACD课标导思1 .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认识干涉条纹的特点.2 .能阐述干涉现象的成因及明暗条纹的位置特点.3 .知道相干光源的概念和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 新知导学m学生P,1 .双缝干涉现象(1)实验过程:把一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双缝上,经过双缝后成为两列频茎相同 的光,它们在相遇的区域产生王涉现象
5、现象: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结论:光,是一种波.(2)解释:频率相同的两列光波在相遇的区域叠加,使得某些区域得到加强, 显得更亮了;某些区域得到了削弱,显得更暗了;而且明暗区域也是相间的.2 .产生干涉的条件(1)干涉条件: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动方向1回,即光波为相干光波.(2)明、暗条纹的条件明条纹:r=U, k=3 1, 2,暗条纹:Ar=(2k+1 k=3 1, 2,其中Ar为两列相干光波到空间 某点P的光程差,即路程差.(3)相邻明(暗)条纹间的距离LAX=73 .薄膜干涉(1)形成原因:从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出两列相干光波发生干涉.(2)应用: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度,增透膜.糕
6、堂疑难导标JJSSB学牛p字王P50一、对双缝干涉实验及现象的理解,实验操作时常在双缝前加一条单缝1.双缝干涉的示意图(如图443)图 4一4一32 .单缝屏的作用获得一个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3 .双缝屏的作用平行光照射到单缝S上后,又照到双缝Si、&上,这样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 率相同和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4 .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在同一点引起的振动的叠加,如明条纹处某点同时参与的 两个振动步调总是一致,即振动方向总是相同,总是同时过最高点、最低点、平 衡位置;暗条纹处振动步调总相反,具体产生亮、暗条纹的条件为:(1)明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P到两缝SI
7、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即 IPS -PS2I=U=2k(k=0,1,2,3-)【特别提醒】内=O时,PSI=PS2,此时尸点位于屏上的。处,为明条纹, 此处的条纹叫中央明纹.(2)暗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到两条缝SI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PSx-PS2 =(2左+1 曲=0,1,2,3 )(3)时间上的关系明条纹:At=nT暗条纹:A=(2左+1W式中A/,表示两光波到同一点的时间差;,左为(0,1,2,);T=+光波的 周期.【特别提醒】(1)双缝干涉的条件是必须有相干光源,且双缝间间距必须 很小;(2)由于不同光源发出的光频率一般不同,即使是同一光
8、源,它的不同部位 发出的光也不一定有相同的频率和恒定的相位差,故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到光的 干涉现象,所以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采用将一束光“一分为二”的方法获得相干光 源.二 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1 .若用单色光作光源,则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且条纹间距相等, 中央为亮条纹.2 .若用白光作光源,则干涉条纹是彩色条纹,且中央条纹是白色的.3 .两相邻亮纹(或暗纹)间距离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大,条纹间距越大.三、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中央出现白色条纹,两侧出现彩色条纹的形 成原因1 .从双缝射出的两列光波中,各种色光都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各种色 光都在中央条纹处形成明条纹,从而复合成白色条纹.
9、2 .两侧条纹间距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即红光的明纹间宽度最大,紫光 明纹间宽度最小,即除中央条纹以外的其他条纹不能完全重合,这样便形成了彩 色干涉条纹.四、薄膜干涉1.形成原因如图444所示,照射到液膜上的光线从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回来,形成 两列光波.由于这两列光波是由同一入射光波产生的,因此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满足干涉条件.图 444【特别提醒】因为薄膜干涉中的条纹是从薄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的光在 光源这一侧发生干涉形成的,所以应在与光源同一侧才能观看到干涉条纹.-2.薄膜干涉在技术上的应用(1)干涉法检查平面平整度a.原理:如图445所示.在被测平面上放一个透明的样板,在样板的 一端垫
10、一个薄片,使样板的标准平面与被测平面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空气薄层.用 单色光从上面照射,空气层的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发生干涉.空气层 厚度相同的地方,两列波的路程差相同,两列波叠加时相互加强或减弱的情况相 同,因此若被测表面是平的,干涉条纹就是一组平行的直线,如果干涉条纹是弯 曲的,就表明被测表面不平.图 445b.被测平面凹陷或凸起的判断方法由于同一空气层厚度的地方路程差相同,故出现在同一条纹上,若条纹发生 了弯曲,我们只要抓住弯曲处的空气层厚度与左侧还是右侧的相同就能判断是凸 起还是凹陷.如图446,条纹向左弯曲,说明弯曲处的空气层厚度与右侧的 相同,即该处有凹陷.图 446(2)增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第4节 光的干涉 干涉
